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专栏丨父亲母亲二三事

相信对于每个人而言,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亲情滋养都是相当重要且必要的,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也表明,原生家庭对于人的未来走向与人生观念形成其实起到了出乎意料的关键作用。不过这一次我想谈的并不是亲情,而是一些在不经意闲聊时父亲母亲偶然回忆起的过往生活片段,我更加好奇的是他们在自己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壮年时期经历的是怎样的时代,在“我”之前,我的父亲母亲经营着何种人生呢?

和身边的不少同龄人不太一样,我有一个年长我十二岁的亲姐姐,因此,我的两位出生于六十年代的父母没有接受过什么正儿八经的高等教育,这倒也不能埋怨他们的天分或努力,也是因为时代的因素使然,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我从前一直对父母年轻时的生活感兴趣,在聊天时他们也会给我讲一些印象深刻的事件,不过大多数都是随性而起,因此也断断续续没办法贯穿成一个完整连续的事件片段,再经过我头脑的处理和记忆的加工,或许也会不可避免地和现实产生些许出入。

父母都来自吉林省一个叫做镇西的小镇,都是在六七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里长大,因此与其说是被养育,倒不如说是像一株株植物一样埋头奋力扎根,野蛮生长,竭尽全部心力只为生存下来。在他们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实打实的饥饿与贫穷。母亲曾说她虽然在姐妹中排行老二,却是身体最为瘦小的一个,甚至差点儿曾经因为饥饿而死,好在还是挺了过来。

除了日复一日的饥饿,贫穷也在母亲心里留下过很深的烙印。小时候,母亲和年龄相仿的妹妹,我的大姨一起上小学,但受地域环境所限,上学还要坐上几站火车才能到达,日常的火车票自然是承担不起的,逃票就成了最自然的选择。但没想到有一天在火车上突击验票,两个小姐妹都慌了神,大姨心一横,居然从正在疾驰的火车窗户跳了下去,倒在地上就没了动静。我母亲一阵大喊呼救,列车才停下来,好在大姨大难不死,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当然,在父母的成长经历里还是存在着一些难忘甜美的事物,比如年年盼着春节到,因为只有在春节当天才能花血本买一块肉,吃到真正的肉馅儿饺子,只有在春节才能用珍贵的白面做馒头,只有在春节才能从结了冰碴儿的井水里掏出几只冻得杠杠的、黑黢黢的大个儿冻秋梨来品尝。父亲当年去部队当兵,第一次离开小镇,看到水果摊上有卖菠萝的,父亲之前没见过菠萝觉得稀奇,于是一直心心念念着,在第一个月的几块钱当兵补助到手以后,立马买了一个菠萝给奶奶邮寄了过去。这些琐碎的事情听起来有趣,但那份贫穷的滋味却是现在的我难以感同身受的,不过在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不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曾经饱尝过贫穷之苦的人,自然会想尽办法摆脱当下的生活境遇。母亲上了一阵子高中,觉得听不懂,在拿了肄业证之后就去一家药店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父亲退伍归来,在乡里媒人的撮合下,两人不久后结婚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至今家里还保存着几大本厚厚的相册,其中一本的第一页就是父母的结婚照,没有婚纱也没有西装,甚至也不是全身照,两人一张的半身照看起来俨然艰苦朴素的劳动人民群像,母亲还曾指着照片上她的衣领说,这是当年正时兴的假领子。

结婚之后,母亲开了家小卖店做起了个体生意,父亲则经常联络人脉取货拿药。有一年冬天父亲骑着摩托车和母亲一起下乡去一户人家拿药,在酒桌上觥筹交错都喝得醉醺醺的,但俩人都不以为意,大晚上下着雪,驮着药就打算骑摩托回去,没成想在一个拐弯处滑倒,连车带两个人一起飞了出去,幸好除了磕碰没什么大碍。我想,像我父母这样勤恳生活、热心做人、不做亏心事的人,冥冥之中是必有福气庇佑的。

正如我爸所说的那样,吃过一些苦,也遇过几个贵人,生活也一天天变得敞亮起来。记得之前在社会学文章中读到过,外国人擅长不断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并因此实现个人提升,而中国人则善于经营和自己较为亲近的人际关系,并经常受到某一或某几个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深刻印象与变革,“贵人”这个带着点儿神秘色彩的词汇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点。拿药卖药的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了一些门道,日子越过越好,到后来竟也混成了镇西当地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家。此时,母亲果断做出了一个至今在我看来最英明的决策:逃离小乡镇,到大城市去!因此在我的童年岁月里始终留存的是城市里的记忆。

记得在《中国民俗学引论》的课堂上,孙庆忠老师曾不止一次地提及“如歌的行板”这一短语,在课上不解其意,课下查阅之后才知道,这如歌的行板既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乐曲中的第二乐章,也是诗人席慕蓉的一首诗歌名。“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不然,草木怎么都会循序生长,而候鸟都能飞回故乡。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无能为力的,不然,日与夜怎么交替得那样快,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忧伤蚀我心怀……”短短的小诗涵义隽永,字字句句都饱含真挚情感。纵使时光在每个人的皮肤上都划过岁月的痕迹,但每一个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支如歌的行板呢?

