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放血、囚禁...经历过至暗时刻后,抑郁症、双相的诊疗何时能实现精准化?

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家属谈及就医经历时,整体感受往往不太好。

目前国内精神科医生数量紧缺,但需求巨大,每位医生能分配给每位患者的时间大约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无法仔细询问患者的患病过程、成长经历等。往往只能凭外显症状,结合心理量表的结果下诊断。

有的患者、家属可能会认为医生的诊断太草率、随意。再加上部分精神科医生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可能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

而且,当孩子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后,有时期待的药效还未呈现,但副作用先出现了,比如发胖、记忆力下降、女性出现闭经等等,令很多患者及父母失望、焦虑,甚至开始抗拒药物治疗。

除了寻求精神科治疗之外,有些父母会带孩子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他们一开始满怀信心,但现实中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主流的心理学理论和技巧比较低效,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若孩子接受的是精神分析师的治疗,还可能令亲子关系恶化,加重情绪症状。

总的来说,很多人本来以为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先进,只要带孩子接受治疗,孩子很快就能好起来。但各种方法试了一轮后,不少患者、家人对目前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现状大失所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失望完全可以理解,也有事实基础。但如果大家知道抑郁症的诊疗“黑历史”,可能会因为能遇到如今的康复手段而倍感幸运。

最近,腾讯医典以漫画的形式,直观而形象地科普了抑郁症诊疗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大家对如今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现状形成更理性、客观的态度。

点击浏览:鞭打、放血、囚禁...这不是虐待,是300年前的医生在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古老的精神疾病,在早期人类对抑郁症的认识是无知、愚昧的。当时的患者经历过至暗时刻:被放血治疗、鞭挞、禁食,甚至被处以绞刑或火刑。

即使到了18世纪,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居住的“疯人院”里也几乎没有人性、尊重可言,患者被暴力殴打、被当众嘲弄。

但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些“黑历史”的过程中,抑郁症也曾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抑郁症被崇高化,哲学家、文学家们认为“忧郁”代表深刻与天才。欧洲贵族一度以患上“忧郁症”为荣。

直到19世纪中期,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才逐渐科学起来,认识到这是一种情绪障碍,并能对躯体和认知产生影响。随着研究发展,电休克疗法、额叶切除术开始登场。

因为当时的麻醉技术落后,早期的电休克疗法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额叶切除术是指对患者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进行破坏或切除,使其丧失部分认知及情绪,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额叶切除术曾经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其实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忽视了人作为高级动物,其完整的认知及情绪是不可缺失的,这项技术早就被废止。

所以,对比起来,生于当代的抑郁症患者不可谓不幸运。目前抑郁症的诊疗体系已相对较完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已被证实整体有效,改良电休克治疗中患者不会再感到痛苦。

在专业的心理治疗方面,患者及家属也多了很多更科学的、更适合现代人的选择,不再只有低效的精神分析流派。虽然诊疗体系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对纵向对比下,精神医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即使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对精神心理障碍存在误解。双相障碍首当其冲。

双相情感障碍虽然不如抑郁症常见,但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且向青少年群体蔓延。

不少艺术家、作家是双相障碍患者,梵高就是最有名的患者之一,另外有报道称丘吉尔、贝多芬等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也罹患该精神心理障碍。以致于不少人误以为双相障碍是“天才病”,反而以得此病为豪。

梵高,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通过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典型双相障碍的根源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具体来说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所形成的的病理性记忆

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是导致患者轻躁狂/躁狂发作的重要原因。在这个阶段,他们感到愉悦、兴奋,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这有利于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但如果要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也离不开他们本来的能力和积累。

所以,以上双相障碍名人患者取得的成就,主要在于他们的个人能力,轻躁狂/躁狂状态只是短暂地加强了他们的能力而已。而且,对于双相患者来说,其陷入抑郁发作的时间远比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多得多。

所以,如果患者以得了“天才病”为豪,盲目乐观并不接受规范治疗的话,在其陷入重度抑郁发作时,会感到极大的心理落差,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

无论是曾被附上“哲学及艺术”特质的抑郁症,还是被当做“天才病”的双相障碍,我们都应该抛揭开它们浮华的薄纱,了解其患病的真正根源,对疾病保持理性科学的认知。

人类与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斗争仍在继续。如今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还处于症状学诊断阶段,在未来,实现病因学诊断非常重要且有必要。

而且,目前单纯从遗传学、大脑神经递质等生物学因素上寻找病因很可能陷入“死胡同”,精神心理障碍的根源必须更加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

只有精准化精神医学和精准化心理干预时代的到来,患者才能从根源上得到高效化的治疗,人类面对精神心理障碍时才更有把握获得胜利!

热门文章:

国际不打小孩日 | 不能打,那可以骂吗?语言暴力看似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如果学生筛查出抑郁症,学校心理老师如何阻止悲剧的发生?

北大团队发现的新神经环路机制,是否能触及抑郁症发病的真正根源?


热门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