[老知青回忆录] 大学(十)
大 学(十)
从2010年6月份开始,一旦头痛,我就只服用扑热息痛和《氨酚待因片I》止痛。如今已经两年多了,我再也没有吃过《阿普唑仑》类药物。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痛频率的间隔也越来越长。
从五十多岁开始,我的头痛从30天到40多天发作一次,慢慢的变成60多天到80多天发作一次。一过60岁,头痛已经变成半年多发作一次了。而且每次头痛的间隔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大还在慢慢变长。
1974年10月,我们太原工学院工民建7301和7302班,去当时全国的农业典范《山西省昔阳县》县城,到县邮电局大楼工地,进行民用建筑、结构施工现场实习,实习一共是三周21天,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在建筑工地上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还到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大寨》大队参观了两天。
和《大寨》村一道之隔的便是现代化的商业大楼、高级宾馆等大片的高楼大厦。主要是招待全国各地的参观人员和中央领导及外国友人而建设的。超时代的建筑和《大寨》大队的农村建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我们一下车,看到《大寨》的商店里满是当时只有北京才有的糕点、糖果、副食和高级商品时,还以为来到了北京。直到同学们走出高楼林立的街区,看到街对面的大寨村,才知道真是来到了《大寨》。
接待我们的是《大寨》大队铁姑娘队队长、团支部书记郭凤莲,当时她只有二十五六岁。领着我们两个班的同学,走遍了大寨的山山水水。
同学们站在虎头山上,大寨全景尽收眼底:“七沟八岭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果然是另有一番景像!
1971年我插队当生产队政治队长时,八棵树公社曾经组织过一次去大寨参观。当时我们小队是生产队长小八路李振山去的,我留在村里主持生产队的工作。没想到三年后,我却以大学生的身份来《大寨》考察学习。
《大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社员的住房。用郭凤莲标准的大寨方言解说词描述如下:“冲欠免砍,斯漏方(从前面看,是楼房)。策免砍,斯派方(侧面看,是排房)。吼免砍,斯屛方(后面看,是平房)。”这也是当年标准的大寨特色。
其实这种住宅方式,就是在山西穴居窑洞的洞顶上,再建一层起脊的砖瓦房而已。
大寨村的住宅是建在山坡上,先把山坡修成三个像楼梯一样的大台阶。每一层台阶高五米,长近百米,进深二十米。这样,三排像楼梯一样的大台阶一共高3x5=15米。
然后在每一节台阶的正前面,挖一排窑洞,进深六米以上。内部用砖衬砌好,窑洞前开口处用砖砌好,安上木门窗就可以住人了。和窑洞上下对齐,在上面再建一排进深六米的砖瓦房,大寨特色的建筑就全部完成了。
从前面看,是楼房:建在三层大台阶上三排起脊的砖房,一排比一排高出五米。加上前面可看到的最下排的窑洞,总高度接近二十米,虽然都是最原始的建筑,还是显得很壮观。
从侧面看,是排房:这一侧面表现得最为直观。三层大台阶每一阶都向后退了20多米,一层比一层高五米,总高度15米。前后的三步台阶,每一台阶20米的进深,加起来进深正好60多米。每一层台阶前部都有一排砖瓦房立在上面,承接有序,规划得很完整。
从后面看,是平房:站在每一层台阶后部向前看,只能看到一排一层起脊的砖瓦房,这就是后面看是平房的情况。
第二天我们又参观了另外一个大队,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忘记了,最让我难忘的是这个大队有一个宏大的人工造地工程。
在一条六十多米宽,长二百多米的山沟里,用人工修建了一条宽十多米,高六米,长150多米的拱形大涵洞。涵洞是用毛石和水泥人工砌筑的。涵洞上面全部用回填土铺平,最薄的拱顶部分,回填土也将近两米厚。涵洞里边是排洪用的排洪道,据大队讲解员说,排洪量是按50年一遇的山洪设计的。修涵洞的目地就是人工造地,主要在涵洞上面种地,涵洞里边排洪。(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年11月27日 于 铁岭银州
1、这张照片是1974年10月份,太原工学院工民建7301班部分同学赴大寨时,在大寨村口留影。背景就是当年大寨团委书记郭风连口中的楼房、排房、平房。
照片前排左起:贺志(蒙族、班长)、李朴俊(内蒙、已故)、邵新(北京知青)、王书民(河南郑州)、赵贵田(太原)、颜庭建(山西大同)、李先来(山西阳泉)。
二排左起:汤福丛(贵州)、严海潮(山西临汾)、刘淑华(四川)、张训聪(四川)、申三渔(太原)、王散心(山西)、仇丽娜(南京)、朱党(武汉)、刘永槐(山西)、张存印(山西阳泉)。
后排左起:指导老师(工民建教研组组长)、魏克平(北京知青)、指导老师、吴龙(党支部书记、包头)、郭建平(河南新乡)、李荣喜(上海)、赵雨祥(本文作者、辽宁清河)、赵彦成(北京知青、已故)、陆振光(四川、留校)。
2、这张照片是大寨村民过去住过的窑洞房,就是郭凤莲口中的“楼房、排房、平房”,如今已经不再住人,都在经营农家乐招待来大寨参观的顾客。
照片中广场最前面的一排平房门市,是后来新盖的,我们参观时并不存在。照片下载于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