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重,小儿子放弃抢救,82岁父亲:我担心以后也会被这样对待
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吨灰;门口有车不算富,家里有娘便是福;
万恩千爱都在唱,谁知父母心中苦;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懂父母恩。
人的一生中,最欠两个人,父亲和母亲,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你是平民还是高官,都请好好善待父母,百善孝为先,养育之恩大于天。
老父亲的心结与愤怒
今年82岁的刘华将(化名)和老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两人养育了3个儿子,大儿子常年在常德,二儿子也住在市区,只有小儿子在村里有房子。
当年家里搬迁后,刘华将和老伴就没有了房子,也没有了住处,于是在2006年时,老两口就住到了农村三儿子刘登峰(化名)的家里,当时刘登峰的孩子也只有一两岁,父母的到来,可以说也算是帮了他的大忙。
因为有了父母的帮助,刘登峰就带着老婆出门打工了,年幼的孩子就留给了父母照料,风风雨雨十几年过去了,孩子也长大成人,可让刘华将没想到的是,去年老伴去世后的头一天,三儿子刘登峰就让他去到养老院住。
为此作为父亲的刘华将勃然大怒,在他的思想里,养儿就是防老的,自己有三个儿子,怎么能住养老院呢?这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嘛。可刘华将的反对并没有用,三儿子的态度依旧坚决,两父子还因此闹了矛盾。
出于无奈之下,刘华将就只身一人投靠到了二儿子刘望国(化名)的家里,现在一晃一年多过去了,刘望国为此也很苦恼,他表示:我父亲住到我这里一年多了,可是住的不怎么开心。
按道理来说,既然有儿子孝顺和接纳,应该是件高兴的事情,那么老父亲为什么还会不开心呢?
接着刘望国说出了缘由,他说:逢年过节和父亲的生日时,老父亲就会时不时的盯着手机,还会跑到门口等待,他虽然不说,我也知道他是在等三弟的电话和问候。这一年多,三弟从来没有看望过父亲,电话也没打一个,12月份父亲过生日,我准备了一桌子菜,就这三弟都没有来,因此父亲很悲伤,也很气愤。
为了缓解三弟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刘望国就带着父亲到了三弟的农村老宅,然而这房子已经空置了很久,弟弟并不在这里居住,看着两层高的楼房,老父亲刘华将思绪万千,毕竟这里有他太多的回忆。
随后刘望国又带着82岁的老父亲找到了弟弟工作的地方,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锅炉房,平日里刘登峰就居住在此地,当值时就在这里烧锅炉,只是敲开门后出现的竟是一个陌生女子。
她表明自己是刘登峰的女朋友,面对刘望国的到来,二人也是面面相觑,彼此之间互不相识,接着女朋友说刘登峰出门跑滴滴了,有事的话可以打他电话。无奈之下,刘望国只好又拨通了弟弟的电话,表示已经到了家里,希望他能回来一趟。
挂断电话后,在路口刘望国和父亲等到了弟弟刘登峰,可双方一见面就发生了争执,面对老父亲的质问,刘登峰显得有些气急败坏,他咆哮着:我女儿去看你了啊,我也有给你打电话啊。
只是老父亲反驳并没有来,也没有打电话,两父子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互相反驳着,眼看说不清的刘登峰大吼了起来:不要说冤枉话啊,爸爸,你心里不要就只有二哥。
接着刘登峰又把矛头指向了二哥刘望国,他表示:我说了,如果老父亲愿意住在我这里,只要他能动弹一天,我一百年都不需要你们照顾,如果动不了了,要人洗澡,要人照顾,那其他兄弟就要来管,现在父亲虽然年龄大,但身体很好,生活也能自理,除了一日三餐其他根本不需要人照料,我也有能力照顾他。
