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韩少功老师讲《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听韩少功老师谈《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2016-03-24 徐建华 岁月有情
2016年3月23日下午,在海南中学衍林讲堂,著名作家韩少功老师给海中师生作了题为《经典的形成与阅读》的讲座。我是第二次听韩老师讲座,第一次是2014年12月27日,在海南省图书馆,讲题是《当代文学的新常态》。两次都是命题讲座,而且主题宏大,但韩老师每次都是举重若轻,谈笑间把一个宏大的主题化解在实在的观点与证据之中,让听者享受一场思想、智慧、方法的盛宴。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韩说《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第一个大问题:什么是经典?
评分高低不能决定什么是经典,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发行量不能决定什么是经典,鸟叔的骑马舞比杨丽萍的孔雀舞发行量大;作品规模不能决定什么是经典,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精练。那究竟什么是经典呢?
经典有两个弹性标准:
一一是创新性。韩老师举《西游记》为例,人、神、妖、动物的塑造,穿越的情节,无不体现创新。还举例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人是庸才,第三个人是蠢才,以此说明创新与人云亦云的区别。
二是价值含量高。即文章体现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鲁迅先生为例,他不左不右曾经各方都不待见,腹背受敌而侧身前行,但谁都动摇不了他作为经典作家的位置。他对中国社会的洞见无人能比,他同情民众但绝不美化民众,清楚民众的毛病,看透了也宽容慈悲地对待。他的作品从来不畅销,但标杆作用抹杀不了。
之所以说创新性和价值含量高只是经典的弹性标准,因为文学不象科学,有统一的认识标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作家常常也不是全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有尽可能求一个最大的公约数来谈经典。
第二个问题是经典的形成
在学校谈经典的形成意义特殊。因为任何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都要抓教育,编教科书,能不能编进教科书成为经典的一道门槛。在法国,还有民国时期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家,都是在教科书上让人们熟知的。韩老师评论了韩寒、陈丹青对巴金的批评,指出要在历史背景下看待经典作家,巴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
经典化的路径是怎样的呢?
一是做加法。
政治力量形成经典。如大陆推崇丁玲,台湾推崇张爱玲。又如春秋时的孔子到汉代才被请上神坛。
商业的力量形成经典。韩寒、郭敬明这些明星式作家的打造。
知识界的力量形成经典。文学是读书人的事情,编教材、纸媒、口口相传,读书人的投票很重要。比如《红楼梦》,只有读书人玩味得了风平浪静的大观园中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它是知识界推出的经典。
二是做减法。
谁做减法?时间与受众。经过一段时间后,广大读者对一时一地各方力量建构的经典重新筛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在经典中存留下来。比如八大样板戏,有的成为经典流传至今,有的已鲜有人知了。时间是无情的,读者的眼睛是无情的。作品评奖最好在面世五到十年之后。
加法的建构,减法的筛选淘汰,双方互动在文学史上永远存在。经典在多变、动态的过程中,文学史不是最后的定论。在世界范围内,还受宗教、文化等影响。经典没有一成不变论,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第三个问题是经典的阅读。
韩老师说文学是精神食粮,而国家有食品安全监管,却没有文学安全、阅读安全监管。以这个类比为前提,韩说阅读经典要注意四点:
一是不暴食。不贪多,不过量,少吃多滋味。古希腊人一年看一场戏。信息太多,不留时间消化,变成了信息的奴隶。
二是不偏食。韩老师讲他当作协主席时培训作家,讲饮食、讲地理、讲科普.......就是不讲文学。在娱乐节目中,男青年号称文青常遭灭灯,北京还骂人说:你是诗人,你一家人都是诗人。因为偏食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存而受冷遇歧视。韩老师还讲了他在巴黎如何纠正外甥对文科生的偏见,充分表现了一个不偏食、知识面广的作家的优越感。
三是不错食。阅读要有选择、有品味、有门槛,知道垃圾、泡沫与优秀精神食粮的区别。即使对经典,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因条件,任务目标恰当搭配。如小学生不宜读鲁迅。后现代主义有智慧,但它是危险的真理,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形成抗体,容易走向虚无,丧失人生的意义。就如凡药都有毒,但配合好可以治病,乱用就成了吸毒、自杀。
四是多运动,以消食。什么是运动?社会和人生实践。它不仅能消化知识,还能创新知识或为创新知识打基础。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很难理解乡村中国、田园中国背景下的唐诗宋词。对经典不能原封照搬,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最后,韩老师用王阳明的话作为讲座结束语:“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告诉大家要知行合一。
互动环节三位学生、一位老师提出很精采的问题,韩老师的回答更精采。
学生问:你说文学有奠基者,有后来人,我们后来人还能写出经典作品吗?韩老师说:奠基者有其优势,不等于后来者无作为,创造性地找到自己的问题、任务、使命、独特贡献,创新经典,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新的奠基人。不能读了谁就学谁,不重复。
学生问《马桥词典》为什么选择词典的形势创作。韩老师说他下乡的地方方言和家乡的语言差异大,好吃都用甜形容。上大学后发现英语也有类似的。同样的意思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引起研究兴趣,形成写作基础。将小说做成词典的花招,有利于表达故事、感受、思考。他还讲到《马桥词典》常在书店摆在工具书书架上的趣闻。
学生问:中国没有外国如文艺复兴等文化发展过程,一下子走进现代。如何在世界潮流下保持民族的?韩老师说一方面要进一步开放,不是走出国门又关门抱团包饺子的开放。另一方面也不妄自菲薄,人家有文艺复兴,我们也有儒家、道家,也很了不起。
一位老师说,诸葛亮言淡泊自已一生不淡泊,苏东坡至死还惦记当宰相,陶渊明隐了、韩老师常隐(大意),韩老师如何评苏、陶和自己?韩老师说:人生没有定规,古人不能当神,人都有七情六欲、有问题,有谋生的方式,不要苛求。出世入世,当官归隐,形式不是问题,归隐中也有沽名钓誉者,看官怎么当,隐怎么归。韩老师讲,学生问沙特:母亲病危、国家危难,我是陪母亲还是去报国?沙特说:你去创造吧。有些事情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只能酌情创造,在生活中找到合适、心安、快乐的方式。勇敢比不勇敢只多1份勇气,超凡脱俗与庸俗不堪只在分寸之间,有时不是我们选择生活,是生活选择我们。我们去创造吧!
听了韩说《经典的形成与阅读》,受益匪浅。接受并理解他对经典的定义:创新性,价值含量高。对于韩老师所讲的关于经典阅读注意的四点,我觉的醍醐灌顶,太及时了。我正是在读书心大有些贪食的时候。然而,对于经典形成的加减法,我有点不同的看法,未必在一时由各方力量促成的流行就是经典,经典主要是做减法经时间读者筛出来的。而且,经典无一成不变的结论与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有点不好理解,《红楼梦》、《莎士比亚戏剧》,难道还不能定论?是不是担心快餐文化的漫延,这些今日的经典未来也会湮灭?可惜晚上和韩老师一起吃饭时,没有请教他这个问题。
讲座后我们文艺女中年队有幸请到韩老师共进晚餐,听他讲文学是生活、讲鲁迅,讲周国平,讲陶铸与周小舟的检讨,讲平时写作与考试作文......韩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听韩先生讲座,深感一个资深优秀作家的渊博。他谈吐幽默风趣,口吐莲花,外语信手拈来。尤其在互动环节,应对从容不迫,有理有据,有礼有节,彰显大家风范。给我的留下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