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超:每一幅画的创作就像是在旅行一样
工笔画家梁志超,在其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从最基础的学习到勤奋刻苦的钻研,他于中国工笔画的传承和研究在中国绘画艺术领域里成绩斐然,是值得敬服和称道的。
梁志超先生在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以他独有的艺术视角细腻去观察去体味。他曾说每一幅画的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和经历,就像是在旅行一样,一段旅程下来,不仅见识到了更多的风景和精彩,对他的人生也是一种新的历练和考验。
梁志超:字书铭,生于1955年3月,河南省开封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开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开封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梁志超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开封尉氏,开封是宋朝古都,又是全国的书画名城,宋代的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梁志超所喜欢的工笔花鸟画,在宋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特别是宋徽宗当政时期,把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人说,从梁志超的画中,可以看到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宣和遗风”,可能是受故土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他对艺术的热爱从上学时期到工作时期热情不减,他会利用业余时间画画,那时,单位办的有黑板报,刚好梁志超有画画的特长,就在工作之余为单位写写画画,出出专刊,画画报头。
刚好这时候县文化馆为了给各个单位培养美术骨干,梁志超就去县文化馆接受美术基础知识的正规培训。
1980年,梁志超从年历上看到了北京画院著名工笔花鸟画家王庆升的牡丹和荷花作品,非常喜欢,自己就开始临摹这两张画。县文化馆的老师看到后,认为梁志超的绘画基础不错,给他介绍了两位老师,河南大学美术系韩野教授及其夫人柏翠女士。
1983年,梁志超为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就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北京画院找到了王庆升先生,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这些老师在基础知识方面,在美术理论方面,在绘画构图上、色彩上,把梁志超领进了门,但更多的时候,是他自己在业余时间慢慢积累创作经验,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梁志超画的题材,大多是他儿时在农村接触到的花花草草,比如芦苇、荷花、农作物,还有鸡、鸭、鹅等家禽,他说这些题材贴近自己,贴近生活,但同样也是很美的,同样可以感动人。
梁志超的身体和心灵似乎从来都与故乡的一荷一苇、一花一草融为一体。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他,得以从那方土地汲取力量、萌生智慧、激发灵感,唯美地徜徉在一个属于自己的花鸟艺术世界。
梁志超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由于种种原因,他与艺术高校无缘,但执著的信念让他在花鸟画的艺术里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梁志超的座右铭是“莫负春光”。因为工作忙,没有大块时间,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坐下来画画。
50岁之前,他都是在晚上12点之后才睡觉。他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和星期天、节假日争分夺秒地搞创作,全身心走入花鸟的天地。在他看来,此时便是他最惬意的时刻。
寒暑经年,三矾九染,梁志超创作了一大批工笔花鸟画佳作,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炫目、陶醉的花鸟世界。蕉丛中的雉鸡梳羽,苇丛中的寒鸦戏水,月光下的鹤唳如诗,霜晨中的雁叫如泣……
梁志超的画,意境深幽、风格典雅、技法精湛、静逸内蕴,梁志超以独特的视角与处理方法,以清逸淡雅的诗意着色,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从静中孕育出一个浑然和谐、清水芙蓉的天地。古人戴叔伦《论诗》有“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句,观梁志超的花鸟画亦如是。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工笔画多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程式化倾向的艺术,不从传统入手,便无法把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语言和基本技法。
梁志超深谙其理,临摹不少宋代画院的传世名作,研究古人画作的特点、立意和用笔用墨的妙处。与前人不同的是,他以更新的视角,更广阔的胸怀审视民族遗产,改革开放的时代又给了他更多的见识和勇气来处理继承与创新这一课题。
在近期的创作中,梁志超十分注重技法的创新与运用,不断挖掘自我,展现新貌,力求使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成为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而不是让它们沦入“类”的海洋中。
著名画家、省美协名誉主席王威第一次见到梁志超的画,就向这位没有受过高等美术教育、自学成才的画家发出邀请:“你来河大教学生画工笔花鸟画吧!”王先生的邀请,对梁志超来说,是赞誉与肯定,更是激励与鞭策。梁志超说,自己会更加努力,力求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拘成法,寻找属于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画出工笔花鸟画的新气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