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诫子书》】课文朗读 注释 翻译
15《诫子书》
文 | 诸葛亮
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课文是诸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这种情感。
参考注释阅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先与同学们讨论交流,看看能否解决。不能解决的,借助工具书完成。
诫子书①
文 | 诸葛亮
夫②君子之行,静③以④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⑤无以⑥明志⑦,非宁静无以致远⑧。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⑨,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⑩则不能励精⑪,险躁⑫则不能治性⑬。年与时驰⑭,意与日去⑮,遂成枯落⑯,多不接世⑰,悲守穷庐⑱,将复何及⑲!
①选自《诸葛亮集》卷一。诫,告诫,劝。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②[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③[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④[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⑤[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⑥[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⑦[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⑧[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⑨[广才]增长才干。
⑩[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⑪[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⑫[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⑬[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⑭[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⑮[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⑯[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⑰[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⑱[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⑲[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原文断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中心论点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文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句话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是: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5.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①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②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学习 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①淡泊、立志、惜时三个方面。
②原句: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8.惜时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