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巴蜀文化三星堆与五帝中“颛顼、帝喾”究竟有什么关系

原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李学勤先生曾经说过:“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可能构成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中国文明研究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文化求得解决”。

四川(含重庆)古称巴蜀,古书上所载的“梁州或益州”,也是对古代巴蜀之简称,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巴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传说中,多有“三皇”、“五帝”、“三王”的说法和诸多事迹均有记载与流传。其中三皇分别为伏羲创八卦(天皇)、神农尝百草(地皇)、轩辕黄帝灭蚩尤(人皇);五帝为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三王为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又把“五帝”归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特别把人文始祖黄帝列为五帝之首,而取消了少昊,少昊名“玄嚣”、号“青阳”,为黄帝与嫘祖之长子。在黄帝灭掉蚩尤后,派玄嚣去山东和江苏掌管原蚩尤之氏族部落及其九夷部落联盟,由于治理有关方,从而获得了东夷集团的接受和认可,加之东夷部落和蚩尤原来就尊崇太昊伏羲,既然伏羲有“太昊”之称,所以玄嚣就称之为“少昊”。司马迁认为“少昊玄嚣”未统治全国,所以就不能列入“五帝”之中。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娶於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是为帝颛顼也。”

据《山海经·海内经》载:黄帝妻雷(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史记》与《山海经》所载内容存在一小部分分歧,主要是在“昌意生韩流,(韩流)生帝颛顼” 这个问题上,而不是“昌意生颛顼”。

嫘祖与黄帝之子昌意的封地和居住地均在“蜀”

根据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文物考证,青铜大立人神像人物原型应为开国蜀王蚕丛,即黄帝与嫘祖之孙女韩流,韩流因向黄帝爷爷献丝而有“织维之功”,受黄帝封赐成为开国蜀王,又因韩流生子颛顼,而颛顼最后又继承了黄帝之位,而实际上就是黄帝最终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曾外孙。

《史记》载:“昌意降居若水”。据考证,“若水”即为当今之四川大渡河流域一带,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分封居地,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为“颛顼故里”,颛顼早年在此地随父母生活过。

《史记》又载:“青阳降居江水”。“江水”在历代史学家的研究和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均认为四川岷江是《史记》中提到的“江水”,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客观上“若水”大渡河与“江水”岷江都在川西及川西北,即今成都市以西的地方,黄帝不可能把两个最为重要的儿子都分封到蜀地这同一个地方,其逻辑和事实上都是不合情理的。

在古书典籍中,关于“河”的记载,通常是指“黄河”;关于“江”的记载,通常是指“长江”,而长江上游有八条主要支流,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和渠江均主要位于古代巴蜀大地(今四川)之范围内,也有“西蜀东巴”之称,巴蜀就是今天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合称。

嫘祖与黄帝之长子玄嚣(青阳)的封地在“巴” 但实居地却在山东“穷桑”

《史记·五帝本纪》所载的“青阳降居江水”,其“江水”的真正地望必然在四川这八条支流中,长江上游四川境内的八条支流究竟哪一条才是《史记》中青阳玄嚣的分封地呢?据笔者考证应当“嘉陵江”,属于古代“巴国”的范畴。

古代巴蜀是个十分神秘的地方,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炎黄嫘祖故里位于今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境内。盐亭古称“西陵”,其地理位置正好居于四川中部,即古代“巴与蜀”的中心地带;“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故里就在古代之巴国境内,即今四川省阆中市。

“巴国”在古书上多有记载。据《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太皞(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史学家蒙文通先生《古族甄微》言:“渝水巴山悉在阆中,巴歌渝舞之所自出,此巴古国也。于后巴子或治江州(重庆),或治垫江(今合川),或治平都,或治阆中”。

《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有渝水”。“阆渝”即今之四川阆中嘉陵江之水直达重庆后与长江合流,而阆中市曾为古代巴国之中心,阆中古城素有“中国四大古镇”之称谓,而环绕阆中古城的“渝水”,即今之四川的嘉陵江,其源头自甘肃“白水河”、流经陕西后称为“白龙江”,与西汉水合流后,经四川广元市南流到达阆中,最后在重庆与长江合流。

