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酿造成本说贵了,有人会不开心的哦,今天来扒扒
前段时间,有人说我对茅台酒酿造成本的解读简直是胡说八道,今天我们围绕白酒酿造成本来挖话题,并以此展开讨论。
说到茅台酒的酿造成本,去年我曾说过43元一斤,对于这个数字,不是我算的,但是是玩投资的一帮朋友给我的数据,其是结合自己获得的一些信息计算出来的。对于这个数字,我很相信,毕竟我也解了各种白酒的酿造成本,大多数不过二三十块钱一斤,茅台酒主要是人力资本贵,但生产成本不会比其他酒贵太多。除此之外,在2015年白酒行情调整期,一些茅台镇的酒厂朋友也告诉我酱酒的酿造成本也就三十块钱一斤,结合物价的上涨,到了去年43元一斤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不过到今年,茅台酒的酿造成本肯定比这个价要高,毕竟人力及物价每一年在上涨。
对于这个成本,一些人也提出质疑,很多人认为茅台酒酒的酿造成本根本没有这么便宜,至少80元一斤,对于这个数据,也有人是从财报里算出来的,为此我也在网上翻了一下贵州茅台的财报及相关数据,茅台酒的出厂价是969元,其茅股毛利润大约是91.5%,折合一算其一瓶的成本是82.4元左右。
作为上市公司的贵州茅台,其财报数据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是很高的,但其91.5%左右的毛利润不是单指茅台酒的毛利润,其中也包含了利润更高的小批量及年份茅台酒,也包括利润较低的茅台系列酒。在2020年,茅台股份所有酒类销售超过了6万吨,其中茅台酒只占3.35万吨,茅台系列酒接近3万吨。相比茅台酒,茅台系列酒的毛利润则低了很多,我曾查找到2019年的数据,茅台系列酒的毛利润是72.20%,毕竟这类酒卖得便宜,利润不会太高。对于茅台系列酒,虽然销售的量与茅台酒旗鼓相当,但销售额和利润却要低得多,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也拉低了整个茅股集团的毛利润。而即便如此,茅股的毛利润都可以超过90%,由此可见茅台酒是何等的暴利。
对于茅台酒的成本,我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做了一个粗略的估算,其估算方式是通过获取茅台酒(不包括茅台王子、迎宾等系列酒,但包括茅台、年份茅台、低度茅台等酒)单独的毛利率来计算的,2019年茅台酒的毛利率为93.78%,按茅台酒969元的出厂价估算,其估算出的结果是60元左右,虽然这个数据与茅台酒的酿造成本相差较大,但这只是一个估算,其毛利润中还包括利润更高的小批量、陈酿及陈年茅台酒,以及利润较低的低度茅台。除此之外,成品酒还要计算包装、商标、防伪、灌装、稳定等成本,因此其比茅台酒酿造成本贵一截有一定的原因。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这个成本价格肯定还会上涨。
在此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计算茅台酒的生产成本,我们从生产的角度来计算。茅台酒采购的糯高粱4.1元一斤,小麦2.5元一斤,在酿造中五斤粮食一斤酒,这五斤粮食指的是高粱和小麦一起,酱香酒的粮曲比接近1:1,在这里我就按1:1来算,其一斤酒的粮食成本是16.5元。对于其他工艺纯粮酒,人工、仓储等成本大概是10~15元一斤,茅台酒由于人工成本较贵,仓储时间较长,加上动力等其他生产费用,折合来算有25元,一加41.5元,再算下其他杂费,比方说勾调耗损等等,差不多也是43元一斤。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质疑,茅台镇的一些小酒厂执行工艺比茅台酒简单,但其生产成本都超过80元钱,这一点也不假。但我们要知道,茅台这样的酒厂都是规模化酿造的,虽然人工成本高,但均摊下的成本也不高。茅台镇的有些小厂,是小批量酿造,包装也是小批量包装,相比大厂批量化采购包材,小厂小批量采购的成本肯定高;除此之外,有些小酒厂,其通过各种融资、贷款建成厂房,有些厂房甚至租用别人的地皮,这些土地及债务成本也拉高了酒企的生产成本;还有,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也很难平衡算入其中,比方说酿坤沙酱酒,其陈化的时候需要酒库和陶坛,对于酒库和陶坛,用一年的均摊成本肯定比用十年高,茅台不差钱、不差地,可以直接做,但茅台镇的小厂可就为难了,没有愁地愁贷款,有了愁钱愁还贷。
因此,真正能把白酒生产成本控制好的,反而是大厂,毕竟其债务率低,各类资源充足,不仅如此,其还可以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做出规模。相反,小酒厂因为被各种因素制约,稍微有点动作,都会牵扯到其生产成本的变化。
既然茅台酒的酿造成本是43元一斤,那么为什么茅台酒厂不大量按茅台工艺酿茅台风格酱酒,为什么还要在201、301车间酿王子、迎宾系列酒?其实这也很简单,优质的糯高粱酿茅台酒,一般的糯高粱酿王子、迎宾系列酒,其实酒瓶背后的说明已经给出了答案。对于白酒酿造,不是因为生产成本便宜就可以急速扩产,其与人员、车间、小环境、硬件设施、粮食原料等因素息息相关。其实这与字画一样,笔墨纸砚就值几十块钱,大师写值百万,学生写白送都不要。
