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A4纸,大家都能成为学霸 | 超级笔记法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上周在北京,小助手陪着我,给即将出炉的新课做最后的打磨和录音。

小助手第一次看我准备工作的状态,她和我说,你估计就是从小学霸吧,真的效率很高啊,过目不忘。(大家随意听听,我真的不是,她在拍马屁)。

她对于我记录笔记的方式很感兴趣,我本来没留意过,那天就现场和她说了一遍。她兴奋地一个劲和我说,今天捡到宝了(捂脸~),那我今天就把这个“宝藏”也一起分享给你们吧。

大人和上学的孩子都可以用,接近学龄的孩子也可以在引导下使用,这样从小就能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

1

康奈尔笔记法

这个笔记法不是我原创的,康奈尔大学的官网上就有,是专门给大学新生分享的学习策略之一。

这是我当年工作时团队成员分享给我的,我用下来觉得挺好用,就保留至今。

它适用于记录读书笔记、上课笔记,或者任何你希望理解的要点记录。我的学习习惯就是把书读薄,这个笔记方法就是达到这个目的。

2

使用方法

先来说说使用方法,大家在自己的笔记本或者A4纸张,先划两条线。

在页面底部1/3的地方划一条横线,然后从上到下划一条竖线,将页面分为1/3和2/3。

这样,每一页的笔记就有了三个区域:

上面的图已经蛮直观了,那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具体的使用心得。

3

第一步:记录关键信息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阅读,是我们和作者的对话”,那么交流一定要留下一些什么,这才算是没有白读。

但记录关键信息这一点上,很多人有一些误区的。

首先,这不等于抄书或者一定要把原话写下来。想想我们聊天的状态,一定是有个“再加工”的过程。

很多人会说,那觉得每一段都很好啊,这一定程度上是反应了思维的懒惰。

我们思考起来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信息筛选,我一般会选择对“我”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很多人在记录读书笔记时,总是有一种害怕错过的心态,结果导致2000字的一个章节,笔记抄了1000字,这其实就是无效记录。

因此,对“我”有用的“我”这个字很重要,只记录和我当下状态最相关的信息。

不用害怕错过,因为书是可以反复读的,之后我们又遇见了一些事,引发了一些新的思考,想起了这篇文章,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回头再读一遍。

想记住“所有”,那么就相当于没记住“任何”。

4

第二步:总结关键词

这是个内化的过程,当第一步完成后,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在右侧那一栏里面把记录的要点总结成关键词。

关键词的总结是自己归纳能力的体现,也并不要求关键词精准,而是可以帮助自己记忆,可以用自己最理解的大白话提炼是最好的。

比如,我曾经分享过《偷师|纽约幼儿园老师用“搭脚手架”的方法激发孩子潜力》,里面谈到的技巧学术翻译其实是“鹰架支持”。

这四个关键词提炼了,但我很难记住。在记录笔记的时候,我开始理解这个理论背后的内容,那我就用了一个自己很好记、很形象的比喻“搭脚手架”。

可见,关键词提炼归纳,是回归到“为我所用”,而不是追求词藻华丽。

我见过不少人在使用这样的笔记法时,本末倒置,似乎总觉得这份笔记要给别人看,花了很多时间在斟酌关键词,这是非常没必要的。

做完第二步后,我并不会马上推进第三步。相反,我会先等一等,比如第二天的时候先进行一次复习。

复习的时候我会这么做,把右侧的第一步遮住,只看第二步的关键词,尝试复述或者回忆出具体的内容。这就是很好地来检验自己是否记住并且理解了。

记忆力也像肌肉一样,不是生来就发达的,都是需要创造机会不断锻炼。我是这种复习方法的受益者。

我现在阅读可以非常快速地获取想要的知识并且记住,其实就是这么多年,这样的笔记法已经成为了我阅读习惯中的自然而然。

5

第三步:用自己的话总结归纳

复习过关后,我再会推进第三步,就是用自己的话总结归纳。这一步非常重要,这也是我经常说的,“自己懂和说出来让别人懂是完全两回事”。

第三步的核心就是,如果这个内容你要和别人分享,你会怎么说?

其实我写公号就是在做这第三步,我学会,和我能说清楚让你们也明白,这当中差的不只是复述能力,这是真正考验自己是否掌握的关键所在。

那很多人肯定会说,一开始会觉得很难啊,如何有逻辑又清晰地把自己掌握的新内容输出呢?

我曾经写过《掏心窝 | 写好公号推文这件事,我用了整整五年》里面就分享过,我一开始就是借助一些结构来帮助自己总结归纳的。

如果你也觉得无从开始,不妨从这篇文章里获取一些启发吧,这里就不重复了。

6

写在最后

最后还是忍不住再和大家唠叨几句,不管是什么形式,这些都是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归纳思考。

为什么要提这一句呢?因为我曾经走过弯路,我当年非常痴迷于寻找各种学习策略的方法和工具。

然后在“寻找”这个过程中就浪费了很多时间,之后又在“到底用哪个”这件事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相信你们其中不少人也会,看了今天这篇文章,肯定会有人问我,那么这个好还是思维导图好啊?