嘉陵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属于古代巴国境内最为重要的长江支流之一。《史记》中所载黄帝嫘祖之子“青阳降居江水”。其真实地望应是古代巴国境内的“嘉陵江”流域,而非西蜀境内(即今成都)附近之“岷江”。

四川境内江河众多,长江水的主要源头均来自四川八大支流,而巴蜀四川地形复杂多样、古代交通又极为不便,古代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如司马迁和郦道元也很难准确弄清每条支流的详细情况,所以对四川之江河或地名的记载多有误传,从而导致诸多学者在研究古代巴蜀文化起源时陷入迷茫,发生的史事与地理位置也就不相符合,甚至相互之间充满矛盾,这就是古巴蜀之谜至今未解的诸多原因之一。

《皇图要览》载:“伏義化蚕,西陵氏始蚕”。天皇伏羲后人多在古之巴国阆中一带,而丝绸之母嫘祖的西陵国,正位于巴蜀之间,即今绵阳市盐亭县境内,与阆中伏羲故里的距离靠得非常近,(其间只隔了一个南部县),两地路程也只有百余公里左右。

伏羲是我国上古时期最早的伟大哲人和天文学家。《易经》之先天《八卦》、《河图》、《洛书》相传为伏羲所作,伏羲早年出生和居地均在四川创了“八卦”,后来到了甘肃天水创了“河图”,最后在河南淮阳洛河边创了“洛书”。所以伏羲称“天皇”,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文始祖。

《吕氏春秋·立春纪》载:“其帝太皞”;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伏羲也称太昊,位居古代“三皇五帝之首”,因伏羲崇尚天文,所以其文化图腾大多与鸟类有关。

相传伏羲早年出生于四川阆中,成长于甘肃成纪,“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伏羲陵墓归葬在河南淮阳,所以今之阆中、天水、淮阳均有伏羲故里之称。

伏羲文化渊源流长,伏羲后裔除巴族外,我国的三苗九黎等少数民族也都与伏羲后代有关。其中蚩尤为九黎部族首领,实为伏羲后裔之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在轩辕黄帝时期,黄帝与嫘祖之子玄嚣,号青阳,分封降居到古代巴国嘉陵江流域之巴国境内,由于“嘉陵江”是长江重要支流之一,所以《史记》称“玄嚣”降居“江水”就只有“巴国”之“嘉陵江”才符合基本最事实和逻辑。次子昌意分封降居到古代西蜀大渡河流域之“若水”一带也才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嫘祖是四川人,她与黄帝所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封回到巴蜀也就顺理成章!

“玄嚣”去了山东“少昊之国” 封地“巴”未曾实居 颛顼前往辅佐

“青阳玄嚣” 即“少昊金天氏”,虽然封地在“巴”,但实际上并未在巴地居住,所以在巴地基本上没有留下的任何史迹。这又是为何原因呢?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扶养)帝颛顼于此”。

《吕氏春秋·古乐》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

《帝王世纪》载:“颛顼生十年佐少昊”。

由于黄帝与蚩尤交战多年,“玄嚣”长期跟随黄帝四处征战,在蚩尤被斩杀后,其山东、江苏一带之九黎部族群龙无首。黄帝之子“昌意”既然已经到了蜀地“若水”一带居住;而另一个儿子“玄嚣”便被派往了山东,这就是“玄嚣”没有到其封地居住的真正原因。“玄嚣”所去的“穷桑”之“少昊之国”,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和江苏连云港市一带的广大地区。

“颛顼”从小天资聪慧,智慧过人。在他10岁时被黄帝安排到“少昊之国”,玄嚣身边进行抚育和培养,随着颛顼的成长,颛顼从小便刀参与辅佐少昊玄嚣治理国家,二人感情十分深厚。帝少昊金天氏玄嚣本来有好几个儿子,都不及颛顼之治国理政才能,所以玄嚣在颛顼20岁时,将“少昊之国”帝位直接传给了颛顼。

颛顼继承黄帝之姓,姓姬。他先是继承了少昊之帝位。后来,黄帝于公元前2514年左右崩,颛顼再次到中原河南继承了黄帝之位,国号“高阳氏”,正式成为了“五帝”之一。所以有《读史方舆纪要》载:“帝颛顼始都穷桑,徒帝丘”。即今河南省黄县帝丘故城。

《史记·五帝本纪》载:“帝颛顼高阳氏……沈静渊深而有智谋,清明通达而知事理;生养财物以尽地利,顺时行事以法天道,凭依鬼神以制义法;调理五行以教化,洁净虔诚以祭祀”。

在理清《山海经》、《史记》等诸多史料典籍所载事实后,黄帝与嫘祖、玄嚣与昌意、少昊玄嚣与颛顼,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一目了然。

颛顼再次将帝位传回给玄嚣之孙“帝喾”

《史记·五帝本纪》所载的“颛顼与帝喾”与古代巴蜀之间的关系又怎么理解呢?

