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30条用药临证经验精髓

来自:

1】用寒凉药清热为主,治疗热病。加用热药,只是为了消除寒热的格拒现象,不是以热制热。故用量宜轻宜少,若用量主次不分,便有失“反左”原意。

2】若原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妥,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以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之意也。

3】若屡用清热药,而热不退,医家王冰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改用滋阴壮水之法。阴复则热自退。

4】古人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其实丹参一药,祛瘀作用甚佳,养血作用则较为薄弱。

5】古人虽云:“痛无补法,此指邪气方面而言。脉平按稍止,脉虽大,而重按稍松,则是脉证俱虚,用补何疑。非气治,食治,火治也,由劳碌过度,中气受伤。

6】治血虚发热,切记用散表清热之剂。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7】“病在上,治上宜缓。”如止咳润肺药,凡性味有偏,多用蜜炙法。以达性味薄,而缓的要求。如病在胸膈时,治宜甘缓之。缓则治其本,法本须渐,期由量变而达质变。

8】疾病与用药:病轻药亦轻,病重药亦重,病轻药重,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贻误时机;例红花欲养血时,用量宜小,红花欲破血时,用量宜大;

9】如柴胡用于解表退热,量宜大。疏肝解郁量适中;升阳举陷量宜轻。辨证用药,是临床的重要依据。

10】心中发热,酌加生地、天冬各数钱;人参补性,力多上行,与赭石并用,则力专下注。赭石重坠之性,佐龙骨牡蛎,善潜阳。

11】不拘有热无热,少加黄芩。春加川芎、芍药,夏加栀子、知母,秋加防风,冬加麻黄、桂枝之类。

12】滋阴药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脾胃),必要时配醒脾药,及和胃之品。

13】润燥必以甘(指甘味药),甘以润之,破结必以苦,苦以泻之。

14】补气药与行气药、同用;补血药与活血药并用、补阴药与助阳阳药配伍,动静结合,补而不滞。

15】凡芳香之品,能开通关窍。急救药往往用之,但耗散真气,应适可而止。对元气不足,及阴液亏耗者,更须慎用。芳香药多系辛温开散之品,故不宜用于元气不足者。朱丹溪说:“积温成热,香窜耗气。”又有伤阴劫液之弊,所以,阴液亏耗者亦应慎用。

16】补血药性多滋腻,有碍消化,对湿滞中焦,腕腹胀满,食少便溏不宜用。

17】补阴药大多甘寒滋腻,不易消化,凡脾肾阳虚,食欲不振,腹满便溏者不宜。

18】不祛瘀则补无力,徒祛瘀则脾胃更伤,应双管齐下(祛瘀补脾)当和中泻木,祛寒。小建中汤加味主之,白芍、桂枝、干姜、炙草、半夏、橘饼、川椒、党参、白术。即扶正抑木法。

19】用药物补泻,必须结合脏器喜恶、病变性质、药物气味。

20】用药利弊论:药有气味厚薄,归经、主治,脏腑有喜恶不同,药可胜病,又可致病。如苦寒药有清热燥湿之功。又,寒易伤阳,苦燥伤阴之弊,故合理配伍,精当取量,实为关键。

21】气能摄血,故常用于补血、止血时,着重配用补气药。

22】黄文东认为,用药以轻灵为主,既使用补益药时,也往往加入陈皮、木香灵动之品,以助运化。陈皮理气、木香醒脾。

心肺同为阳脏,心有热可影响肺,肺有热可兼用清心药帮助退除。

23】心为阳中之阳,可用大苦大寒,以清心火;肺为阳中之阴,宜照顾其阴部分,也可用养阴生津药退热。

24】病在上,治法宜缓,如止咳润肺药,凡性味有偏,多用蜜炙法。以达性味薄而缓的要求。如病在胸膈时,治法以甘缓之,缓则治其本,法本须渐进,期由量变以达质变。

25】补阳剂中,常配滋阴药,有助补虚扶阳,使阴有所依,不致耗伤阴精;

26】在补阴剂中,加入补阳药,可阴阳兼顾,又能很好发挥补阴作用;

27】补气药与助阳药,补血药和养阴药,往往是相须为用的;

28】补血药,性多滋腻,有碍消化,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不宜用。若必须用,应与健脾助消化药同用。

29】滋阴药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配醒脾和胃之品;补阴药大多甘寒滋腻,不易消化,凡脾肾阳虚,食欲不振,腹满便溏者不宜。

30】补气药与行气药并用,补血药与活血药相伍,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药性温中兼凉;如气血两亏,阴阳倶虚证候,用气血并补,或阴阳并补的方法。

· 完 · 
温 馨 提 示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