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故事∣衣锦还乡

大概在公元前206年年末,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破,又心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的这句话就是“衣锦还乡”的原始表达。可见项羽有很浓厚的乡土观念,同时也说明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却没有得天下而称王的志向。于是快人快语、不吐不快的韩生退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烹韩生。

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刘邦,同样也有衣锦还乡的乡土观念。在公元前196年,刘邦在结束黥布叛乱后途经家乡,与乡亲们畅饮数日,写下了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其中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就是表达了在剿灭了陈豨和黥布叛乱、除掉韩信、彭越的威胁后,天下已定,在志得圆满情况下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时心情。不得不说这是最高规格衣锦还乡。

为什么韩生不顾身死骂项羽的衣锦还乡是“沐猴而冠”,却没有人非议刘邦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呢?

原因就在于项羽不明白自己脚下这条路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平定海内、真正的拥有天下。而他却在自己事业的中途就想回到家乡在江东父老面前展示自己的丰功伟业了,错误地把中点当成了终点,最终落了个半途而废,自刎乌江,憾失天下的结局。毛泽东有一句诗: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对项羽最深刻的点评。而刘邦呢,只在完全得了天下后,回师途中路过家乡与家乡父老畅饮庆功酒,并且终生再也回过家乡。

现在有人在取得了“事业成功”后,也喜欢衣锦还乡。但是事业没有尽头,成功没有止境,回乡自然可以,但却不必“衣锦”沽名,免得被人家说成“沐猴而冠”。

(0)

相关推荐

  • 韩纪华/写给故乡(散文)

    故乡,山峦逶迤,袅袅炊烟,旷远绵邈,景色宜人:像是位慈祥的妈妈翘首期盼在外拼搏的游子.狗吠鸡鸣是她世外桃源的常态,恬静羞涩是她女性的柔情:那一块顽石是我儿时休憩的去处,那一处溪水是儿时嬉戏的殿堂,我熟 ...

  •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为了侮辱他,做了一件比灭族还要狠的事情

    说起在秦朝二世后,这各地群雄为了称帝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其中主要是拥有贵族血统的项羽,手中握有数十万的精兵.而另一边的是混混刘邦,手下的大将也是各路英雄和自己的发小.本以为是项羽赢的局面,没想到却是相反 ...

  •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因此,执政者首要任务,在于聚集贤士而已. 赏析 这是墨子讲"大人之务,在于众贤"的一句话. 墨子认为,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 ...

  • 通鉴故事

    目 录 卷001 01.智氏.赵氏立嫡以贤 02.尹铎损户治晋阳 03.智襄子索地韩魏赵 04.魏韩反戈灭智氏 05.豫让刺襄子 06.魏文侯轶事四则 07.贫贱者骄人 08.魏文侯选相 09.吴起杀 ...

  • 通鉴故事〡刘邦入咸阳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公元前206年10月,经过一路征杀,一身征尘的刘邦兵不血刃便进入了咸阳.看到雄伟气派的秦国宫殿.海量的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是宫殿内如云的美女,被范增评为"贪财好 ...

  • 通鉴故事〡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是人们经常用.耳熟能详的成语.父母教育子女时常说"约法三章",临时举办什么活动时,领导常对部下"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是一种短时. ...

  • 通鉴故事〡胯下之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这是<资治通鉴& ...

  • 通鉴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京剧传统剧目.虽是戏曲,但取材于历史,史书有真实记载.项羽分封天下诸侯,原本按与楚怀王"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应当被封为关中王,但项羽却封刘邦为 ...

  • 民间故事:新科状元衣锦还乡,祭拜父母后,向一个小乞丐下跪喊爹

    宋代时期,颍州有个叫曹之源的书生,他自幼丧母,全靠父亲曹老汉将他拉扯成人.曹老汉为了供曹之源读书,他白天卖豆腐,夜深还在磨豆腐,每日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曹之源将父亲的辛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终日刻 ...

  • 【通鉴0184】又一个故事,刘邦真会编!

    通鉴原文 既而季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 刘季被酒,夜径泽中,有大蛇 ...

  • 通鉴精读:这个故事完美诠释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二哥刘仲和四弟刘交,其中以刘交的文化程度最高.他少年时就喜欢读书,多才多艺,曾到荀子门徒下学习<诗经>. 当上皇帝后,刘邦待这位四弟也不薄,封他为楚王,占据着华 ...

  • 民间故事赘婿负心害贤妻,探花郎衣锦还乡,为母报仇

    明朝的时候,河南南阳府一枯井内,打捞起一具白骨,新科探花郎椎心泣血,哭晕当场.一桩枯井白骨案,牵出一段令人泪目的往事. 话说南阳府东街,有一老字号"苏记"豆腐坊,掌柜的苏天贵,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