相比小厂,大厂的优势不只在生产领域,销售也是如此,品牌酒由于有品牌加持,因此在销售过程中即便没有多少推广也会有不少人买。相比之下,小品牌酒就比较尴尬了,不推广都没人知道你是啥。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白酒行业里,小厂的生存空间远比大厂艰难,其往往是在大厂涨价打出一个空间后,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布置产品生存。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性价比领域,反而是大厂具备做最佳的条件。而关于茅台酒的生产成本,也是与茅台关系不大的小厂更介意我谈。毕竟对于茅台酒来说,不论说其生产成本是多少,基本影响不了销售,该赚暴利还是在赚暴利。但一些小厂就不同了,其本来生存空间就小,有些甚至是用哭穷卖惨的方式销售,你把这个行业的利润说穿了,让消费者看到了这些人鳄鱼般的眼泪,然后他再向谁哭?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我说茅台酒成本的时候,总有一帮人拼命的反击我。
说到当前的酱香酒小厂,真的比其他小厂要幸运,毕竟酱酒行情好,其卖得贵、利润高而且品牌酱酒不卖性价比,而这才给了小厂生存的空间。对于这些小厂,无非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寻找合适的位置生长。面对大厂的高价,良心的小厂稍微卖便宜一点就可以了,毕竟便宜点卖利润也不错;当然还有些小厂可能实力不够,资证不齐全,但这也不耽误其卖酒,坑一个算一个,打一枪换个地方,反正资产轻,随时都可以跑路。也正是因为如此,茅台镇的性价比酱酒也只是相对的性价比,还有不少是连性价比都没有的坑货。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前在茅台镇很难定制到200元以内的100%糯高粱坤沙酒,虽然糯高粱坤沙酱酒的酿造成本也就四十来块钱,但人家不会便宜卖给你啊,除非你有绝对的资本,买下这个酒厂或买下这个酒厂小半年的产能。
说到这里,也有一些酒商说我们定制的酱酒就是纯坤沙酒,价格不到200元,对于这种情况,我碰过不少,也品鉴过一些。这里面的不少酒,确实是很突出的坤沙酒味道,有的是加了少量碎沙酒,有的加酒精。说实话,加酒精的坤沙酒真的很实在,因为真的没加碎沙酒,无非就是比100%纯坤沙酒的味道淡了一点而已,还不是可以说是纯坤沙酒的味道。
相比酱香,清香可没有这么好的环境,老大汾酒带头做性价比,另一大清香名酒——宝丰酒也做性价比,两大名酒前后夹击,使得清香领域基本没有小厂在运作品牌。说到这里,不禁有人疑问:为什么清香酒大厂做性价比?这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毕竟清香酒可不像酱香酒那样高端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在当前大众消费萎缩的大环境里,服务大众的清香、浓香、兼香酒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品牌酒之间往往因为一个市场肉搏竞争,而这使得小品牌酒更加没有空间,因此这些香型的小厂,往往以做原酒为主。
那么对于小酒厂,面对大厂就没有了优势了吗?在我看来确实没有,白酒不同于别的利税商品。比方说艺术商品,这个领域利润很高,但很多时候体现的是匠人的价值,因此这类商品难以规模化;茶叶也是一类利税商品,但好的茶叶更受风土的影响,只有那么多。我曾与茶圈的朋友交流,他们告诉我,优质且价廉的茶有时在小地方容易找到,大厂确实有优质的茶,但卖得贵,上不了量。相比茶来说,白酒属于重度发酵并蒸馏的商品,其相比普通发酵酒(红酒、啤酒、黄酒)来说,更弱化了风土对品质的影响,强化了技术对品质的影响。不过不同于艺术商品的是,白酒更强调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个人对白酒商品的影响被弱化,资本对其生产的影响被强化。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属性,使得许多地方资本操盘白酒,通过推动白酒产业,获取暴利,完成利税,甚至还可以利用其少量股权来支持地方财政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不同于红酒、茶叶等,在我目前测试的各种白酒中,品质最好的还是大厂酿出的高端白酒,当前能酿好酒的小厂也有,但能做到大厂顶级水平的一个都没有。除此之外,能酿好酒的小厂往往有这几个特点:第一,有大厂的专业技术团队入驻且主导生产;第二,有至少十几年的酿酒积累;第三,酒厂的资金链很稳定,不乱融资、贷款,其资金能够完成其酿造优质酒。
在我品鉴过的顶级小厂酒中,泸州羽丰酒业属于其中一家,其是原郎酒厂厂长带出的团队做的酒厂,经营了十几年,有了一定的积累,其顶级酒的酒质确实不错,与红运郎30年对比丝毫不输,但对比更高的青云郎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对于这家酒厂,我们也接触过,但确实没法合作上,因为其门槛太高。毕竟羽丰做到了酱香原酒金字塔顶端,谁还跟你卖性价比?
