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四)
伤寒论之终极篇:厥阴病。(四)
这次解释写一下阴虚型厥阴病,以及治疗思路。
说到阴虚,上篇文章已经做了定义:人体质分型,
温度高,水多,湿热。温度高,水少,燥热。
温度低,水多,湿寒, 温度低,水少,燥寒。
厥阴病就是这些寒热虚实夹杂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寒热虚实出现通常也不是均匀的,前面所说的阳虚型厥阴病,是 湿寒 表现 占大多数,
阴虚型的就是 燥热症 占大头。
譬如厥阴,上热下寒,有的从头胸部以下全寒,上热症状很局限。这是阳虚型厥阴病,治疗要有水先利水,然后再燃烧。
有的上热面积很大,偏寒怕冷的部位仅仅在腰腹部,或者是腿脚。甚至只有腿脚困倦,畏寒怕冷并不明显。症状描述以 燥热 为主。
先解释下阴虚的原因,阴,在中医中往往指的是物质,人也是物质组成的肉体,所以,阴虚的意思一般就是肉体不足,缺东西。
例如口腔溃疡,常常说上火。
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辩证也很简单,
实火,红肿热痛,口腔或牙龈先肿起来一个包的,物质供应充足,这就是实。
虚火的溃疡常常是白色的,黏膜直接就烂掉一块,外观是平的,西医说是缺乏维生素。
缺东西,自然是虚。局部细胞死亡,新的供应不上。
比方说,我们的鞋底时间长了被磨掉一个洞,道理一样,很好理解的。
又譬如,鼓鼓的钱包一会就瘪了,这也是虚。
真正的实火,中医清热解毒,西医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效果都不错。
至于虚火,哼哼呵呵,现在大多数人都是。
细胞因为缺乏营养死的太多了。
其实按照西医理论来讲,缺维生素啊,理论并不错,从局部来讲,确实是缺乏某种物质。
但是局部来讲我们家很穷,于是得出一个中国药丸的结论。这就太扯了。
但是反过来大家想想,为什么会缺维生素之类,维生素从哪来的?
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其根本还是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取的,那既然都是吃五谷杂粮,为啥人家就不缺维生素,不口腔溃疡?
人家胃肠好,营养吸收充分。
所以我一直强调,西医的整体观念太差,太差。也包括很多现在的中医生。
你去看局部,确实是缺一些营养,没错。
中医看局部,确实是有热,有阴虚。
其实西医生有的也很无奈,也认为患者免疫力确实低下,胃肠不好,但是西医没有中医的辩证和理论,也缺乏好的,能长期用的药物。
例如,消化内科,有些药物长期应用反而会对胃肠不好。
相当于有人饿了去吃饭,连吃三大碗,最后饿死了。
所以中医就是调肠胃,具体怎么调,慢慢再说,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若平常自己保养的话,就是少吃生冷,注意保暖。这两条做到,有些人就不用去看医生。
我有篇文章评论里有个童鞋这样保养两年多,身体自己就好了,很令人欣慰。
虚火的治法不细细说了,以前的文章我写的有,岳母口腔溃疡,真武汤加减,一夜基本痊愈,大家自己找找看。
伤寒论里面还有个方,甘草泻心汤,不但口腔溃疡,包括会阴部粘膜溃烂都可以搞得定,学伤寒论的医生一般都会用。道理,还是一样滴。
还是那句话,文章所有的方子,不要自己随便吃,本人不负任何法律以及连带责任,出现任何后果请找伤寒论原作者医圣张仲景理论。
再来说下阴虚为啥会火旺,还从人体产热的机制说起,人体基本是靠氧化反应产热的,跟燃烧没有实质性区别,这是西医生化里面的知识,所以学中医的西医也得学好。
前面说过,人体水分太多的话,会导致体温偏低,那要是缺水的话,有些人会造成体温偏高,也有偏低的,这叫虚寒,咱们说的是燥热,又缺水又热。
阴是物质,阴虚,不但只是缺水,也缺细胞,为啥呢,年纪大了衰老是自然的,细胞死的太快,新的补不上。
如果细胞太少的话,就会一个细胞干俩人,甚至很多人的活,结果就是,细胞会,过氧化。
例如白墙时间长了变黄,白球鞋变黄,白纸变黄。
理解不了?
拿个火机,烤一张新白纸,不要太近,烤的部分先慢慢变黄,变暗,最后达到燃点,燃烧后变黑。
这是世界的严格规律,人体同样遵守。我们都是碳水化合物嘛,碳基生命都这样。
因而常常说黄脸婆黄脸婆,此乃自然之道。
年纪大的人肌肤发黄,第一,氧化了几十年,该黄了,第二,新细胞缺乏,老细胞无法更新,过氧化。
那怎么补呢?