帝喾号高辛氏,也是上古“五帝”之一,在五帝中位列第三。《世本·帝系》载:“帝喾年十五岁,佐颛顼有功,封为诸侯,邑于高辛。”高辛即今河南省商丘县高辛乡。帝喾深为颛顼所器重。

帝喾是少昊青阳玄嚣的儿子,因颛顼受帝喾之父“青阳”器重,而继承了“少昊之国”帝位。帝喾也因辅佐颛顼治国有功,在颛顼去逝后,帝位便再次传回给了帝喾。帝喾之子便是尧,尧后来承袭了帝喾之帝位。

《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帝喾继承黄帝之姬姓。

帝颛顼崩,帝喾初推荐其长子继位,但不久后其长子病故,众臣于是推举高辛继位,高辛有圣德,是为帝喾。

《白话史记·五帝本纪》译文云:“高辛生下来便神奇灵异,不久便会说自己名字。即位后广施恩泽,利及万物,却不为自己。闻言而辨,能洞悉远方,见事而察。顺应上天意旨,知道人民急需。仁厚而威严,慈爱而笃实,修身而天下景仰。取地之材物而节制使用,教养百姓而顺性利导,观测日月的运行而致其迎送之礼,宣扬鬼神的道理而恭敬奉祀。他面色和睦,品德高尚,举止适时,穿着普通朴实”。

尧、舜、禹及夏商周开国君王皆为颛顼与帝喾之后人

继承帝喾之位的是帝尧,鲧和禹都是颛顼的后人,由于鲧治水夫失败而被流放到山东一个叫羽郊的地方,后来鲧回到四川老家,娶蜀山氏生下禹,禹长大后被尧帝起用继续冶水,并划定九州。尧去逝后,颛顼的后人舜又继承尧之帝位,舜和大禹都是颛顼的后人,他们的封地也多在蜀国。“禹居石纽”就是今四川岷江流域之龙门山,北川县及茂汶一带。

嫘祖为黄帝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与昌意的封地,分别为古代巴蜀的江水和若水一带。

昌意所生之女韩流受黄帝封赐,成为开国蜀王蚕丛。蚕丛之子为帝颛顼,颛顼之后人有舜和大禹。

玄嚣因赴山东“穷桑”治理九黎部族,称之为“少昊青阳”,青阳之子为蟜极,蟜极之子为帝喾,帝喾的后人有尧、商汤王及周武王。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黄帝与嫘祖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著名先秦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在《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一文中总结到:“黄帝二子的居地分为一北一南。玄嚣一系,如帝喾、唐尧、商、周、都在北方。昌意一系,却多在南方或与南方有关。例如虞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夏禹生于石纽,崩于会稽,楚、蜀更是南方的诸侯”。

由此可见,古代巴蜀不仅是炎黄嫘祖发源地,而且是五帝中“颛顼与帝喾”之父辈的分封地。颛顼的后代鱼凫,继蜀国柏灌王之后又开创了强大的三星堆古蜀鱼凫王朝,所以在四川、河南、山东都有称颛顼故里。帝喾的后代子孙封地多在北方,而河南、山东、重庆都称有帝喾墓,实际上重庆古代属于巴国范畴,帝喾的爷爷玄嚣之封地属于重庆,所以重庆有帝喾墓也不足为怪,可能就是帝喾的衣冠墓罢了,而颛顼与帝喾的墓地均在河南!

结论: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巴蜀更是长江文明最为重要之源头;颛顼与帝喾都是上古五帝之一,是嫘祖与黄帝的后人,与古代巴蜀有着深厚的渊源与密切的关系。

作者 何佩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