细细想来,我们每个人和父母一生的生命交集其实极为有限,短短数十载让我们注定难以感同身受地体会父母曾经的忧与爱,乐与苦,他们心底的悲欣交集我又何尝了解呢?所幸,还有记忆的相承可以让这些饶有趣味的二三事得以在我的头脑中再现,而这些看似散乱琐碎的记忆片段也在无形中拉近了我与父母之间的心灵距离。

文丨任杰

(0)

相关推荐

  • 有父母陪伴的年才是年

    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弥漫着自然又淳朴的气息.中国人喜欢把春节叫做年,而年又分为小年和大年,只要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农村的孩子们就像乐开了花一样,要知道每年只有这时候才能吃到我们的传统特 ...

  • 行板如歌 | 蒹葭苍苍(诵:苡子)

    点击上方图标    收听美文诵读 行板如歌  作者:蒹葭苍苍 诵读:苡子 编辑:紫烟 那个秋天 那片遮天蔽日的银杏林 谁与你共舞 叶绿叶黄,如此的精美 别说相逢是对是错 别说不痛不念不爱不眷 黄叶落尽 ...

  • 父亲节,回忆父亲的母亲

    --在群猪起舞的社会,做强者还是弱者,关键在于胆量,那就发出一声怪吼,凶猛地面对世界吧. 正文 我没见过我奶奶,我妈也没见过.她死时,我爸才十八岁.关于奶奶的一生经历过什么,我几乎是丝毫不知.生活在上 ...

  • 故事专栏丨父亲和他的马褡子

    最近在家翻找老物件,其中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和一个马搭子吸引了我的目光.看着这张父亲与战友们合影的老照片,我的思绪被拉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家庭,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父母在22军6 ...

  • 【现代诗刊专栏】父亲节特刊《父亲》外一首 作者‖山雨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151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梧丹梦 副 社  长:王笑一 主      编:紫衣云梦 副 主 ...

  • 『尘世走笔』感动:父亲节写给父亲的信丨陈玉洲

    亲爱的爸爸:您还好吗?您那边的夏天可会炎热?冬天可会寒冷?    三十多年了,爸爸,你从未走出我的心,我也从未停止和您谈心.每次遇到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我都会闭上眼睛呆一会儿,心里和您进行无数次对话.虽 ...

  • 父亲节诗词丨藏在诗词里的父爱,感人至深,深厚绵长!

    今天,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正是所有爸爸们的节日,父亲节.   从古至今,无数诗篇热烈地赞颂母爱,从人人都熟知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冰心寄给母亲的那一艘"纸船&qu ...

  • 向玉萍丨父亲节里思父亲

    父亲节里思父亲 作者:向玉萍 早上还没起床,就听见窗外雨声哗哗.于是伸手从床头柜上拿起手机,逛逛朋友圈,浏览了几篇有关父爱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今儿是父亲节. 父亲,是这辈子最让我辛酸和怀念的人.他勤 ...

  • 【父亲节专栏】秦玉河《父亲的脊梁》

    作者简介: 秦玉河,近年在省地市各类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00多篇.小说<骂街>获2014年德州申通杯大赛三等奖,<孝子><底线>获优秀奖,散文<俺娘> ...

  • 【父亲节】非常父子(二)

    ▢  文/谨方  图/网络 三 大约三年过后,哥哥发现做汽车修理工根本没有他想象的挣钱,这让他很失望,也很着急.终于机会来了,市里要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地点就在我们镇上的方山林区.建设旅游区的工程紧锣密 ...

  • 父亲节特刊丨应敏明:父亲的乡愁

    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的乡愁 应敏明 晚年的父亲很少有笑容,更不要提有笑声了.父亲年轻时身体很棒,且上代人均高寿,本就有长寿基因.但晚年的父亲显老,六十多岁就步履蹒跚.他每晚几乎都很晚睡觉.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