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部必看的艺术纪录片
来源 本無可舍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世界著名编剧让·阿努伊曾经曰过 :生活是美好的,但它缺少形式,艺术的目标正是给生活某种形式。
“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今天为大家推荐20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艺术纪录片,你可能没机会学艺术,没时间去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但相信这些纪录片,会像是一颗种子,也许是一个画面,也许是一句话,也许一个观点,就会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1
文明
BBC推出的《文明》是一部横跨6大洲、31个国家的史诗般的新系列纪录片,片中涵盖了500多件艺术品,对艺术品有着深刻、到位的记录和解读。
它呈现给观众一场近距离接触无数非凡的版画、绘画、雕塑以及建筑的艺术盛宴。
贝宁青铜器,贝宁王国,公元15-16世纪,BBC纪录片《文明》影像静帧
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希腊
文明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并不能准确描述,但我们在文明面前,无疑是渺小的。
文明是历史性的、艺术性的,是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的旅程。
2
艺术的力量
Power of Art
这部纪录片采用真人演绎、现场还原的方式,配上极其精妙的讲解,每一集都超级震撼。
这部片里8位艺术家全是血脉贲张的狂人:卡拉瓦乔、伦勃朗、贝尼尼、大卫、梵高、毕加索、罗斯科、透纳。
这8位大师,几乎都有一段悲催的历史,有的是杀人犯,有的自杀,有的家破人亡,有的穷困潦倒。
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人生一样,充满戏剧张力,乍一看,就能激起人的情绪,或震撼,或紧张,或恐惧,或狂喜。
3
旷世杰作的秘密
这是BBC 2003年的纪录片,虽然老了点,但是非常经典。
介绍的是美术史上不同时段的名作,每个时代选出三幅作品介绍,比如梵高的《向日葵》、罗丹的《吻》,还有维梅尔的《绘画艺术》,这些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作品,背后可能是艺术家最揪心的焦虑和挣扎。
本片共26集,一集讲一幅作品。
想想看,我们去博物馆,就算亲眼看到了名作,能停留个5分钟吗?
这部片揭开了这些旷世杰作背后的真相,从创作者讲到破坏杰作的人,当然肯定还有作者的八卦、生平、技法等等。
4
现代艺术大师
豆瓣评分:9.3
现代艺术真的很难懂好吗,到底他们的魅力在哪里,对人们现在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看这部片就对了。
安迪·沃霍尔,马蒂斯,毕加索,达利,这4位20世纪鼎鼎大名的现代艺术大师,带你走进现代艺术的大门。
片中,主持人Alastair Sooke走访了四位艺术家们生前的居所、艺廊及博物馆,甚至他们最爱的餐厅,展示了他们伟大的艺术贡献以及惊人的后世影响力。
原来,麦当娜的专辑封面、米菲兔的文具、甚至是你家的沙发和电话,这些身边的设计和灵感就来源于这四位大师的创作。
看完这部片,你会深深折服于现代艺术的巨大魅力,和艺术带给我们特别美好、特别感动的时刻。
5
在艺术启蒙中,BBC于2006年推出《西洋艺术史》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以至于在十余年后的现在,依然是十分经典的力作。
这部纪录片,以时间和流派为线索,介绍了西方艺术的时代背景及演化过程。
共分六集:后中古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及新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时期。
它的时间线轴非常清晰,把从后期中世纪直至19世纪晚期的后印象派这一大段最重要的西方美术时期的最主要的艺术家罗列出来了,可以说是作为了解西方艺术史基础的必看纪录片之一。
6
设计天赋
设计和艺术最大的区别也许是:设计解决问题。
这部纪录片共5集,分别是《机器之魂》、《民主设计》、《战争蓝图》、《革命材料》和《欲望之物》,看看你熟悉的福特汽车、可口可乐、SONY、IKEA等等,它们是如何进入生活、悄悄改变了你身边的一切的?
7
漫游世界建筑群
我们旅行时,在不同国家最直观的感受应该就是建筑物的不同。
应该有一部纪录片为带你走遍世界各地伟大的建筑群,它做到了。
通过和主持人周游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方的建筑是如何反应了人们的意愿和信念的,当世界各地的建筑被戏剧性的罗列在一起时,你更会有惊人的发现。
8
摄影艺术百年史
影像几乎是我们现在最最流行的信息传达方式,当手机可以代替相机和摄影机,你还那么容易体会的到“摄影”的魔力吗?
