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人间最忆婆媳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人间最忆婆媳情

 天津  董俊玲

很喜欢一个人发呆,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里,痴痴地默默地回想,或与大自然亲近,或与某个生活画面纠缠不清。因为性格的关系吧,所以不大合群,不愿到人多的地方聚集,更不愿像楼梯口那些婶子大娘那样叽叽喳喳,搓麻打牌扯闲篇儿。人都说“儿媳要抱公婆的脚,”公公安静沉稳,而我的婆婆在乡亲邻里口中却是个有名的狠角色。性格开朗外道,待人接物有理有序,与巷口胡同的老少都说的来。做事果断有想法,当年的妇女主任,一提起她的为人,乡邻们都挑大拇指。

很骄傲也很庆幸,自己生命当中能有这样一份缘,婆婆很爱我。只可惜情深嬉笑,结婚不到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婆婆就因急疾去世离开人间,留给我们众多的遗憾,心底的痛及无限的惋惜。

说到爱人的娘亲,知道今天,清晨一起遛早的叔叔婶子们仍是抑制不住满口的夸赞。婆婆去世二十几个春秋,她爽利干脆的笑声及做事风格,依然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而我当年,一个懵懵懂懂恐惧婚姻的小丫头,只为完成父母的使命,莫名其妙就走进这个家庭。没有血缘的牵绊,没有过多的言语关爱,只短暂的不过几年的摩擦相伴,却彼此融合彼此惦念,至今想起来仍让我倍觉温暖。

与婆婆第一次见面,是在平房改造前的老院儿,四间正房两处偏房围拢的格局。九十年代初,那时候的村居还是统一老式样砖瓦结构,简陋的墙体,院墙的砖都是带有“瘤子”的外表(就是俗称的砖烧坏了,舍不得丢还可以将就使用的那一种),就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当时的人们生活水平还属于创业温饱阶段,爸爸妈妈担心女儿将来的生计走向,还专门托人打听他们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嘱托我说,算是村里比较穷的一户。当时的我并不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暗暗自己年纪轻轻有手有脚,也不懂得生活不易,新生势态也不惧怕什么,吸引我的是这个外墙显得丑陋简易的家,却被未来婆婆打理得干净而且温馨。

与这个家频繁往来两年时间,渐渐融洽熟悉,婆婆的能干精明逐渐显露。后来和老公同事闲聊,才知道,家里的上下两所砖房,一处盖得好点给了哥嫂,另一处是现在的住所,盖房子的砖瓦是公公婆婆亲自脱坯上窑点火烧制而成。想想当年,无机器无设备无人工无技巧无人帮忙的的二老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该需要多少的艰难与勇气。

这是其一。其二,公公婆婆曾经全力为村里创建过一个做面筋的食品加工厂,在物质匮乏的当时,天津市民食用的面筋来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国企的中山门食品厂,另一个就是由我公公婆婆主持创建的这个小作坊式的面筋厂。当年风靡在以美食自居的天津人眼里,一提起老边面筋制品就会抢购一空。那样的火爆场面让很多人眼红。后来生产结构产生转换,接任的人员管理不善,矛盾不断,最后不得不停产,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我结婚当年,公婆又有了再建面筋厂的计划。二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选地址、进设备、购原材料日以继夜不到三个月时间,探市场找门路,很快就在西青市场赢得不错的反响。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全家人齐动员,虽然疲惫也满心的欢喜,公公婆婆爽朗的笑声再次萦绕在耳际。

半年之后,我身怀有孕,婆婆更加细心呵护。一边忙企业,一边照顾家里,望着我凸显的身材,也为了给他给未来的子孙创建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婆婆又有了盖新房的小念头。这下全家就更忙了。万事繁琐都有个艰难的过程。我当时的妊娠反应剧烈,吃了吐吐了吃,整天折腾的浑身无力,厂里的事自然也已无闲暇帮忙,婆婆时不时买些可口的食品来填补我虚弱的身躯。公公全身心浸在厂里,婆婆工地居所厂房来回穿梭,不言而喻的辛劳。就觉得婆婆是铁打的坚强,现在回忆起来,那种自信从容的背后该有着怎样的心力憔悴。只时光不复!很悔恨当年自己的疏忽,婆婆很早就偏头疼的毛病,时常背着我们把大把大把的止疼片往嘴里塞。