说完刘登峰径直离开了这里,准备驱车离开,众人纷纷劝说,其实父亲要的只是陪伴,平日里多打几个电话,抽空回去看看父亲。
然而这些话对刘登峰来说并没起到作用,他却说:我没空,跟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为什么要跟你们去吵闹。说着刘登峰就打着了火,开着车扬长而去。气得老父亲追在车后愤怒不已。
事实上刘登峰认为,现在只需要管父亲的一日三餐就行,根本就没多大的事,二哥刘望国就是在污蔑他的孝心,倘若父亲真的到了要照顾的那一天,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去照顾父亲,毕竟自己有责任和义务。
本来是缓和父子关系,没曾想似乎误会更大了,回到家中,刘望国拿出了父亲存的2万多块钱,他说虽然父亲是个农民,但每个月也有2300的养老金,平常我们也没用过他的,到了一定数后,父亲就会取出来塞在袜子里,可以说父亲不管是跟哪一个儿子生活在一起,最基本的生活开销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今我56岁,前几年厂里搬迁后,我也拿到了一笔遣散费,现在也只是靠养老金生活,虽然收入不多 ,但我很舍得给父亲置办东西,就他冬天的衣服,我都是花一千多买的。
父亲并不需要什么,只是希望弟弟能多打个电话,常来看看他而已,可其他两个兄弟,既不出钱也不出力,这让我心里也不平衡。
当下老父亲刘华将也怕二儿子把他赶出家门,当即表示我不去小儿子的老宅,我就是不去,我愿意在这边,这边安置得好一些,小儿子那边乱七八糟,讨了三四个老婆全走了,那里只有他一个人,家都不算个家,我不到他那里去,没有依靠。
刘华将认为小儿子根本照顾不了他,同时也没有任何保障,想要的只是小儿子常常能打个电话,或者过来看望自己,说着,刘华将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痛,这也正是他最气愤和最担心的事情。
原来去年刘华将的老伴因为心脏病去世,在当时老伴生命垂危之际,刘华将站在医院的走廊曾听到医生说,老伴还有抢救的机会,可小儿子刘登峰却沉默了,不等同在长沙的二哥刘望国赶来,刘登峰就推着母亲离开了,也正是刘登峰的这一举动,让刘华将心里有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他表示,当时我就有意见了,直到现在还有意见,所以我不去小儿子那里住,我担心以后也会被小儿子这样对待,事实上他也怕每个儿子都这样对待他。正因为有种种心结,刘华将整日活在纠结和痛苦之中。
听到老父亲的说辞,刘望国拨通了哥哥的电话,希望他能出面协调父亲和弟弟之间的关系,然而刘家大哥并不想趟这摊浑水,他表示:这些事情说不清楚,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也不要去跟小弟吵,老父亲愿意住在哪里就住哪里,只要他住得舒服就行。
看到哥哥的不管不顾,刘望国表示:那老父亲愿意住在我这里,他的退休金就那些钱,用不完的话就我用了。
哥哥沉默几秒后表示:父亲生病的话,如果超出医保的钱很多,那就大家分担,如果只是小病一般不会超出医保的钱,如果父亲医疗上和生活上的钱不够用了,我也会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他虽然给了承诺,但并没有正面回应刘望国。
看得出来,夹在中间的老二刘望国有些尴尬,弟弟呢跟父亲有矛盾,不愿意多说话,而哥哥呢,考虑的也只是父亲的医疗和生活开销,认为父亲只要在这方面有了保障,那么就老有所依和老有所养,最后老父亲呢心里又觉得压了诸多的疑问让自己很不痛快,最终他也只能再次找到弟弟,因为父亲想要问个明白,给自己和老伴一个交代。
80多岁的人了,抢救过来多活一两个月有什么意义
当下刘望国约见了弟弟刘登峰,在马路上他代替父亲问出了那句疑问:妈妈当时还自己洗了澡和剪了头发,为什么下午就过世了呢?
