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方案撰写参考

一主要思路:以机构养老理念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以市本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运营为切入点,分步整合市本级、主城区、区市县城区、乡镇的国有养老设施,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国企运营,市场运作”模式,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推进,做强养老产业,提升养老水平,增强老年群体获得感,办区域最好的养老。按照全市 “一个标准四个层级”养老服务体系(一个纵贯全域的养老服务标准,由全市养老服务运营指导中心对街道综合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适老化家庭按统一标准建设和运营),以及城南片区“1+18+N”(1个市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示范点,1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N个适老化家庭)模式,进行标准化建设和运营,成为全市居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指导中心”“体验中心”和“示范窗口”。

二、目标任务:按照满足居家社区老年人“生命安全、生活便利、身心愉悦”三个层级需求,建设集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老年课堂、膳食供应等优质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辐射周边半径2公里1万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树立行业标杆,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模式,发挥“样板工程”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成全国、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工程。

三、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20平方米,按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改建,以及《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GB/T33169―2016)、《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布局设施和规范服务。项目建成(GB/T33168—2016)要求》后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由专业的运营管理、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团队,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持续化的离家进站、离站进家双向服务。

(一)建设智慧养老平台。建立智慧养老平台,包含老年人健康信息、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三大板块,实现老年群体信息管理、服务管理、运营管理智能化。通过智慧养老云平台和服务中心,将医疗服务、机构服务、家政服务、义工服务等众多优质养老服务资源联接起来,对专业服务(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等13类,需持有资格证书)和非专业服务(生命体征监测、安全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等类17类),实行统一服务受理、统一工单派发、统一提供服务、统一管理回访,按照规范的服务标准,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定位服务、生活帮助、精神关爱、健康管理等,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到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二)建设集中照料中心。参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五星级标准,综合机构养老专业性和居家养老舒适性,建设“六区一中心”,即:全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智慧养老展示区、养老护理区、康复理疗区、娱乐学习区、生活服务区、办公管理区,设置养老照护床位、康复理疗室、长者餐厅、老年教室、书法室、舞蹈室等,营造温馨舒适、功能齐全的环境。按照全方位、综合性、高品质、“7x24”综合照护服务模式,由机构专业人员,为患病、失能、失智、术后老年人提供喘息照护、日间照料、长期寄养、生活照料、康复理疗、健康监测、文体娱乐、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一站式”服务包。

(三)建设居家服务体系。为有效延伸市本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功能,链接机构、社区、家庭的养老服务资源,通过建设市本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城南三个街道的18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442个家庭护理床位,打造城南片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三维一体养老服务体系。由机构内的适老化改造专业人员、医务人员、养老护理员、营养师,以及机构外的家政人员、志愿者等人员,通过平台工单管理系统,为辖区内失能、失独、半失能、空巢老人及残疾老人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基本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行、助洁、代办)、家庭病床照护、寻访探访、紧急救援、应急协助、送医入院、信息定位、关爱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促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协同发展。

(四)建设综合体验中心。以市本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阵地,以机构适老化设施“硬件”和标准化服务“软件”为依托,以全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支撑,建成以老年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养老服务综合体验中心,满足老年人生活养老、健康养老、精神养老三个层次需求。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原则,制定“养老服务菜单”和兜底型、普惠型、高端型等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套餐”通过现场软件、硬件体验,使老年人能直观地感受养老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方式及服务价格,增强老年人和老年人家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感,提高老年人对家庭适老化改造、日托和全托照料、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康复辅具、智能穿戴设备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培养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五)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在相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与医疗机构、文化教育部门、文体娱乐场馆、养老行业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各部门各行业进行协同,签订合作协议。开设老年人绿色就医通道、转诊通道和居家护理床位,陪同特殊家庭老年人和无家属老年人就医,提供慢病管理、医疗康复护理等,定期向老年人开放场馆、展馆,联合举办公益性讲座、主题活动、专题展览、养老护理工作者评选、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六)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按照服务类别,对机构内、外人员进行分类、分级、分区管理。一是对机构内的人员实行院长负责制和员工聘用制,通过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养老专业人才合理配置,提高机构管理效益。对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养老护理员、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后勤保障等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服务技能、业务知识等培训。二是对机构外的人员实行注册登记制,按需购买服务,按无偿和低偿原则进行市场化运行,降低机构人力成本。建立服务人员评价机制、奖惩机制、淘汰机制,对医护人员、家政人员、义工等人员进行动态监管,定期开展服务流程、操作技术、应急处理、风险防范等培训。

获取更多资料参考欢迎联系唯楷装饰养老产业设计院企划部,以下展示他们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计案例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大厅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区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人间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豪华单间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标间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