摄影术诞生不到200年,但技术日新月异,形式千变万化,通过这套纪录片你可以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在不同阶段带给人的时代记忆,更会重新发现它的魔力。
片中所选的摄影师都是摄影史上鼎鼎大名的,如果你不想看纸质的摄影史,那这片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9
三色艺术史
豆瓣评分:8.7
我们普通人在观看一幅画时,看到的可能仅仅是眼前的肖像,但是对画家和艺术评论家来说,所有的画作,都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线条和色彩的组合。
这部纪录片,便以色彩作为切入角度,讲起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3种颜色:
金色、蓝色、白色
金色是好比太阳一般的高挂的权力,蓝色代表梦幻的颜色,一种引领我们触及地平线后世界的颜色;白色一度是远古大理石的贞洁善良之色,却体现了我们最黑暗的本能……
10
卢浮宫的珍宝
已经800多岁的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万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应有尽有。
不过,这部纪录片不是要带我们走马观花地看展品,而是从法国历史来解读卢浮宫的珍藏,视角独特。
承袭了BBC一贯的精良制作,虽然看到的珍藏不算多,但镜头感十足,让人身临其境。
11
抽象:设计的艺术
这部由Netflix公司出品的一部文化创意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4。
纪录片总共8集,每一集都探访一位全球顶尖的设计师,涉及插画、建筑、汽车、摄影、平面、室内、场景、球鞋等领域,用诙谐的方式展示了设计师的设计过程,分享这些活跃于世界顶级设计领域舞台的设计师所持的创意艺术理念。
此片由《连线》杂志的主编 Scott Dadich 创作并担纲制片。
他还邀请来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导演 Morgan Neville加入制作团队,使得纪录片的每一集都拥有独特的风格,以及电影般沉浸式的氛围。
12
中国艺术
《中国艺术》是一档英国艺术评论家迪金森( Andrew Graham-Dixon)讲述中国古代艺术的艺术纪录片。
共有三集:
第一集:“逝者”的艺术
第二集:纵情自然的古代书画家
第三集:中西交融的艺术
主持人带领观众,从三星堆的纵目面具,到敦煌的唐朝大佛;从北宋徽宗的瘦金体,到八大山人的书画,都清晰凸显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脉络。
近现代战争后,则有徐悲鸿的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商业冲击下的天书,和污染雾霾的墨……
13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昭示着西方艺术史上最辉煌年代的开端,它发源于中世纪晚期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后来扩展至欧洲各国。
而在14到16世纪这段时期,西方艺术迈入了新的纪元。
1500年代左右,艺术家开始受到'天才'般的敬重,其中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婓尔、提普及达文西等,都受到宗教等人士的赞助,创作出举世闻名的作品。
这部纪录片不单纯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介绍,更为重要的是,它更着重介绍了这场文化运动背后的历史意义,比如“自由”的概念。
14
博物馆的秘密
这部系列纪录片目前已经出了3季,一共22集,每集讲述一个特定的博物馆,比如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领略各大博物馆的艺术珍品之余,纪录片还不忘向观众介绍艺术创作的知识。
比如《梵蒂冈博物馆》一集,就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一种常见的壁画创作方法“扑粉法”...
15
艺术创世记
本片穿越十万年的历史长河,从现代社会某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出发,去寻觅视觉艺术的起源——包括绘画、人体、电影等奥秘。
这不是故事片,但是整个探索艺术起源的过程,就是一场侦查文明奇案的过程。
比如,当你在影院大笑,尖叫或者痛哭的时候,是什么给了你那些复杂的情绪?
我们的祖先最初如何产生画画的想法?
他们是怎样意识到,一些线、点和颜色的集合是可以描述事物的呢?
原来,答案隐藏在非洲的一幅诡异的壁画里……
此外,艺术还具有独特的说服力量,从古罗马的奥古斯塔斯到美国总统布什,你为什么会支持他的统治?为什么会在竞选时投他一票?
你或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被艺术“愚弄”,那些看上去普通平常的图画、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神秘的作用……
16
不了神话 宫崎骏
这部片记录了一代动画巨匠宫崎骏的日常生活,有他为了《起风了》里面4秒的镜头,制作了一年以上,有他训斥年轻动画人重视CG技术轻视伦理,也有他在生活中对孤独和死亡的思考。
不只是他的动画,他本人身上的匠人精神也能给我们精神营养。
17
达·芬奇
达芬奇可谓家喻户晓,他不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还可以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瞩目和叹服的天才。
他是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科学家、建筑师甚至军事工程师…
在不到七十年的生涯中,他几乎涉足了当时人类所能想到的各个领域,并且留下了至今仍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启发的成果。
部BBC纪录片影像化的讲述了达·芬奇的一生,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童年、他在不同城市辗转的遭遇,和于此同时展现出的惊人才华。
尤其有趣的是,片中还有不少现代人对达芬奇手稿中秘密的破解,比如潜水服、飞机、坦克车等。
我们过去总是倾向于神话达芬奇的天赋,在这里看到他并不平顺的一生。
18
交响乐的故事
古典音乐内涵深刻,品味高雅,但是确实逼格高。
入门的话,本片再合适不过了。
这部片可以说是一个古典音乐的启蒙节目单,从交响乐的诞生讲到黄金时代,到现代的创新发展,穿插着欧洲各国以及苏联的历史。
信息量很大,但是脉络也很清晰,可以让我们对交响乐300年的史诗有个概览。
片子里不仅有对乐曲的解读,还结合了欧洲美丽的风景、烹饪等一些风土人情。
也有音乐家们的生平故事,再不然,听听音乐也是享受啊。
本片出现的所有作品都由著名指挥家马克·埃尔德爵士担当指挥,参加演奏的乐团包括启蒙時代管弦乐团,哈雷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统统都是顶级交响乐团。
19
故宫
故宫是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建筑,它的神秘,威严还有那么多故事。
这几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来故宫应聘的人数激增,《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的展出引发“故宫跑”,还有萌萌哒的故宫淘宝。
其实,早在2005年,故宫建院80周年之际,就推出了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故宫》。
直到2012年,《故宫》依然是中国投资最大、制作最精细的一部国家级纪录片。
《故宫》一共12集,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故宫如何建成的、如何重建的,这里面有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有趣故事。
第二部分,是讲故宫的功能和皇帝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宫廷秘史啦。
第三部分,是讲故宫的馆藏珍品,分成四部分展示,藏瓷、藏玉、藏画和西洋器具。
第四部分,讲述故宫博物院的发展脉络,在抗日战争期间文物南迁的历史等,有很多故事,非常感人、有趣。
20
如果国宝会说话
文案逆天,国宝美哭。
这部大火的央视纪录片,一集才5分钟,纪录片界的泡面番,不管是bgm还是解说词,都轻松得像段子手卖萌。
但展示的却是真正的国之重器,比如来自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的的玉龙珏,来自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有着胖胖腿的陶鹰鼎等。
什么是审美,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化,这些大大的命题就是从这些小小的器物,潜移默化传递给人们的。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