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号、庙号、年号、尊号、徽号区别

(1)名: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人们习惯以天干为名,或以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命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
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对命名规定了“五则”(信、义、象、假、类)和”六不”(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 。
(2)字,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仅称呼此人的“字”代名叫“以字行”。如: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3) 号,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如: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老残游记》)
1.谥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该制度始于西周。周朝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谥资格;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谥号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1)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书·武帝纪》)
(2)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史记·晋世家》)
(3)下谥之恶谥
如: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史记·周本纪》)
(4)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
如:哀伤帝初立,躬行简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至治焉。(《资治通鉴》)
(5)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如:柳下既死,门人将谥之。(《列女传·柳下惠妻》)
2.庙号
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定论的作用。如:时年二十二,葬兴平陵,庙号显宗。(《晋书*成帝纪》)
3.年号
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皇帝的称呼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
4.改元
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则成为建元。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如: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指南录)后序》)
5.尊号、徽号
尊号、徽号:指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称号。
如: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