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河北省会三次搬迁

1968年2月3日,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省会
图为1659年至今,河北(直隶)省会变迁示意图

原载:《文史精华》2008年第1期

作者:王德彰

2008年2月3日,是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会40周年的纪念日。40年,从时间看并不算很短,但石家庄作为省会。与其他省的省会相比,却是很晚的。在全国所有的省中,成为省会城市最晚的是海南省的海口市,其次便是石家庄。

不仅是河北省的省会建在石家庄时间较晚。而且河北省会自1949年诞生后。短短的19年的时间历经3次搬迁,这在全国的“省会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过来人”,我经历了河北省会的3次搬迁,在石家庄市成为省会40周年之际,脑海中不由得翻腾出以下回忆。

1949年7月:省会建在古城保定

从国家行政区划来说。“省”是我国地方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域单位,省会城市应是这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就是说。省会建在本省哪个城市,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大有学问的。

在解放战争中,河北省境内实行的是根据地性质的区划,计有冀东、冀中、冀南3个行政区。经过了3年的解放战争。1949年7月12日全省解放。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安定群众生活,恢复发展生产,并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撤销这3个区的党委,组建中共河北省委。16天之后的7月28日,华北人民政府也发布命令:决定重新恢复河北省行政区,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撤销原来各根据地性质的行政区划。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和华北人民政府的命令,1949年7月12日和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古城保定成立,保定即成为解放后的第一个省会。

解放后的省会选在保定,应该说是最合适的。一是从地理位置上看。保定居河北省中部,交通也方便;因为作为省会,如果在全省版图中位置太偏,那显然是不方便的。二是保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具备作为省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在此就人所共知的一些情况,说说保定。早在宋代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保定就升为保州。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又升为顺天路(路为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保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保定府。至清代,成为直隶省治。保定市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众多。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108处。建于明代的现存全国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即建在保定市中心。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在直隶设总督,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灭亡,凡187年间在保定直隶总督署任职的总督前后共74人、99任次,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如刘墉、那彦成、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保定还有建于元代被列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建于金代的大慈阁……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始建于保定东郊:至于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育德中学和“红二师”的革命传统,更是闻名遐迩。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发达,大专院校数量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居全国中等城市之冠;市区千人科技人员。拥有量居全省第一……这些,均彰显着保定政治、军事、文化的深厚积淀。保定的近现代工业发达,商业老字号、名字号也很多:建国后50年代建立的电影胶片厂、化纤厂等西郊八大厂,至今还多是河北的龙头企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