有时候,其实补不了。中医要这么牛X,医圣祠也不是国家一级文物了。
看上图,右面的阿姨,干干瘦瘦的,又偏黑。就是阴虚,至于有没有火旺先不说。这就是过氧化。
空虚公子,顶个黑眼圈,脸色苍白,阳虚。又湿又冷。
对于这些体质而言,虽然阳虚体质很痛苦,生活质量不高,一直处于一个低体温的状态,但是治疗起来并不是很麻烦,甚至一些严重到ICU的患者,中医也常常能创造奇迹。
不好治疗的是虚寒,因为缺物质,缺细胞。举个例子,一堆灰烬,是无法重新再燃烧起来的。
至于阴虚燥热,其表现是干,渴 ,红,细,瘦的,倒是还容易补,高体温变低就好了。
清热滋阴的,中药一大堆。现代中医也常开。
不过现代人,这种体质,真的不很常见,常常都是湿冷湿冷的。
营养过剩,吃生冷,运动少,吹空调。来啊,造作吧......反正也没有,大把时间......
如果有些局部的热证,但整体是寒导致的,常常有中医生和患者,一个大把的开,一个大把的吃某个神方:六味地黄丸。
遇见这样的医生和患者,我通常想,脑子里是不是缺根弦。
失眠多梦,烘热燥烦,干,渴,红,细,瘦,手脚发热,浑身发燥,天天不喝二斤冰水不舒服的体质,六味地黄丸就是神方。
童鞋有吗?
因为冷水是往下走的,热水往上走, 上部过热的话,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体积会变大,但是头部颅腔却是一个相当封闭的解剖学结构,所以会造成有些人头痛,头胀,面部发红,血压升高等等症状,头部温度过高,也有烦躁,失眠,多梦这些情况。
也就是颅压轻微升高,按西医内科标准,非得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才算。
一毛钱就不是钱了。
这样的症状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这种高血压称为阴虚型高血压。六味地黄丸的结构可以处理的很好。
接下来医案。李可李老的,什么是高手,看看医案就了然。专业的同学自然懂。
摘抄医案(本人手打缩略版)
男,57岁,79年12月23日,忽患口舌唇部生疮,其症奇且急,10时发病,11时即满口痛如火灼。仓促间求其老友,友曰:心脾积热,勿慌。未诊脉问病(我本人也有次没有把脉,误用苦寒,就栽了个跟头),疏导赤散凉膈散合方。其方甚轻,生地连翘10克,余药3-5克。11时30分服药,后立觉火从脐下直冲头面,双唇肿大如桃,舌亦肿痛更甚,且心烦懊侬,莫可名状。其子邀李老来诊:脉洪大无伦,重按则如游丝120次/分,舌边缘齿痕累累,边尖白色溃疡满布。唇肿外翻,迸裂出血。大便干,小便自己未注意。问病因,连续熬夜三晚所得。李老踌躇间,见患者面赤如醉,细看则鲜艳光亮,摸下肢足膝冰冷。此乃前医误作实火,妄用苦寒直折误治。方:大剂桂附八味冲服油桂
附子熟地山药山茱萸30 茯苓泽泻12五味子10 油桂1.5,水煎冷服。 患者服药一次,一刻钟后安然入睡。2小时醒来,肿痛皆消。次日复诊,口中仍觉麻辣,舌光红无苔,此乃大剂桂附损阴未复,乃予大剂引火汤,两付痊愈。
冷服原因,也是热药温度能量高,入胃就吸收上行,反而会加重原有症状,此服法中医界俗称叫“偷渡上焦。
注意其病症,上边火很大,下肢反而膝盖冰冷。因为热证占多,称之阴虚型厥阴病。
用的第一个方子是,崔氏八味丸,又叫金匮肾气丸,又叫桂附八位地黄丸,去了桂枝附子,就是六位地黄丸。
大家有事没事就吃的那个。
继续
倒经衄血
女18 ,83年5月8日,经前衄血5月,自觉面部轰轰发热,外观如醉。服凉血止血药数10 剂,无效,反增心悸,目赤如鸠,热势如焚,目珠热痛。自感脚底有冷风阵阵吹入,双膝冷痛,尿多不渴。脉大寸盛,舌红少苔。 方:引火汤加油桂1.5克,4剂而痊,追访10年未犯。
舌衄
女62岁,83年9月30日门诊,舌疮色赤,舌右侧、舌尖至舌根约一韭菜叶,剥蚀无苔,干裂出血,睡则血流于枕头之上,剧痛钻心。夜不成寐,面赤如醉,膝冷如冰。脉洪,尺部按之如无,曾抗菌消炎VitB、C,导赤散无效。愈治愈剧。 方:大剂引火汤加油桂1.5克(米丸先吞)三剂。 十月四日,舌疮愈,剥蚀部已平复如初,仍稍有红痕,渴甚且小便多,此为下焦阳微,不主气化,加附子温肾,则水升火降(实是水升火灭),诸症当愈。 九地90,盐巴戟肉、二冬各30,茯苓15,油桂1.5(米丸先吞),附子10,五味子6 服三剂追访已愈。
这个医案,西医曾用维生素,抗生素,中医用清热凉血,无效且加重。
九地是九蒸九晒的地黄,下同。
干燥综合症
