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武汉公开课 | 第12讲 一图胜千言 孙庆力讲武汉历史老照片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母亲的养育我们伴随我们成长,没有谁会忘记母亲的容颜;但城市——特别是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他的成长可能会产生断层和一定会出现突进,而作为人生短促的城市过客,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生长的城市忘却。了解城市的过往,却需要历史照片、历史地图等信息载体进行艰难探索和复杂的逻辑推理。
山陕会馆已不复存在,她的规模形制如何?坊间流传的图片是武汉的还是外地的?最早的英租界河街景象如何?张之洞兴修的武青堤以及武昌最早的江滩是怎样的?外国租界的老照片是当今街道那一条?矗立的老房子现在何处?我们拿到一张武汉的历史老照片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这里有一位“读图”高手却可将泛黄破损的照片读得回光返照,读出它活灵活现的前世今生,既读出它的形制和体貌,也读出它的人文际遇和隐藏在照片中的历史故事。
他就是读图高手孙庆力。
视频制作:胡晋鄂
孙庆力出身书香世家,其祖父孙述万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曾任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任职时间虽不长,但其后又先后任厦门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国立北平等图书馆的主任等职。要知道当年毛主席挽留胡适先生也是许诺他任北平图书馆的馆长,也许馆长职务并不算高,但学术功底却不能不高。他父母亲解放后都是体制内的国家工作人员,给了孙庆力兄弟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难得的是他父亲还是一个摄影发烧友,省吃俭用花费不菲的资金购了一台苏联出品的费得相机,为家庭留下许多黑白照片。
值得赞许的是,孙父将自己所拍的照片都一一作了文字标注,拿起照片袋,上面是哪家照相馆冲晒,时间及地点一目了然;拿起一张照片,照片纸背上记有时间、地点和人物,绝不会混淆。在这样的家庭文化熏陶下,孙庆力从小养成了读图的好习惯,可能也因此加强了他大脑的“GPS”功能,其方位感、纵深感及空间感都强于许多人。
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识别已经逝去的山陕会馆。
1896年《汉口山陕西会馆志》插图
汉口山陕会馆是汉口众多会馆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豪华程度最甚的会馆,也是山陕在全国各地所建会馆中形制最豪华规模最大的会馆。建筑时长32年,耗银27万两。会馆的中轴线依次是关圣帝君正殿、春秋楼、启圣祠、佛殿,东隅为奎星楼、花园(怡神园)、天后宫、财神殿,西隅有七圣殿、文昌宫、吕祖阁,整个会馆是一组宫殿式的建筑。可惜在辛亥革命阳夏之战中毁于兵燹,被清军纵火烧华界时沾火星被焚。前几年,几张比较清晰的汉口老照片流传在网上,一时议论纷起。孙庆力等人觉得与已消逝的汉口山陕会馆有关联,于是开展了一场拼图识图的角力。
那年已经在城墙上修路
这是两张不同方位的照片,从一维平面展示了当年山陕会馆的背影和侧面,对我们来说引人注目的是“函万茶楼”的招牌,但孙庆力慧眼识珠,看到了招牌后面的山陕会馆,从两张不同角度的照片中,构建起二维空间模式,把山陕会馆13个场景(建筑)标明在照片上。
有一张日本人拍摄的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发布甚广),原始图上标注是汉口(hankow),有些人对此有疑义,他们从楼房、江景、船形以及旗杆、路灯和栏杆等各个方面加以分析以证明日本人标错了,但信者始终不敢确认。而孙庆力一句话解决问题:在上海和武汉停船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这就排除了是武汉(汉口)的可能。
我曾在武汉某高校副教授发表她的师兄的文章中看到一幅图,虽然作者没有明确标明是武汉,但文字中会引导读者误以为是武汉。我请孙庆力帮忙识别一下,他一眼就分辨出不是武汉,而且给了几条充分理由。我转告这位副教授朋友,并告诉她如果需要类似的老照片,人文武汉朋友手里有大把的,不需要援引外地的图片。她很惊讶,表示一定转告她的师兄。
百多年前的汉口江滩
收藏老照片的朋友在决定拍卖举槌之前,也多有请孙庆力帮忙掌眼的。这是一张十分珍贵的老照片,但许多人拿不定是否是武汉(汉口),孙庆力经过辨认,比较照片右上的几幢老建筑,肯定了这是汉口江滩的原生影像,照片内容之丰富,解读之妙趣尽在其中。经拍卖收购者袁厚翔先生允许,这次人文武汉公开课中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令现场观(听)众大饱眼福。
华昌街旧景,今青岛路基本保持原样
同时,孙庆力先生还展示了我们听课的地点——青岛路平和打包厂旧址附近的老照片,照片中的许多百年建筑物还顽强地挺立在人间,经过科学保养维护,还在发挥建筑物和历史见证的双重功能;当年租界的河街,现今的沿江大道(含江滩),在百年前是怎样的景色?张之洞筹建的江堤之一——今天仍在发挥作用的武青堤是个什么模样,在孙庆力的解读之下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
历史流淌无情,遗存风物有意,对一个城市而言,建设和保护同等重要,这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课后网名“老野马”(方先生)感慨地写道:孙庆力老师的《让老照片还原真实历史》太精彩了。这是孙老师多年收集的部分珍贵历史老照片+细心的观察+符合逻辑的推论=真实、生动、富有知识含量的讲座。
昌庆旭先生因故未能到现场,看了转播及大家的评论后赋诗打油曰:
主讲老师孙庆力,
祖籍原本是黄陂。
书香门第系三代,
省航水运创业绩。
长期潜心老照片,
识图解疑颇痴迷。
实地考察刨根底,
逻辑推论出新意。
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指出:人世间的文化刺激强度:第一是视觉,即图像;第二是听觉,即音乐;第三才是抽像转换信号,即文本。只可惜,我们的文化研究常常颠倒了,习惯性地把文本放在第一。连一些散文家也试图用文字去描述绘画和音乐,真是笨。
余秋雨先生最初的学术底子是舞台艺术,讲究的是图(形)像(舞台表演)和声音(语言和音乐),他的论点是非常有道理的。当我们拿到一张好的图片也有胜似千言万语的感觉,“无图无真相”是当下的流行话语。余先生未能尽言的是:一张图虽然刺激强度最大,但一定要读懂哦,不然也可能是废张一张。因为“读图”确实是一门科学性、历史性、知识性、逻辑性和空间感以及想像力的综合能力。
主持人:薛星
来平和打包厂旧址吧,现在的平和坊是集文创、艺术、设计等文化产业的孵化与集聚地(所谓“很小资”的地方),也是江岸区国资委联络“人文武汉”团队共同讲好武汉故事的“会堂”,您手里有好的历史照片么?拿来瞧瞧,说不定你会从中发现新的名堂。你对武汉某一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么?有兴趣与大家交流共享吗?可以来此传经送宝。总之,我们举起双手衷心欢迎您!
打捞江城记忆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回眸过眼之烟云
人文武汉公开课开讲啦
编辑:田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