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这看,十一种外治方法降血压。
请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承真传医”,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文章。请放心关注。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症见血压长期超过140/90毫米汞柱以上,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心烦、记忆力减退、颜面潮红或有肢体麻木等。如血压突然升高,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视力模糊、气喘气急,甚至昏迷抽搐等症状,为高血压危象,属于危重之症。针灸对于高血压有着不错的效果,对于急症常常可以达到立竿见影,本文介绍的为一针疗法,用针少,简单方便。当然,如要治愈还需辨证施治。
(一)
【取穴】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操作】患者正坐垂头,用28号2寸毫针直刺大椎穴1~1.5寸,不捻转提插,待有下行针感时在针柄上放一酒精棉球点燃,扣上罐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日。一般治疗3个疗程。
(二)
【取穴】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操作】 患者仰卧,针刺头维穴,针柄向前、向内倾斜30°角,针尖进入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向后深入2~3寸,急速持续捻针3~5分钟,留针,间断捻针,当血压降至适当范围,危急症状基本消失时再留针20~30分钟。
(三)
【取穴】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 在双侧膈俞穴各埋1号皮内针1支。留针3~7天。
(四)
【取穴】人迎。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操作】 人迎洞刺,是用针刺激颈动脉窦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部位在喉头上缘引横线与颈动脉相交之处。取穴时令患者仰卧,去枕,将下颌向上反转,使窦部位置浮出于皮下,针刺部位在喉头结节上缘外侧约2.5厘米处,胸锁乳突肌前缘,可用手触知搏动最强的颈动脉之上,用0.5~1寸30号不锈钢针刺之。缓慢垂直刺入,若见针柄随脉搏同时震动即为刺中,最多不超过4分,平补平泻,轻刺或即刺即拔,不须采用雀啄术,切忌捣针及强刺激。应注意,病人必须取仰卧位,缓慢刺入,不可刺得太深,以避免损伤血管。
(五)
【取穴】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 用艾条雀啄灸法,即将点燃的艾条从远处向百会穴接近,当患者感觉烫时为1壮,然后将艾条提起,重复上述动作,如此操作10次(10壮)。两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起疱,灸后宜根据血压变动情况,可日灸1次,间日1次,或待血压升高再灸。
(六)
【取穴】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操作】 患者屈肘80°~90°,紧靠肘关节骨边缘取穴,常规消毒后,根据体质胖瘦向对侧少海透刺1.5~3寸深,得气后用捻转提插手法,使针感上传至肩、下行于腕,以出现酸、麻、胀感为度,每5分钟行手法1分钟,30分钟后每10分钟行手法1次,留针1小时。
(七)
【取穴】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太阳。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操作】 泻血疗法,选上穴中任意一个,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曲池、委中可缓慢静脉放血,每次出血量5~10毫升。大椎、太阳针刺后拔火罐10~15分钟,放血量10~20毫升,每隔5~7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八)
【取穴】 耳穴的降压沟。
【操作】 用圆利针在耳背降压沟静脉处针刺放血,约0.5~1毫升。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九)
【取穴】 眼针肝区。即眼针穴位4区。。
【操作】 取双侧肝区,以0.5寸毫针刺入双侧肝区,留针10分钟。每日针1次。
(十)
【取穴】 耳尖穴。折耳向前,于耳廓上端取穴。
【操作】 患者坐位,双侧耳尖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刺入3~5分。出针后挤出血液数滴,用干棉球按压针孔。每日1次。对于身体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刺血后1小时内不要饮水,以免影响疗效。
(十一)
【取穴】 涌泉穴。蜷足时,在足心前1/3的凹陷中。
【操作】 病人取仰卧位,用1寸毫针直刺0.5~0.8寸,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3次。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出血量5毫升左右。
最近老韩做了一个新的公众号,因为现在的这个弄得比较杂乱。新的号主要讲中医实战经验为主,前期主要是各种疾病的针灸疗法,然后讲解正骨以及软组织疼痛和各种手法治疗,主要面对中医外治的爱好者和基层医疗工作者,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