忽一日清晨,公公心急火燎气喘吁吁敲开我的房门,婆婆累倒在工厂那间狭小的休息室,迷离中口中念念喊着我的名……

董俊玲,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绿风》《天津日报》《天津工人报》《今晚报》《德州晚报》《新诗大观》等。

附:【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陈彩洁

友情提示

1、征文稿件,原文发出。如错别字较多或乱用标点符号的,会影响文章质量,评审减分。

2、由于征文来稿很多,微刊由每周一、三、五出刊暂时调整为每周一、二、三、四、五,大赛结束恢复为每周一、三、五出刊。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

(0)

相关推荐

  • 婆婆一天骂公公18遍,今天儿媳妇实在看不下去了!婆媳第一次交锋

    婆婆一天骂公公18遍,今天儿媳妇实在看不下去了!婆媳第一次交锋

  • 【情感挽回】婆媳矛盾背后都有一个不作为的丈夫

    点关注获取最新资讯 - 序 言 - 婆媳之间是天敌关系吗?从古至今,婆婆和媳妇之间好像有着打不开的死结,几乎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传统,即使是放到现代,也很少有人能够听说谁家婆媳关系很好的,电视剧中也会时常 ...

  • 谁说婆媳是天敌?著名女星周韵与婆婆给你不一样的答案

    周韵与姜文 婆媳自古难相处,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2005年10月,周韵与国际影帝姜文组建家庭时,婆婆对她心有隔阂.沧桑岁月,婆媳俩如何相处?周韵如何感化婆婆? 偏见日积月累,婆媳难免矛盾重重 2 ...

  • 第293篇:感谢滨哥的袒护

    安妮的仙境 Bandari 都说婆媳关系好不好,取决于那个身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我觉得言之有过! 婆媳关系好,首先要有婆婆对媳妇视如己出的关怀.媳妇对婆婆真心实意的善待,其次才是那个具有双重身份男人, ...

  • #与老人同住,婆媳怎么相处#谢邀。...

    #与老人同住,婆媳怎么相处# 谢邀. 与老人同住,处理婆媳关系儿媳是主导者,儿子处于调和地位,亲家有教育责任.现在很多村委或社区每年举行"好媳妇"评选和表彰,弘扬处理婆媳关系好的家 ...

  • 中秋特辑 || 徐祯霞:丙申年中秋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51岁钟丽缇满脸红晕,婆婆曾嫌她年纪大

    2月14日,51岁的钟丽缇在社交平台分享家庭聚会视频,穿着流苏亮片裙的钟丽缇举着酒杯,模仿网络流行梗"梅尼耶碰杯"的方式和公公碰杯,不料公公早已试穿她的小动作,迅速反应过来并和她完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最忆儿时端午节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最忆儿时端午节   江苏  姚志顺 端午节,我们淮阴人叫五月冬,也有人叫成五月端或五月节的. 那时家乡老宅西南角有一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最忆乡间那条路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最忆乡间那条路   河北  刘誉盛  我的故乡在华北大平原,虽然没有山,村边却有一条河--蜚声燕赵的滏阳河,她是我们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最忆是故乡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最忆是故乡 天津  李淑芸  故乡,对于我来说概念是完全模糊和陌生的,她只是我在平常填写各种表格写上的籍贯而已.确切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老村涝池情悠悠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老村涝池情悠悠 甘肃  田雪梅  小时候,坐落在村西头的涝池是我和伙伴们的乐园. 春天,农事忙,我们在涝池边用勺给桶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漫步潮白情思远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漫步潮白情思远   天津  沙彩虹  碧草盈堤,蒹葭蒲柳撩人眼.径幽芳展,砥柱中流显.     踏玉听潮,四训袁公撰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邻家小园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邻家小园情     黑龙江  荆德军 在我居住的庆龙小区一楼有户人家楼前的小菜园侍弄的有景有色.花红菜绿,相得益彰,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最爱人间烟火气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最爱人间烟火气    山西  张卫春  小时候,住在村子里,蔬菜肉类水果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土豆.粮食也不足,每到青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亦师亦友忆先父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亦师亦友忆先父    河北 张东兴 2010年10月21日,这是一个让我伤心欲绝的日子.父亲突然间就离我而去了. 噩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捷报飞来当纸钱 ——忆我的父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捷报飞来当纸钱     江西  谢瑞山  2021年6月26日,我的父亲和母亲同时收到了一份特别又珍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