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刺头”不再棘手
陈老师,小杰午睡时屡次大声说话,被值班老师批评教育后不但没改正,还顶撞老师!”值日班长匆匆从午睡室奔过来告诉我。透过办公室窗户,只见小杰被午休当值老师“请”在了门外等候处理,隐约中传来他谩骂老师处理不公……
第二天早操时,小杰向负责看操的老师谎称肚子不舒服,回到班里,他把饮水机撞倒了,并摔坏水龙头。当他又一次被带到办公室时,脸上仍旧是一副无辜的样子。那张随时为自己辩护的嘴巴虽没那么大声了,却还能听到他小声地不断嘟嘟囔囔,似乎满腹委屈……
又到了学校每月例行检查学生手指甲卫生情况的时候。小杰再次被班上的值日队干部揪到我这儿。我先是拉他到洗手间把手洗一洗,擦干了水后拿起自备的指甲钳将他十根手指头上又黑又脏的长指甲剪掉,磨滑。他朝我白了白眼,非常勉强地让我摆布,嘴上是振振有词地说着长指甲有这种那般的好处……
这是我刚接该班两周不到,被其他老师认为是“刺头”的小个子男孩接二连三给我制造的“惊喜”。这时我才留意到小杰那张黝黑的脸蛋上有一双大眼睛,但眼神空洞游离,很难从这双眸里捕抓到他的想法。虽然那件被他弄脏的校服已通知他家长领回家清洗;虽然午休值班老师当着我的面将他严厉地教育了一番;虽然摔坏的饮水机已被更换,小杰家长作了赔偿,事情好像都告一段落,但我总感觉开学才不久就出现以上事件,再联系起他留给大家的那个“刺头”印象,便迫使我不得不想办法去了解这小家伙到底是哪路子“好汉”,为何如此“棘手”?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小杰10岁,属单亲家庭。他从外地转到我校已经半年了。前一任班主任在小杰到校一个月后就发现小杰常常不交作业,即便老师再三提醒和要求他仍旧我行我素。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仅仅通过老师的电话反映,且基本都是“告状”来的。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纪律上,受到的大多是任课老师的批评与否定。虽犯错,但他从不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更不会主动认错。每每让他将自己与同学相比时,他总感到样样不如人,事事失公允。在与他的交谈我中得知:自上幼儿园起,他就没几回是受表扬的;所做的事没几回是被认同的,他几乎是在批评声中走过来。面对我,他自诩:我才不稀罕那些表扬呢!可当我请他看着我的眼睛再将这话说一次时,他先是愣了一下,即便再说,口吻再不如刚才的那般嚣张,完了还不为人所察觉地轻轻哼了下,便不再作声。
家访后,我翻看了小杰之前的部分作业评价和手册评语,发现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有依可循的。看着叠叠本子中又大又红的“叉”;看着本本手册中句句语重心长的“教导”,我心中很不是滋味。我想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被指责,更何况是正在适应一种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心理压力下,那么自卑的、压抑的心理必然会产生。长期地遭遇这些不被肯定的气氛,将会使人气馁,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也许就是导致小杰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原因。其二,在该班过去一个学期的《违纪登记册》里,不乏小杰的大名。它让我想起首次拿起这本册子时小班长的一句不经意的话:陈老师,不用看了,里面登记的大多是小杰的名字。册子天天挂于黑板旁,难道不会对小杰造成情感上的影响?他长期与权威的代表如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家长、班干部等对立,小杰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就一定有可能了。他会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会被人看重和理解。把自己的改错或者进步认为是一种妥协。对老师的教育也就不大接受,所以才有知错不改、顶撞老师的言行。第三,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小杰已进入中年级,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有逐渐形成的趋势,自卑的自我评价和随意的自我监督不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犯错找借口,逃避责任,说明他缺乏上进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症结找到了,也许我的判断不够准确或完善。但既然接手该班,就要趁早抓住时机给孩子一种新的感觉,一个新的机会。
首先,我刻意制造“爱”的气氛,让孩子感受关怀。来自单亲家庭的小杰,从上幼儿园起便失去了母爱。虽说他是父亲的唯一挚爱,但在父亲身上体现的是严父之爱,他从没感受过来自母亲的细腻温柔的爱,比如手指甲长了帮他剪一剪,他高兴时可以在父母面前撒撒娇,受委屈了能伏在妈妈的怀里哭一哭。我有必要让家长知道,小杰需要这些来自亲人的爱。父亲不能再是单一的角色,而应是既当爹又当娘,既要当严父又要当慈母。这样,才能让小杰完整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情之爱。
第二次的家访,我的家访对象不是小杰而是他的父亲。我将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以及即将对小杰开展的“关爱”计划一一和家长交流,达成共识。
