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偷喝半瓶醋

文◎彬子

去年春节,回乡下老家,与几位发小小聚,无意中聊起儿时偷嘴的趣事,就像挠到了青春的小肚皮,让人忍俊不禁。

那时候,家里也穷,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好东西,肚子里的小馋虫时不时的蠢蠢欲动。

村南头有一家代销点,一间平房大小,卖村民常用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糖果糕点,对孩子极具诱惑力,让我念念不忘。

我喜欢去代销点买东西,最爱打醋,是散卖零买的醋。

有一次,母亲让我去打醋,我左手攥紧几枚硬币,右手紧握醋瓶子,一路小跑地来到代销点。我把钱和醋瓶子一并递给店主,他先是把一个塑料漏斗塞进醋瓶里,然后不慌不忙地揭开醋缸盖子,把提子伸进去,小心翼翼提上来,习惯地抖一抖,再倾斜提子,醋就顺着漏斗流到醋瓶里。

淡淡的醋香,早就把我的小馋虫给拱出来了。刚刚走出代销点几步,我就仰脖喝了一大口,味蕾瞬间被激活,酸溜溜的味道,在口腔肆无忌惮地扩散。感觉还不过瘾,我就像酒鬼一样边走边喝。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手中的半瓶子醋,强忍着笑问我:“你这次打的醋怎么这么少呀?该不会是让你偷喝了吧?!”我支支吾吾:“没……没有……”“还没有呢?你看看你的小嘴唇都发白了!”母亲笑道。我朝着母亲吐了吐小舌头,一溜烟地跑了。

有时买齐东西,钱还有剩余,我就偷偷地买块水果糖。滑溜溜的糖块,丝丝缕缕的香甜在唇齿间尽情绽放,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路上遇到小伙伴,我故意把糖块嚼得嘎嘣响,生怕他们不知道我在吃糖。回到家,母亲通常也不再追究余钱的去向。缺吃少穿的年代,谁家还没有几个小馋猫?

要说最好吃的,还是老家的 馃子 ,金乡糕点在鲁西南甚至全国都小有名气。馃子可是奢侈品,春节走亲访友的必备之物。最畅销的馃子有四样——红三刀、 羊角蜜 、堆沙和大京果。它们模样各异,或方或尖或圆或长。馃子一斤一盒,草纸对折包裹,上面覆一红色馃签,草绳十字缠绕打结,既环保又喜庆。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处越亲。哪怕家里再困难,每年的春节前,父亲都会备好几斤馃子,双数放入提篮或黑皮包,挂在自行车把上,或直接拎在手中,跋山涉水,开始了周游列国。亲戚好酒好菜招待完,通常会留下一半馃子,另一半返还,叫作“回馃子”。回到家后,父亲再如数补上,接着走下一家亲戚。最后馃子实在是不够了,只好向邻居家借,等走完亲戚后再如数归还。

我最喜欢吃的馃子,是红三刀。方方正正的个头,金黄色的外皮,迎面三刀,表分四瓣;星星点点的芝麻,灿若繁星;中间红而透亮,底似薄冰,闪闪发光。轻轻地咬上一口,细细品味,外酥内松,香味袭人,沙甜可口,食而不腻,脆而不焦,余味悠长。

每次走亲戚,我总是央求着父母带上我。父母最懂我的小心思,看着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偶尔也会带上,我高兴的跟过年似的。吃完饭,亲戚遂我心愿地打开一包馃子,让我这个小馋猫过把瘾。

即便是这样,我也会情不自禁做出偷吃馃子的事。这样的事一般发生在走亲戚来回的路上,尤其是大人不在一起的时候。

有一年春节前,父亲实在抽不开身,就让我拎着几斤馃子和弟弟一起去看姑姑。行至半路,左顾右盼没有行人,我便拉着弟弟蹲在路边上,从提篮里拿出成盒馃子,小心翼翼地解开草绳,打开包装纸,每盒从中取出一到两块,再按原来的折痕包扎好。为了堵住弟弟的嘴,我只好忍痛割爱,将战利品一分为二。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还是被父亲一眼识破,只是他不忍心伤害我们的自尊,一直没有揭穿我们的小把戏。