除此之外,我也尝试过一款走传统泸州老窖风格的小厂浓香酒,其老窖路数跟国窖有所不同,其老窖香更重,陈香弱一些,酒厂最顶级的酒品质跟国窖中国品味不相上下,但相比更高端的国窖国学还是差了一截。对于这家酒厂,我曾打听过,据说其酿酒团队是从泸州老窖出来的人马,目前跟西北某家上市浓香酒企有深度合作,其酿造出来的酒全部被这家上市酒企高价打包带走,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家酒厂不对外定制及出售白酒。
对于这两家酒厂的酒,是我目前喝过的小厂酒品质天花板,其虽然对比得了大厂的普通高端酒,但相比大厂的顶级酒,水平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相比这两家酒厂,大多数小厂都酿不出高端酒,对于郎酒和泸州老窖,其中高端的红花郎15年和泸州酿艺便是许多小厂的酒质瓶颈。除此之外,还有些酒厂甚至没酿酒,仅凭外购或“三精一水”勾兑出酒。
虽然有些小厂技术实力和硬件不给力,但宣传和吹牛毫不逊色,有些小厂动不动讲保密工艺,祖上传承,以此彰显自己酿的酒品质独特、稀缺难得。其实对于白酒酿造,好的工艺都在大厂手上,毕竟中国经历了一段改革开放前的特殊历史时期,白酒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其他国家没有的大试点、大联动。在那个没有任何技术秘密的时代,酒厂酒师放开交流,相互切磋、讨论,共同研究、进步,这使得许多酒厂工艺在短时间里得到了极大的进步,让他们的酿造水平远远超过解放前的手工技艺。从某一方面,吹解放前的那些技艺就说明你的品牌决策者不懂白酒历史,其能拿出的酒质一般不会太好。
因此我们选择小厂酒,无非是大厂不卖性价比的时候买点应急用,所以我们不需要买太多,尤其是酱香酒,毕竟当前酱酒行情高涨,说不定哪一天行业不景气,品牌酱酒价格一泻千里,那时我们能便宜价格买到品牌酒嫡系产品,何必再考虑这些小品牌酒?而这也正是我不建议大家买太多的原因,买了太多用不动,一旦跌价,岂不心疼。
那么在白酒行情调整期,小厂酒会不会卖得更加便宜?答案当然不会,在白酒调整期,许多小厂资不抵债,倒闭了,厂房、设备和原酒都押给银行和机构了,哪来的好酒便宜卖?要说便宜卖,也是银行和机构便宜卖。记得在15年白酒行情调整的时候,坤沙酒的生产成本是30多块钱,竟然有银行不到30元便宜卖自己押来的坤沙原酒。对于这个价格,其他正儿八经酿坤沙酒的酒厂,怎么可能做得到?其实白酒这个环境,更像一座丛林,只有实力更强的团体,才有更大的空间。
总的来说,对于这篇文章,我想表达的是白酒行业不同于其他的利税产业,其品质受控于团队及原料、厂房、设备,产能具备放量的空间,商品服务于人的消费。也正是因为如此,资本可以推动其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并在品质、酿酒成本、产能等方面做出优势。在消费领域,其不像钢铁、煤炭服务于工业,虽然大众越来越不喝白酒,但商务市场是可以做文章的,毕竟喝白酒是变相交税、支援建设,对于有社会资源的人当然愿意办事的人请客用高端白酒,相比之下,再好的洋酒、葡萄酒喝了钱也是给别人赚了,从信仰上,不少上层人士不会这样做,而这也推动了高端酒市场的火热。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当前许多小厂有了空间,来弥补大厂的市场空隙生存。当然,这并不是所有小厂的生存法则,有的小厂,做到了小而精,能够酿造优质白酒,产能、资债、销售稳定,不乱融资,而这更利于酒厂的长远发展,在我看来,真正有希望的小厂反而是这类酒厂,虽然这里面的不少对我们是爱理不理,毕竟我们不是他们现阶段服务的对象。最后,关于我对白酒酿酒成本及酒厂空间的理解,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