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暑,三忌,三宜,健脾养胃,过好最热20天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应顺应时令,坦率地接受太阳的热浪,冬病夏治,最佳时机是大暑。养生从现在开始。
民谚说“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除炎热季节外,大暑前后、旱涝、风暴频繁发生,暑湿之气容易乘人肌肤之气疏泄,导致汗液乘虚而入,因此大暑时节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 忌
一、忌早锻炼
清晨锻炼是最忌大暑的。
夏季植物的呼吸功能很强,早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早晨锻炼不适宜。
此外,夏季老年人血压偏高,特别是早晨。早晨做运动,很容易发生危险。
大暑健身一定要讲究方法。
晚上可以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稍微出点汗。
2、忌贪凉。
尽管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阴气已经显现出来。
平时多吃冷饮、瓜果生食。
冷食物吃得过多,就容易损伤脾胃,积存湿气,等到冬天就会引起许多不适。
冷气不要直吹,温度不要在28℃以下。
睡前、洗澡的时候不要贪凉。不能用冷水洗澡,睡觉的地方不宜太冷。
假如用凉水洗澡,人体的热汗无法散发,憋在体内,就很容易生病。
洗浴后,身体排汗完成后,会发现身体会舒畅许多。
3、忌大喜
夏天雨和炎阳交替,闷热的天气让人心情烦躁。
这时心血管的压力会比较大。
老年人一旦情绪激动,很容易损伤心脏。
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清热,控制情绪。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
可尝试音乐、绘画、冥想、打坐,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三宜
一、宜吃苦
夏火入心。
“多吃苦”能清热养心。
苦的食物,如苦瓜,能刺激味蕾,促进食欲。
苦丁茶、莲子心等,可清心火、止疮痛。
另外,对于心气不足的人,也可以补心。
但是,苦瓜性凉,对脾胃比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吃得过多反而会引起腹泻。
久坐不动、脾胃虚寒的人也不宜吃太多苦。
2、最好晚睡早起
中医学讲:“顺四时而寒”,人的作息要顺应四季轮转。
夏季阳多阴少阳,白天长,要晚睡早起。
下午十一点,早上六点,是比较健康的作息。
正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小憩,最好是30分钟左右,避免影响晚上的休息。
3、适宜补钾
夏季人排汗多,体内无机盐大量排出体外。
这时人们往往用淡盐水来补充盐,而忽略了补钾。
钠钾不平衡,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补充钾。
饮茶、吃菠菜、吃西红柿、吃甘薯,都是很好的补钾方法
大暑养胃,健脾除湿
三伏天为大暑时节,暑气重,炎热容易导致脾胃功能低下。
患者常感到食欲不佳,易腹泻,严重者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舌苔常比较黄腻,中医认为舌苔黄腻是湿热之气的代表,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要清热利湿,健脾养胃。
01薏苡仁粥
做法:薏苡仁50克,粳米100克。用温水浸泡薏苡仁约半小时,与粳米同煮,加入清水,以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成粥。
作用: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不思饮食,大便稀薄,下肢浮肿等。
02针灸补脾
太白——脾经原穴
对于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胀、腹泻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在脾经主期间进行艾灸(上午9-11点),效果更好。
足三里——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
两种都是气机升降的枢机,所以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需要配合艾灸足三里。
脾宜在季节和夏,热的时候宜艾灸,以健脾化湿。
湿热交蒸,严防中暑
大暑时节保养不当很易中暑,其症状常常是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虚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
碰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慌张,首先要避开闷热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再利用各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补充水分,好好休息,再喝点盐开水、三豆汤等。而对严重中暑的人,也要送往医院治疗。
三豆汤做法:取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小时;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然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放入冰糖煮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