一晃30多年过去了,馃子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一年半载吃不上一两次,偷喝散醋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

任广彬,笔名彬子,老家 金乡 ,现居济宁,1996年发表处女作,在《齐鲁晚报》《 济宁日报 》《济宁晚报》《老干部之家》等报刊发表散文、评论100多篇,有文章获奖。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0)

相关推荐

  • 赵丰:老家,父亲生命的大感动 | 就读这篇

    老家,父亲生命的大感动 赵丰 父亲七十岁生日时,我想给他做寿,他说一个外乡人,做的什么寿?我知道的,他一直有个愿望,想在老家过一次生日,儿女.孙子一个也不缺,再留下一张全家福.然而阴差阳错的,这个愿望 ...

  • 杨子:过年家话

    <红尘滚滚> 名人靠吆喝,贵人靠端着: 女人在温柔,男人忌吝啬. 文章秉真诚,诗词韵平仄: 大事败细微,江山赢筹策. 海深难见底,天高不可测: 不历生之苦,何得生之乐? 高人多缓步,山崩不 ...

  • 民间故事   男子扮成乞丐回家,没想到,却被所有人嘲讽嫌弃

    老太太丢了钱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一个路过的乞丐看到后,立马从包里掏出了5万元块钱给她.还没能老太太说什么,乞丐就离开了.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乞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呢?原来,秦军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他准备 ...

  • 罗荣桓当了元帅,家乡的亲戚纷纷求帮忙,罗荣桓无奈下了一道命令

    导言 罗荣桓当元帅的事,无疑成了他家乡最为热议的事件.罗氏一族的亲属,对这位元帅亲戚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01 亲戚想上北京,却被拦截 罗荣桓元帅出生于1902年的湖南衡山县.自 ...

  • 【槐树街183号】朱燕 | 那些年的年味儿

    那些年的年味儿 文/朱燕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眼下,已是腊月二十,按老俗话说早在"年"里了吧.那些年,这个时候早已有浓浓的年味儿,能听见窗外不时传来的鞭炮的炸响声,能看见家家户 ...

  • 母亲的土炕

    ‍达进腊月后,母亲每天傍晚烧好炕后总喜欢在场边上张望,我知道母亲的心思,每每看到爬在场边,头发已经苍白的老母亲,我总会心痛的问:"妈,饭吃了早点回家里看电视休息?你还在看啥?" 母 ...

  • 和父母谈钱,一场拉锯

    ' 和父母谈钱,是艰辛的,也是严肃的.为利益考量,除亲情之外,我们必须面对更真实的东西. 第一次和父母谈钱 知浅 再三婉拒后,母亲还是为我全面退让 和母亲第一次谈钱,在今年春节回家的饭桌上.我问她能否 ...

  • 变老的70后,渐渐“远离”身后的故乡

    变老的70后,渐渐“远离”身后的故乡

  • 张彩琴‖我的手机罢工了

    几天前,不小心将手机掉在地板上,随着屏幕慢慢呈现黑色,我的世界也慢慢变成黑色,电话接不上.微信也看不到,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一刹那,我变成为了一个孤独的人. 随着科学技术飞跃向前发展,手机成了生活中离不 ...

  • 散文||母亲的泪

    母亲的泪 我的母亲是位"女强人",但也有过落泪的时候.我曾经目睹母亲的几次落泪,让我至今刻骨镂心. "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办起了公共食堂,各家各户的 ...

  • 宁眸:纸上老家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宁眸 纸上老家 回老家做一栋房子吧!我和姐姐说.其实,多年不曾回故乡,我们也只是从故乡亲朋的微信圈里,隐隐感知了故乡的变化.在那些小小的图片里,我们不约而同地将故乡的过去和现在一一对照,试图融合.恨不 ...

  • 走远了,才想起她的好

    上期文章:当大龄女嫁给二手男:我们的爱大器晚成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饭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 01 她是个精明人 得知舅妈去世的音讯,我正在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