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书法展获奖,这草书不急不躁,飘逸潇洒

周裕评与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合影

在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上,江苏书法家周裕评的草书作品获得优秀奖。因为是新人展,所以可以猜测到周裕评此前并非中国书协会员,应该也没有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大展上获过奖。而第一次参展,就能获得全国大奖,有些一鸣惊人的意味。

周裕评全国第七届新人展获奖作品

周裕评在全国第七届书法新人展上的作品(如图),取法二王,其章法形制亦不乏对“明清调”的借鉴。将魏晋风尚与明清巨制结合起来,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畅达、通透之感,而且在审美上也凸显婉约风流韵致。

此作用笔娴熟,提按使转灵活,尤其是深谙草书的笔墨意趣——在时间中表现空间,在空间里留存时间;在笔墨推进中彰显节奏,在枯润交替时见其慧心。故其飞动犹见沉着,可谓飘逸潇洒,气韵通脱,简洁明快,不事雕琢的佳构。

展厅中周裕评的作品

草书之难,难在线条质量——在保证其圆厚的基础上要见起承转合之妙,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尤显提按粗细的权变,且无损汉字空间,助益行气流转,于起伏跌宕之际,观疏密欹正天机。

周裕评的草书,达到了较高的境界,这不仅源于他取法直通魏晋,下及明清,还在于他善于取舍、融通,以及对展览文化的悉心了解与今人书意的适度汲收。使其草书面貌有古有今,似古非今,似今又古,在古与今之间试图构建自己的笔墨语境。

周裕评草书作品

作为草书,周裕评未能在章法上有大开大合的作为,倒是用一种貌似平稳的章法,三行满布,然后小字落款,其实在这种常态的背后,他将字内空间与字外空间乃至行气轴线作了些许调整,于纵敛、欹侧、摇曳之际,将奇崛之意内化在平正的局势之中。

古有“匆匆不暇,草书”之谓,对此虽有不同的断句与理解,但我宁愿相信草书并非一味的趋急,尤其是在书法作为纯艺术之后,任何一种字体都将是一种形象的塑造,而非实用书写的由繁趋简与省时为用了。以此观之,周裕评的有些线条失于粗疏与荒率,若硬要指认作品中的某些字,则如“蒲、诗成、幽”等字还有待推敲。

周裕评草书作品

钤印虽是书写完成之后的最后一环,但对于一件形式意味完整的作品而言,依然需要审慎为之,它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作者或是作者对作品的负责,它还有对章法的视觉形式起着补充的作用,如稳定重心、首尾呼应、拾遗补缺等。

周裕评的这件作品钤印是简洁的,只有起首印与末尾的姓名斋号印,但位置似可调整,如起首印略低一点,最后的斋号印上移一点,会不会在视觉上更好一点呢?

周裕评11届国展入展作品

或许是这次展览带来的信心,周裕评在此后不久,再次以草书作品入了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在书法创作者眼里,新人展获优秀奖,或许没有在国展上入一次展更有分量。于此可知,周裕评的创作状态,一直是上升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