女62,患“干燥综合症”8年,激素疗法无效。口干无津饮水愈多,干渴愈甚,终致舌干不能转动,不仅无津液,亦无涕泪,阴道干皴,大便干结,舌光红,似去膜猪腰子,唇干裂,口舌生疮频发。省内外名医皆养阴增液,或辛凉甘润,或养胃阴、存津液,数百剂不效。诊脉沉细微弱,面色萎黄无华,四肢不温,双膝以下尤冷。遂以大剂参附汤温阳,佐以大剂引火汤滋阴(引火汤乃金匮肾气丸的结构),小量油桂,米丸吞服。10剂后诸症均退。舌生薄白苔,津液满口。
此患者西医用激素,中医一直滋阴清热,无效。
这个患者寒热大约各占一半。
引火汤的结构类似于桂附八位地黄丸,后世郑钦安的 潜阳封髓丹,李皋的三才封髓丹也类似,按道理皆源于伤寒论。
这个医案我个人比较亲切。以前我也眼干口干,双下肢冰凉,这两年调理好了,嘴里就不干了,津液满口,眼睛也润泽了。但我是寒型阳虚型厥阴病,从头以下全寒,此医案与我不太相同,大家自己注意。
这几个我称之为阴虚型厥阴病,属热的。其年份都是八十年代的,那时候的人食物水果远远没有今天丰富,体质也没有今天这么湿寒,阴虚阳亢的很多。像我五六岁才第一次吃到香蕉。看医案也要看下年份,像孟河医派的外科医案,八九成都是热性的疮疡,现代人没有那么多。阴虚型厥阴病的体质,我个人见的比较少。
舌症抵牾
凡舌面无苔而干,或中心剥蚀如地图,舌红如柿,或见裂纹,各家皆主阴虚(阴为物质,阳为能量,物质少了,即为阴虚)。李老自述,他自己一生所遇舌症抵牾病例不下200例,只要有阴盛格阳的格局,一经投四逆加人参汤,少则4小时,多则一昼夜,干红无苔者全数生苔、津液满口,裂纹亦愈合。
黄帝内经里,辛以润之就是这个意思。
阳虚型厥阴病就这种治疗思路,四逆汤是大热的方子,前面提过。
本人真武汤加减,一付药,一夜,八个多小时,基本治好岳母口腔溃疡,绝不夸张,李老还有四个多小时的。
总结:
阳虚型厥阴病,属寒:以寒为主,上热都是假象,轻微的格阳也是格阳。这年头这种体质最多最常见,被误治的也最多,治疗大辛大热药直接温阳,有水先利水,不加或略加凉药即可,加龙骨牡蛎可避免上火。(上热下寒以寒为主)
阴虚型厥阴病,属热:下焦阳虚,上焦阴虚。下焦有多寒,上焦就有多热。总体以热证为多,治疗参考金匮肾气丸的结构。(上热下寒以阴虚火热为主)
厥阴里轻症:伤寒论里几个泻心汤证,还有别的几个寒热并用的方子都可以算是,甘草泻心汤证的条文比较明显,临床很多见。(胃肠小范围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胃热肠寒)
厥阴里实症:里实、里热,外手足逆冷。白虎汤或大承气汤症。白虎汤症手足厥冷,个人常见小儿发高烧前(里面已经高烧了,后面阳明篇再叙述),大承气汤证现代成年人体质很难得,小孩子容易得,但一般达不到这种程度。
现代成人大拉稀症倒是不少。(白虎汤与大承气,里热外寒)
厥阴表证:麻黄升麻汤,上有太阳表证,兼有阳明里热,下焦太阴、少阴症或太阴、少阴合病。
还有最复杂的厥阴夹杂着少阳证,以后少阳篇再说。
后记:
厥阴以个人浅薄能力就写到这了,本人学习中医一直以西医和现代的语言理解描述和沟通。其实就像厥阴的问题,老祖宗早就懂了。
只不过因为语言的原因,而我们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跟以前的文化脱节,其实古代的中医生们水平都很牛:
“龙雷之火上炎”“水浅不能养龙”“心肾不交”“君火相火”,会治疗的哪个不懂厥阴?只不过解释起来跟现代语言有点格格不入。
别说隔了几千年的时间与空间,就算现在,地图上隔了两千公里的现代人无障碍交流也很有点困难啊。
学中医到现在,我常常惶恐和幸福,因为不需要动什么脑子,就看看老祖宗的东西,抄抄剽窃剽窃别人经验,就足以应付很多病症和问题了。根本不需个人创造啊创新啊什么东西,直接传承就够了,实在是惭愧。
向华夏老祖宗和所有先贤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强烈推荐:《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新手看不懂可以买回来先放着慢慢看,里面还有很多精彩的医案,看起来十分之爽,但是模仿遣方用药的时候请万万谨慎!
我恳求任何中医同仁们,无论患者何处表现出有多大的火,多大的热,一定问问、摸摸对方的下肢是否温暖,是否怕风怕寒,脉是否有力。(医案划线部分)
谢谢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