然而刘登峰听后很是气愤,在他看来,母亲就是因病逝世的,父亲的疑问显然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他表示:你们还怪我害了母亲,你们这些人有良心吗?你管得好,那你去管父亲啊,你为什么要在这里推卸呢。
当时母亲去世在医院里,你们还要去找医院的麻烦,你们这件事办的要不要脸?还是我说不要去找人家麻烦,母亲都80多岁的人了,是要走了。
两兄弟再次针尖对起了麦芒,只是刘望国的口才不好,在加上他不是当事人,一肚子的话憋在心里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那么当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在质疑声中刘登峰回忆:当时的母亲洗完澡,然后就打了电话说心脏不舒适,然后我就赶回了家帮母亲安排了住院,谁也不曾料到母亲就会突然去世,当时本以为只是常规的心绞痛,我也给两个哥哥打了电话告诉了他们,可我不知道母亲会去世啊。
我打电话给哥哥的时候,他问我母亲有没有危险,我说就是心绞痛,应该没什么事情,后来医生说肚子里有积液可能有危险,不过第二天把积液抽出来可能就会好很多,我也是这么想的,就这么回复给了哥哥,应该不会有事。
后来母亲的心脏就停了,医生说用那个机器电击做心肺复苏和一些抢救措施,但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救的过来,如果要放弃,你就放弃,那就不是我们医院里没救,然后我就说放弃了,因为医生说就算抢救过来也就是能活一两个月的时间,活不了多久了。
听到这,这件事情也算是有了眉目,可当时说放弃的时候,刘登峰为什么不通知两个哥哥呢?倘若告知了,或许就没有现在的误会了。
对此刘登峰却解释,人都走了,还有什么好告诉的,他们住的那么远,告诉他们有什么意义呢?显然刘登峰确实是做错了,在是否抢救的时候着实也应该征求两个哥哥的意见,毕竟还是有一线机会的。
只是刘登峰并不这么认为,他说是有机会抢救,也有抢救过来的可能,只是抢救过来只能活一两个月有什么意义呢?母亲本身就是心脏搭桥抢救过来的,搭完桥后又住了两次院,都下过几次病危通知了,她多活两个月有什么意义,就算多活一年又有什么意义呢?都八十几岁的人了,我还讲句不好听的话,有些人八十几岁了他还自己要去...
刘登峰的做法实属让人不解,他的自以为显然是不能让哥哥和父亲理解的,不过在众人的劝说下,刘登峰也认识到了自己当时做的决定是有多么的荒唐。当初的真相浮出水面,兄弟间,父子间的隔阂也都已经形成,他们都需要时间去原谅,去接受。
与弟弟分开后,刘望国陪着父亲来到了母亲的墓前,刘华将也对着老伴告了状:你那个疑问号已经解开了,在医院里我就说不要让小儿子拿掉,继续抢救,是他要执意拿掉的,今天我让他来,他也不过来,所以我才来你这里的.....
这一年多来,刘华将对小儿子的怨恨积压在心里,他也过的很痛苦,如今也都全部释然了,刘望国希望父亲能够放下过往,安度晚年,在墓前,他也跟母亲做了保证,只要父亲愿意跟我住一天,我就会好好照顾父亲一天,但同时他也希望弟弟能够常常回来看望父亲。
此时此刻,刘华将听到儿子的这番话,终于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不再对往事耿耿于怀,至少他对自己未来的担心是没有了,对老伴的一番倾诉后,刘华将也跟着儿子身后开心的回家了,看的出来他的身体还很健朗,走路一点也不费力,这对于子女们来说,就是福分,应该好好珍惜。
口头的承诺不如一次实际的探望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管是小,还是老,最需要的就是有家人的陪伴,小时候我们渴望有父爱和母爱,老了后就渴望有子女的关怀,这是人生的轮回,不能父母养了我们的小,我们却忘了他们的老。
很显然,刘登峰就不懂这一点,他总以为父亲身体比较好,还有退休金,完全可以自己生活,但事实上人老后,对金钱和其它的事物需求并不多,最需要的就是子女能够抽空回来看看,平常能有个电话聊聊,让父母挂念的心得到一丝丝安慰。口头的承诺不如一次实际的探望。
三个兄弟,按道理来说赡养父母压力要小很多,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有个商量的人,只要兄弟齐心,多沟通,这个大家庭才会更加美满,可刘登峰在处理母亲是否抢救的事情上显得有些不成熟,这无疑也是造成兄弟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倘若能多跟哥哥们沟通一下,也就不会如此了。
最后百善孝为先,不管发生了什么,作为子女,父母养了我们小,我们就要护他们老,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后代们都在看着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全部都失去时,才懂得什么叫珍惜。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刘登峰放弃抢救母亲的事情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给出不一样的声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