记录笔记是写纸上好还是用电脑好啊?用电脑的话,是用软件好还是PPT手绘好啊?

其实最好的,只有一个,就是那个你能用起来并且坚持下去的方法!

大J叨叨叨

昨天分享的文章《贩卖焦虑的年代,我们需要从小教会孩子“火眼金睛”》,很多人都说学到了这样一个实用简单的方法就能帮助孩子锻炼思辨能力,真好

这次很巧正好赶上了上海CBME母婴展,待会我就会去那里看看。玩具展看了三年了,还是第一次参加母婴展,蛮期待的,不知道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上海这几天出了黄梅天真的是把我晒死了,希望你们那边不那么热。如果也很热,记得防暑降温吃冰淇淋啊~

(0)

相关推荐

  • 周朝阳:读书写作法

    读书写作法简单方便,我说一下大家都能够理解,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并且可以立马上手. 读书写作法是我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己用了一段时间了,非常管用,网上没有这个概念,你也搜不到. 目前日更三个月,我 ...

  • 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上课如何集中注意力

    一则抖音视频只有15秒,一首歌大约3分钟,一堂课有整整40分钟,我们甚至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完一首歌,只在高潮部分跟着甩甩头. 充分集中注意力并非容易的事.今天的推文,便是一些帮助集中注意力的小技巧. ...

  • 女孩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

    小阿姨,我想学理财,但又不会怎么办?简单啊!我分享两个呀!身边的清北学霸都在使用的学习方法用好了,真的可以过目不忘,我有的朋友用这个办法呢,自我提升实现了财富自由,还有的呀!考试前突击成绩提高了一百多 ...

  • 想要获得成功,就要这样阅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经成为掌握知识获得成长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最直接方法. 几年以前,无名小镇上的青年程序员,他坚持阅读和输出分享,努力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于是他成了畅销书作家.这就是洋葱阅读法的 ...

  • 世界公认最有效的4大学习方法

    大家好,我是堂主. 今天跟大家分享四个学习方法,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  费曼学习法 核心理念:学任何东西,如果你能用简单的话,用自己的话,不带专业术语,说给80岁的老人听,说给8岁的小孩听,如果这些人 ...

  • 职场中如何做到言简意赅地表达

    这段时间为了防疫设置的通行关卡,在有节制的开始通行,分批复工逐渐地会使一切趋于正轨. 接下来的几篇文字,不再刻意地关注疫情,把侧重点回归到"思维方式在职场中的应用"上面来,期望能在 ...

  • 一张A4纸还都玩出黑科技?这脑洞比尺度还大!

    生活从来不缺创意 只是缺一双发现创意的双眼 那么,如果给你一张白纸 你会发挥怎么样的创意 把它变有趣呢? 不妨试着 画一画,折一折,卷一卷,剪一剪... 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呈现哦 比如,像这样: 甜甜 ...

  • 今夜,多少公务员因为央视曝光这张A4纸无法入眠......

         ►一张A4纸,竟然说出了这些事,看完后,双眼湿润...... 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 画一个30×30的表格, 一张A4纸就足够了. 如果每过一个月, 在一个格子里涂掉, 全部人生就在这 ...

  • 【家庭实验室】小实验:一张A4纸的力量

    [家庭实验室]小实验:一张A4纸的力量 (郑宇焜) 一张A4纸的力量 知识点链接:力的分散 方案1 实验材料:A4纸.木板.剪刀.胶带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把A4纸对折两次后按折痕裁剪成多个纸条.   ...

  • (原创)家庭实验室:小实验——一张A4纸的力量

    小实验--一张A4纸的力量 知识点链接:力的分散 日期:2018.02.04  星期日 实验人:黄福荣 实验材料:A4纸.木板.剪刀.胶带(图1) 图1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把A4纸对折两次后按折痕裁 ...

  • 全世界最仿真的战斗型纸飞机,手把手教你折,一张A4纸完成。

    全世界最仿真的战斗型纸飞机,手把手教你折,一张A4纸完成。

  • 36氪领读:一张A4纸上的生老病死

    36氪领读3小时前 关注 "我们处于一个奇怪的境地,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应该善待动物.保护环境,但如果有人因此拒绝工业化肉食,则会被视为就边缘乃至激进之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 ...

  • 从天使到恶魔,滴滴“黑化”背后的股东名单,一张A4纸打不下了!

    滴滴此前融资额已超过200亿美元,现在这只快速成长起来的独角兽要上市了,庞大的身形,是真的实力,还是虚胖? 今年以来,滴滴和程维屡上头条.围绕网约车.共享单车.外卖,滴滴正处在巨大的暴风眼中,选择尽快 ...

  • 今夜,多少人因为央视曝光这张A4纸无法入眠......

    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 看完后,你的心是不是咯噔了一下? 被量化的人生竟如此短暂!

  • 一张A4纸对折100次后,厚度能够达到多少?接近于可观测宇宙边缘

    科学的世界充满很多神奇的现象,有一些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可是却很少有人去探索它背后更深层的奥秘.例如,一个小小的苹果落地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