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孝
每日一字——孝
【孝之为先】晚饭的时候,少年突然问:“什么是孝顺?”
古人讲,“百善孝为先”。这是个好大的问题。爸爸的第一反应,照例是扯长了说:“孝顺,包括孝和顺。孝嘛……”妈妈最见不得“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她的观点照例是简洁明快:“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给父母添麻烦,就是孝顺。你看看现在那些在家啃老的人,谈什么孝顺?”
少年表示赞同。又问:“孝顺是怎么来的?”妈妈答:“人的本能。顺着自己内心的意愿做就好……”
“不对。孝不是本能。”爸爸听不下去了。“如果是本能,那么全世界对孝的观念应该是一样的。”
“不会啊,不同人种,认识不同。”妈妈辩解。
“那么,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差异,是因为人种不同么……”
没有继续讨论的基础了。好吧,不吵架。不如来看看,古人在造“孝”这个字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吧。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从老省”,是说孝字从“老”,省去了下面的一部分。上老下子,会意为小儿搀扶老人(子承老),引申为“善事父母”。
甲骨文 “老”字象形(白板左下),画的是一弯腰驼背的长发老者侧身像,面朝右方,向前伸出一只手(一说,手中持有一杖)。老人行动不便,颤颤巍巍的样子,非常形象。那只手,在金文和篆文里讹变为“匕”,没见过甲骨文“老”的许慎,或许曾经为此伤透脑筋,最后还只得勉强说:“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
现在看甲骨文“孝”,“老”字的手还在呢。那只手,放在“子”的头上。什么意思呢?又有几种说法。上述许慎的“搀扶”算一种;比较狠的,说老人以小儿为拐杖;流沙河先生比较委婉,他说小儿膝下承欢,就是现场尽孝嘛。
无论如何,一老一子,“孝”字描述的是家族中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善事父母”者为孝,大致如此。接下来的问题是:何谓之“善事”?
《论语·为政》里,连续记录了孔夫子关于“孝”的四段话。兹抄录如下:
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②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四段话,大约可以敷衍出一篇《儒家的孝道》之类的博士论文来。但其实孔子对于“问孝”,因人而答,无意为“孝”下个定义。于是后来便有各种标准,各种范例。几千年来,用的大多是加法。《孝经》和“二十四孝图”之流,已是登峰造极。到了流行“反思传统”的现代,“孝”字一度被划归落后腐朽的观念队伍,却也从来不乏重振“孝道”的呼声。
老与子的相逢,是必然的过程,是生命的轮回。“孝”之为先,不过是提醒我们,这是生命中需要认真面对的“善”。 什么是孝,要不要孝,如何孝?之所以发生争讼与分歧,无非是因为道德伦理,古今中外因人因时而异。
欲得一见善的面孔,常须依靠恶的显影。因此大多数关于善恶的聚讼,都是极具杀伤力的无谓消耗。 “孝”,最好也不要争论吧。“孝顺”固然不是本能,但听从内心声音的指引,或许也不妨是一条简明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