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李鸿章之死~淮军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正在回銮路上的皇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令朝野无不悲哀的消息,失声痛哭,“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在病塌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吃一次亏。上年之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诲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有渐转机。”
李鸿章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此时说出来,实在是对大清的前途渺茫的伤心与无奈,远在西安逃亡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言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希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
李鸿章没有等到“荣膺懋赏”的那一天。。。
李鸿章,大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等公,1823年生于安徽省合肥,行二,被称为“李二先生”,十七岁考中秀才,三年后,被庐州府学选为优贡,次年遵父命北上入京,准备在顺天府应乡试,这时候,刚过二十的李鸿章写下了“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以言心志。
入京后的李鸿章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的引领下,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赏识。次年李鸿章中举,与同榜同年,保持了一生的友谊。
1845年,入京会试的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受业在曾国藩门下,1847年,李鸿章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三年后,翰林院散馆,李鸿章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可以说,年轻的李鸿章的仕途一片光明。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李鸿章怂恿工部侍郎吕贤基上奏,请求朝廷派吕贤基去安徽督办团练,咸丰帝诏谕吕贤基任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力邀李鸿章与自己同行,二人同入安徽。
第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鸿章先后追随周天爵、李嘉瑞、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积累了大量经验,懂得了为将之道。
1855年10月,李鸿章因收复庐州之功,受朝廷记名道府,次年李鸿章随福济等先后攻克巢县、和州封地,被加封为按察使衔,功高受同僚排挤,于是1857年,李鸿章回家乡丁忧,为父守制。
次年,太平军再下庐州,李鸿章携家眷出逃,越明年,辗转赴江西建昌,投到湘军曾国藩的幕府,因助曾国藩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不战而逃,与翁同书的弟弟,后来的两代帝师翁同龢结仇。
1860年,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清军江南大营,江南富商豪绅逃入上海,为保住上海这个孤岛,在沪士绅一面出钱雇佣西方雇佣兵保护上海,另一面派出代表,前往安庆曾国藩处求援游说,许诺每月出军饷六十万两白银。
曾国藩属下诸将的目标都是打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建不世之功,都不愿意去上海,于是李鸿章自告奋勇,提出由自己招募组建淮军入沪,于是淮军开始筹备,曾国藩担心新建的淮军兵力单薄,调数营湘军兵将加入充实淮军。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2月,淮军宣布训练建军完毕,由上海士绅出银十八万两,雇英国商船七艘,淮军十三营,共9000余人乘船进入上海,3月,曾国藩推荐李鸿章任江苏巡抚,12月改为实授,李鸿章成为封疆大吏。
淮军抵达上海后不久,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二十万太平军攻打上海,李鸿章指挥淮军在虹桥、北新泾、四江口与太平军三场恶战,成功守住上海,取得了上海中外人士的信任。
于是,李鸿章开始扩军,招降纳叛,到了攻打天京时,淮军人数增加到六、七万,全部装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武器,雇佣西方军官训练,引入美式军制管理,淮军成为大清朝第一支现代化军队。
1864年,淮军攻克常州,捕杀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苏南太平军被肃清,李鸿章不愿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争功,放弃攻打天京,跨辖区南下进攻浙江,得罪了闽浙总督左宗棠,上书弹劾李鸿章,两人由此结仇。
这年5月13日,朝廷一再催促李鸿章进攻天京,李鸿章知道湘军攻天京主将曾国荃,挖的攻城地道将成,于是派出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等二十七营支援曾国荃,会攻天京,16日,天京城破,李鸿章因功受封一等肃毅伯,赏双眼花翎。
李鸿章离初入京时的理想“三千里外欲封侯”,仅隔一线,而淮军更大的挑战,不仅有李鸿章老师的曾国藩的湘军系统,还有与他结仇的晚清强臣左宗棠,还有流窜抢劫为生的“捻军”。
不久之后,满州八旗最后的倚仗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在剿捻战争中,三万蒙古精骑全军覆灭,僧格林沁战死,李鸿章建立的淮军被朝廷拉到了剿灭捻军的最前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