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太阳坏病——桂枝人参汤,大黄黄连泻心汤

太阳坏病痞证十二章

  痞者,异日之太阴,今日误下而成者也。阳性虚而阴性实,人之心下虚空者,清阳升而浊阴降也。升降清浊之权,在乎中气,下伤中气,升降失职,浊气上逆,则生䐜胀,清气下陷,则生飧泄,故痞证与下利兼见,悉因中气之败也。

  太阴之证,腹满自利。腹满者,痞之根本,而未至成痞,下之而胸下结硬,乃成痞焉,痞乃太阴之坏病也。太阴脏寒,温宜四逆,阳旺寒消,自无余事。及其成痞,则下寒而兼上热,四逆不受,故变为泻心,清上温下,寒热并用,灵思妙解,神化无穷矣。

1 痞证者,本有里虚也,异日之太阴证,今日误下而成也,故为太阴之坏病。外感里虚,误下伤中,浊阴上填心下清虚之地,则见胸痞。表病未解,则见外热,脾阳下陷,则见下利。浊阴上填,则见胸痞。还是坏病,仍是救逆,

  痞者,异日之太阴,此是阴渐盛而阳渐虚,异日阴盛,则成太阴之病,四逆汤证。本虚误下,则成痞证。误治坏病是中气之伤,若无误治而成痞者,就是中气之败,中气渐衰。痞因浊阴不降,利因清阳不升,是为升降失职。因中气之败,而源自误下误治。

2坏而成痞,则清上温下,若不是坏病,而属于杂病,如《金匮》胸痹篇,则人参汤等方。清上温下,是和阴阳。不是坏病而病胸痞者,也属中虚(异日之太阴),上本热而下本寒,其治也是清上温下,也是和其阴阳。

太阳百二十三

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1 太阳病,外证不解,而数下之,遂表热内陷,协合内寒,而为下利。利而不止,清阳既陷,则浊阴上逆,填于胃口,则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建中疏木,内升清阳,外解表热,则表里俱解。桂枝外能通经解肌,内能升陷止泄,和其表里,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培土建中,升清降浊,胃降则心下痞硬自解。本条重点,桂枝与人参,双解表里,所以以桂枝人参为方名。干姜温太阴之本虚,甘草培土化中气,白术固脱而止陷利。

2 此下未表陷而成结胸,反成痞结协热利,本虚而里有寒分也。心下痞硬者,心下清虚之地,浊逆填,胸膈壅塞而胀满,甲木痞结也。痞硬者,胸中感觉如有硬物,堵塞痞结胀满于心下,甲木不降,经气上逆则筋脉痞结之义。(是胃逆而胆痞,不是少阳经外感柴胡证)

3 此条可以和葛根芩连汤对比参考,误下脉促(表阳强而里不虚)。又与大陷胸汤对比参考,下未成结胸(本虚而里有寒),而成痞结协热利也。

4 伤寒中,所有的病理,杂象与治法,在太阳篇皆可体现出来,认真分析研究,表里一气,见表知里,善治者,治其皮毛也。

太阳百二十四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方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方在太阳五(方【1】)。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阳亡土败,浊阴上逆,下寒逼其上热,遂成痞证。外见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方可攻痞。因已复发汗,解表可用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痞者,胃不降浊,热结心下也,二黄汤泻心下之痞热。、

2 温中解表,可以并用,攻里发表,不可双行,故仲景于宜攻之病而有表证,皆先表而后下。攻里者,是泻心之义。若不解表,而先攻里,则又重复先下后汗之误。若是双行,也为误治。必遵仲圣,先表后里之纲。

3 本条误治坏病,先教救逆表里之顺序,后垂表里之方药。此痞者,误下败中,浊阴不降,热结心下,则见痞结。

痞根于虚,误下败中,升降失常,偏于下寒,则为上条下利不止,偏于上热,则见本条心下痞,热结心下也。中下之寒则温之,热结心下则泻之。二黄汤,泻火逆之上热。

4   泻心汤者,以泻心之名,必是泻心火之热,痞结之上热也。泻其上热则助中气推迁,以和下阴,阴阳和则病愈。心火下降,是为下焦主气,上逆不降,是为客气,客热不泄,居中于膈上,则阴阳不和。