要让小杰知道老师和同学都是爱他的。针对小杰,我为全班的孩子印制了这样一张记录卡,有正反两面,内容可以文字或印章表示。并与班委商量后决定取消《违纪登记册》。
我的成长记录卡时间:
今天的开心事(今天的心情):
今天的遗憾:
班主任赞一个:
家长笑一个,提议:
任课老师:
我的上课表现:
我的作业表现:
我的活动表现:
我的伙伴说一说:
当我在班上宣布取消《违纪登记册》时,小杰虽未雀跃,眼角却露出了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那双大眼睛原来是会说话的。随即我下发了以上的记录卡,邀请同学们上完课后留言或找老师做记录。当天的语文课一上完,我主动走到小杰跟前向他索取记录卡,他一脸疑惑,嘴上问道:“老师你要干什么?”犹豫地把记录卡递给我。当看到我郑重地在“班主任赞一个”、“我的上课表现”一栏分别盖上一个鲜红的“大拇指”印章,身边围观的孩子异口同声地发出“哇!哇!”、“你是获赞第一人啊!”等呼声时,只见他小杰的嘴角微翘,紧接着发话了:“才一面一个,哇什么哇!”好!正中我下怀,我要的就是这效果,只要你嫌表扬印章少就行。再联合各任课老师配合我的这项工作,加大对小杰的关注力度,明确以找他的闪亮点为主。
其次,我要让小杰在学习上自信起来。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一次,他吃力地听完了我在课堂上讲解关于人物描写应如何抓主要特征的写作方法后,小练笔习作开始了,小杰冥思苦想,终于完成了这篇习作。虽然文章的篇章结构不够合理,但语句却比过去通顺多了。我随即指导他对文章做出修改,并将他的文章向全班宣读。只见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异样的光芒。从那一刻起,我发现小杰在一点一点地变化,变得对学习有信心了;作业认真了,他的书写本来就不差,欠缺的是态度。
其三,我在班级中创设一种积极的舆论环境,通过班级活动改变小杰原来的角色,设置某种条件,把他这“刺头”角色对象推到班级的“展示台”上,让他显现出自身的光和热,重新在人们的视线中呈现一个有尊严、受人尊重、被人信任的人。小杰虽身材矮小,但灵巧过人,每每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总能在短跑项目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为本班争得荣誉。机会来了,区田径运动会开始选拔人才,我极力推荐小杰为学校代表队中的一员。他也不负众望,在比赛中夺得全区该项目组的第三名。学校、家长大力褒奖他取得的成绩,我则带领全班同学在班上举行了一个“欢迎获奖者归来”的简短而热烈的班会课,让他那张爱说话的嘴巴与同学们分享赛场上紧张、激烈的场面……
成功的喜悦使小杰开始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小杰的身上看到,他渐渐意识到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不再一味抵触老师和同学们善意的批评了。从他与别人的交往和学习态度上;从《我的成长记录卡》老师和家长的反馈中,我也渐渐感受到,他正在进取,有信心、也有勇气。
“陈老师!不好啦!不好啦!小杰和五年级的哥哥打起来了……”班上一位学生朝我跑来喊道。我大吃一惊,心里凉了半截,难道……
没等我往下想,又有几声……“老师老师!哥哥的鼻子流血了!”
我随低年级的这几位学生奔到卫生室,只见小杰满嘴是血,坐在椅子上等候卫生老师擦拭、清洗。一看见我立刻站起来,捂着鼻子连声说:“老师,没事!他不是故意的。”“是我不好,都怪我。”我才留意到他身边一位高大点的男孩,男孩满脸愧疚道。
怎么回事?
“是你不对!你违规了!”
“老师,我们几个在快乐园地的滑滑梯玩,我们都是一个接一个从上往下滑,可这大哥哥故意从下往上爬,还非要我们朝上退回去……”
“小哥哥看见后就跟大哥哥说滑滑梯不可以这样玩,叫他别欺负我们……”
“大哥哥不但不听,还说小哥哥过管闲事,从上面跳下来……就撞着小哥哥身上……小哥哥爬起来鼻子就流血了……”
经刚才那几位带我下来的小朋友断断续续的描述,我终于明白了。
小杰微微仰着头,一手接过卫生老师递给的纱布按着鼻子,一手朝我拼命摆。我是知道的,他让我不要批评弄伤他的同学。
我立刻感到小杰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他会替别人着想了!
小杰的案例,我感到,还是过去我的老师说过的那番老掉了牙的却又浅显明白的话来得真切和实在:真正的教育只缘于老师心底对每位孩子真切的爱、真切的关怀。因为有了爱,于是有了付出;因为有了真诚的付出,于是有了唤醒;因为有了唤醒,于是有了孩子们的感动。这些感动也许不会马上让我们感觉得到,但是一定会有,因为在小杰考上理想高中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我收到了一张贺卡,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
“……亲爱的老师,您还记得当初刚做我班主任时给我剪指甲的那件事吗?您送给我的指甲钳我一直带在身边。那一幕我永远不会忘记,您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小时候妈妈就像您那样给我剪指甲的,也是拉着我先把手洗一洗;然后擦干手上的水;再由大拇指开始把指甲剪干净;逐个指尖磨平磨滑……您当时的动作、神情和我妈妈像极了。那一刻以后,我总感觉和您特亲近,真希望您就是我妈妈,那该多好呀……
这指甲钳对我来说已不仅仅是用来剪指甲那么简单,还在于不断地提醒着我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中,身心上不可滋长为人不端的污垢,一有发现要立刻剪除。谢谢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