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别网原创:穴位的故事290阳辅:关节痛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37穴光明,它是治疗各种眼疾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38穴阳辅,它对缓解膝关节痛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膝下关节疼痛,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一、阳气之辅
阳,指阳气
辅,为辅佐之意。
阳辅,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悬钟穴外散而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外界之热而升温上行,本穴如辅佐胆经气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阳辅。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关于阳辅穴,穴义是这样解释的:“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通常,但凡遇到“吸热”两字,那么附近一定有大的动脉,或者靠近心脏这个人体能量泵周围,但对于阳辅穴而言,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之所以会出现“吸热”,取决于小腿腓骨短肌和趾长伸肌的收缩产的热,不信大家坐在椅子上做勾脚的动作,就会感觉到这两条肌肉的缩,而反复收缩,肌肉就会产热,进而就会感觉到酸胀了,而阳辅就因此而吸热上行了,这点和光明穴的情形是相同的,之所以称它为“辅助作用”,因为依靠小腿这两条肌肉收缩而吸热上行的不只是阳辅穴一个,故名。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阳”命名的穴位相当的多,涉及了7条经脉的18个穴位以及两个经外奇穴。但符合命名规则的,则只有6条经脉的9个穴位(标红,十一大阳穴),从中足以可以看出,阳气乃人体的动力之源,相当的重要。
大肠经:商阳、阳溪
胃经:冲阳
小肠经:阳谷
膀胱经:会阳、委阳、阳纲、合阳、跗阳
三焦经:阳池、三阳络
胆经:阳白、膝阳关、阳陵泉、阳交、阳辅
督脉:腰阳关、至阳
经外奇穴头顶部:当阳、太阳
所有以“阳”命名的穴位,都或多或少地有提升人体阳气的作用,这点在胆经和膀胱经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均多达5个穴。因为胆为少阳,23-1点,为胆经当值,此时为“一阳生”,这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人要睡觉来呵护这微弱的阳气;而膀胱经上太阳,是人体阳气最足的经脉,因而下午3-5点人应该是最有精神的时候。
而以“辅”字命名的穴位,则仅有阳辅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二、60五输穴之经穴,其性属火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共记60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阳辅穴,位于足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此处分布着两条肌腱,腓骨短肌和趾长伸肌,这两条小腿上的肌腱经常反复的运动伸缩,会促使气血不断地向上挤压而产生热量,胆属木,而六阳经上的经穴均属火,胆经属木,其性是伸展向上,经穴属火,其性也是沿上,因而作为五输穴经穴的阳辅穴,木中火,是一个推动气血向上的重要穴位。
三、缓解关节痛
我们在解读胆经膝阳关穴的时候曾经指出,它是一道气血自上而下的关卡,也就是说如果把膝关节作为中点,膝阳关穴控制着来自大腿方向的气血是否顺利地能进入关节腔来滋养膝关节;而阳辅穴,则控制着来自于小腿方向的气血能否顺畅地挤压上行至膝关节,因此,对于膝关节疼痛的人来说,既要关注来自于大腿方向的膝阳关穴,同时也要考虑来自于小腿方向的阳辅穴,只有上下两个方向都刺激到了,经络都通了,膝关节和疼痛才会得以缓解。当然二穴也有则重,如果膝盖上方的疼痛要多关注膝阳关穴,而膝盖下方的疼痛则要考虑阳辅穴。
健康一线千金妙方解读阳辅穴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化阳益气
【主治】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关节疼痛
五、总结
1、阳气之辅
2、60五输穴之经穴,其性属火
3、缓解关节疼
这正是:关节疼痛皆因堵,经络不通气血阻,上行要看膝阳关,下行阳辅解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