5  痞因胆木不降,热因君火逆升。大黄清胃热以降浊阴,黄连泻心烦而除虚烦。胃降胆随,君相火降,则痞与热俱解。名大黄黄连泻心汤者,大黄泻胃,即是降胃建中之义,而泻心者,相火以君火为主也。降胃即是治痞,泻火即是清热。此以此胆木之痞,不用柴胡、半夏之药。仲景每一方都是中气入手用药,而泻心汤之中气药者,大黄即是也。

论:大黄泻心汤,对比栀子汤;痞根于虚,本虚误下,败其脾阳,热结心下,而成痞证;栀子汤不虚,故误下新伤,胃气不降,君火上逆,故心烦懊恼,不能眠卧。误下新伤胃逆,对比本有寒分而误下,细品二者区别。另观栀子汤医案,没有误下,也有栀子证,此作伤寒表闭,郁其里气之偏,胃逆不降,火逆上热。

  大黄泻心汤,对比陷胸汤;皆是误下新伤,结胸不虚而误下新伤,痞证是本虚禁下而误下。泻心汤,泻心火上逆之痞热;陷胸汤,泻胸膈壅塞之结热,实泄则结开,泻实者,又皆是寒凉之药。痞只心火之结热,而结胸者,有痰有热,都属浊阴上逆。方名泻心者,是泻心火之热也。泻心汤者,也为不可多用之方,必竟是救逆,救太阳坏病,一剂知二剂已,或不必尽剂。观黄连解,黄连泻心热,若是久用,则越泻越热。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58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读书笔记171--感冒同时有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情况用用桂枝人参汤。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71: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这一条介绍中焦虚寒有下利痞硬 兼有表邪的情况 中焦虚寒而有痞硬中医上叫 ...

  • 伤寒论161-170条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的爱 许巍 - 我的爱 161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如果再用吐法.下法,外邪虽然解除了,但是却损伤了胃气, ...

  • 赵永山伤寒讲义・大柴胡汤

    一六二.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本条方证与第63条相同,唯诱因不同.经方之治在于观其脉证,审其如何逆于应有之"元真通畅"而施治.故原始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桂枝加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苓桂术甘汤

    太阳入少阴去路十七章 1 足少阴水气为寒,从手少阴君火,化气为温.水火相交,肾水温暖,则人不病,病则伤肾水之寒也(此从内伤论).病在太阳,表阳寒伤,内寒已动,一旦误治,则坏入少阴. 2 汗为正治,而汗 ...

  •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一.胃院痛(十二指肠球部通疡)刘赤选医案:谭某某,男,36岁,1973年9月17日就诊.素患胃痛,反复发作,经胃肠钡餐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月来胃院隐隐作痛,经常发作,以饭后二三小时 ...

  • 《伤寒悬解》——坏病提纲两条

    太阳百三十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 伤寒,吐下后,而又发汗,阳虚生烦,脉甚微弱,至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痛,缘阳亡 ...

  • 《伤寒悬解》湿病——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湿病七(与<金匮>卷四,湿病八,麻杏薏甘汤同)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曰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1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曰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四逆汤,新加汤,葛根黄连黄芩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太阳七十九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方在太阴三(方[14]).救表宜桂枝汤. 1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是吃啥拉啥之义,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真武汤与桂枝甘草汤

    太阳九十四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1 下之后,复发汗,汗下亡阳,必身体振寒,而经脉微细,以内外俱虚故也. 2 先下伤其内,后汗泻其外,内外之阳俱虚,故身体振寒,故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少阴,桂枝加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

    太阳入少阴去路十七章 1 足少阴水气为寒,从手少阴君火,化气为温.水火相交,肾水温暖,则人不病,病则伤肾水之寒也(此从内伤论).病在太阳,表阳寒伤,内寒已动,一旦误治,则坏入少阴. 2 汗为正治,而汗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之五苓散证

    昨在发的图不清晰,今天附上两张清晰的大图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十一章 太阴以湿土主令,阴盛之人,病在太阳,表郁则湿动,然不经误治,则胃阳未亏,湿气之作,犹俟渐成.及夫汗下温针,阳亡阴旺,湿邪勃兴,土败 ...

  • 36荣卫坏病痞证方--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干姜 人参 白术 炙草 表未解而数次下之,当经气下陷,而病协热下利.今不病热利,而病下利不止之寒利,以至心下痞硬,宜人参汤以温寒止利,桂枝以解表.人参汤即理中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