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这首词,句句在写悔恨与无奈,让人心疼!
人们常说,逆境出佳篇,纵观历史,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的诞生皆有此因,有的是因为创作者自身坎坷曲折,有的则是恰逢家国大难,自有无尽的情绪要诉于笔端。
而有一人,则是二者兼有。
他拥有着两端截然不同的人生,他的前半生属于皇宫,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大多写的也是些淫词艳曲。
他的后半生,沦为阶下囚,在寒风苦雨中受尽欺辱,巨大的反差与亡国的悲痛方成就了那一篇篇哀绝千古的诗词。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生于七夕,是南唐中主李煜的第七子。天生重瞳,有圣人之相,因此遭到长兄太子的猜忌。
李煜为了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还自号“钟隐”,以此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心争位。
然而没过多久,太子病逝,李煜最终还是被推上了他避之不及的位置。
公元961年,李煜登基,他生性宽厚仁和,南唐百姓也度过了一段安居乐业的日子、李煜在宫中亦纵情声色,尽享奢华,全然不知危机正在悄悄降临。
公元975年,宋军攻克金陵城,李煜被捕,南唐已灭,他被押至汴京。从此不再是那个居于高位,可以纵情诗词、声色犬马的帝王了,而是一个备受欺凌困于一方的阶下囚。
前后境遇截然不同,自此词风大开。
今天,要介绍的这首词便是他困于汴京,去世前不久所写,读来婉转凄苦,令人难掩心痛!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李煜
一夜贪欢,他有些不胜酒力,斜倚在榻上小憩,大殿里乐声悠扬,熏香袅袅,仿佛置身于百花中,舒适惬意,睡意渐起。
再醒来时,殿中已无一人,他有些慌乱,左呼右寻,依旧不见人影,忽得一阵冷风吹来,他浑身一抖,场景突转,再没有金碧辉煌的大殿,徒留窗外已有些泛白的天色。
原来是个梦啊......
雨声嘀嗒,连绵不绝,一点点唤回他的记忆,如今的他早已是个亡国奴了,在他国的软禁与欺辱下苟延残喘。
因着已至暮春,又连逢阴雨,轻薄的锦被是挡不住凌晨四五点的寒意的,他早已无心睡眠,索性走出门外,换换心情。
然而,他倚着栏杆,眺望远方,却不由想到金陵与汴京远隔千里,隔着关山重重,竟是窥不得丝毫,离别总是容易,再想回去怕是此生艰难了。
这过去的时光宛如那一去不返的流水,又像那凋落的残花与暮春,再也不会回来。今昔对比,竟是一个天上,一个人间了。
他除了独自悲慨,又做得了什么呢?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因景起意,绵密哀婉,我们总会因为一个景物而引发无限的情绪,而情绪的产生又时常与自己当下的境遇有关。
或许一个正逢喜事的人见此情景,心中想的是:葱郁又热烈的夏天要来了,生机勃勃不免欢喜。
而此时的李煜是一个亡国之君,他听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看着那阴沉无光的天色,怜及身世,又怎能不心生悲叹呢?
罗衾不耐五更寒。
罗衾是绸子做的被子,寻常百姓是用不起的,可见李煜虽被软禁,但物质条件还不错。
由此便可想到,锦被抵御不了的不是体寒,而是心寒。五更又是一夜中最寒冷的时候,心中的悲凉可见一斑。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一场春雨,触动着如五更寒时一般悲凉的心,可此刻故国不再,身陷囹圄,也只能借着偶尔在梦中重回家园的机会,来让自己得到片刻的放松与欢欣吧。
他贪恋这短暂的时刻,却终究是要醒的。醒来时,席卷而来的依旧是无尽的愁绪与悲戚,这该是多么无奈又痛心的啊!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本来是拥有着无限的大好江山的,可世事无常,他将拥有的拱手让人。
即便江山未变,可时过境迁,终究物是人非,再难面对,无缘见也无颜见。
这种痛苦与感伤,孤寂与失落,永难愈合。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今非昔比,往日早已不再,这尘世中的人间总是善变,或许传说中的天上人间更美好永恒吧。
或许那里没有国破家亡,没有时过境迁,江山未改,绿水长流,一切都是温暖而明媚的。
倒不如脱离这尘世苦海,去往那极乐世界探寻净土吧。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也成为了他生命的倒计时。
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是无法理解生活真谛的。
后主李煜用他哀婉悲叹的词句歌尽了心中的难抒难解,亦让后来的我们仍可从中窥得几分他当时的心境。
尽管我们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然而这寥寥几语,已然让我们心痛万分。
世间沉浮,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要面临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只愿我们能够做到珍惜当下,怀有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所失所得、境遇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