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生活】我们都成了父母的客人

我成了家里的客人
“我感觉成了家里的客人。”女儿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感慨起来。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她去年考去厦门的一所大学读书,“5.1”原本是不回家的,可同学一个个都走了,她一个人呆在寝室,觉得无聊。她妈妈说,车费家里“赞助”了,你就回吧。
过年没有吃完的羊肉,还有老家杀年猪留下的猪肠,我觉得就是普通的几样家常菜。平时她在家时,也是这样的有什么烧什么,怎么就竟然成了客人?她妈笑了:你是成客人了,读大学回家的次数就少了,等到以后工作,回家就更少了,成为家里的客人,也就正常了。
子女长大了,总是要远离,在他们的天地里生活。父母的羽翼再暖和,成长的过程是成熟与离别的过程。小小的蒲公英,花开之后,随风飘散,落在哪儿,泥土合适,就安下新家。看着女儿长大,看着她走远。我知道,这是人生成长的必然,是每个人都要经历或已经历的事情。
女儿说,她成了家里的客人。我想,我何尝不是成了我父母的客人了?只是,我在内心里不愿意去承认,不愿去想而已。经常在周末去岳母处吃饺子,每次煮好之后,老人第一碗都是端给我。
我婉拒说,先给你外孙女嘛,小孩子要找照顾好。岳母总是说,我们村里,待女婿好比待皇帝,那是要优先的。每次,我只能是笑纳。
老家在山里,唯有的收入只是茶叶,我不想过着两根棍子夹着头颈挑担的日子,读书改变了命运。在小城有了安身之所,开始过年少时期待的城里人的生活。父母一直在山里,守着茶棵,守着他们的岁月。
单位,是谋生的地方,是约束人的地方。回山里看父母,也就身不由己。但每次到家,八仙桌上总有一杯泡好的茶,我过意不去:怎么把我当亲眷了?父亲说,你难得来家,泡一杯茶也是应该的。我开始是不适应的,可慢慢的,也就随他去泡茶,能享受着父母的爱,终究是难得。
家是一个温馨的地方,可是很多时候,人在江湖,只有想着父母的忙碌。去年秋天,老过家传统的粽子节。我带一个朋友回家,桌上两杯热茶,袅袅升腾这热气。朋友说,好羡慕啊,回家有父母给泡茶,我都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了。
朋友虽跟我是同龄人,他上面有三个姐姐,他父母的年龄比我父母大很多,几年前先后辞世了。面对他的感叹,我沉默了。他说,以后你要多回家看看父母,趁老人都在,多回回。我说是想多回的,可是父母因我来家,烧这烧那的,要累到他们。
他说,你看看啊,你父母都是年过古稀的人了,经常还在山上做事,平时又舍不得吃好的。你回家来,父母因为你的到来,中午就回早点回家,烧几个好菜,不仅仅是给你吃的,他们也可以吃得好一点,心情也会你的到来,变得愉悦。
想来也是的,母亲总是闲不住的,在我女儿出世的时候,来小城帮我带过几年孩子,等到女儿读小学时,她就回了山里。后来,就很少再出来了。山上的事情,无论春夏秋冬,天晴下雨,都有可以做的事情。几年前,她说,做到七十岁就不上山了。前年她七十岁了,她改口说,做到75岁就不做了。去年冬天,还跟比她小一岁的小姨,两人相约着去十几里路之外去挖葛根、洗葛粉,两个人都一股子老劲。
父母身体好,是子女的福气,可人总有劳累疲惫的日子。做父母的客人,又怎样呢?父母在,家就在。面对他们的热情,我安然享受着;面对女儿的到来,我认真的招待着——这样才是生活。
有空的时候,自己手头没有什么事情时,就回一趟家。打个电话问问,让父亲多烧一个人的饭,菜是随意的。肯定要先打给母亲的,在哪块地做事,中午回家吃饭不?每次,他们接到电话,都是秒懂的。到家时,父亲已经在厨房忙碌,饭香的时候,母亲扛着锄头背着篮子,也回到了家。
我成了家里的客人,我倒是希望多回家,多做几次、多做几年客人,陪着父母一起慢慢变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