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整体汤感

很多人习惯从茶的理化分析数据来推断品质优劣,或者说最终滋味的品质高下。所关注的项目包括如水浸出物含量、果糖果胶含量、儿茶素含量、茶碱含量、花青素含量等等。这些数据的确能反映一定信息,但它无法实现对最终汤感的完全推断。就好比一地的钢筋水泥代表不了最终的摩天大厦一样。
整体>部分之和,——你一定听说过这个观点,但可能还不太理解。
我们先不说当前的理化分析水平无法实现绝对的成分解析,就是一天具备了这个能力,它也无法代替最终的整体汤感
你最大的困惑可能是:“我似乎也认同整体>局部之和,但两者之间究竟差在了哪儿呢?”
首先,整体保证了功能性的实现。摩天大楼的建造是为了使用,茶的种植加工是为了最终的品饮,这就是其要实现的功能性。缺失了应用价值的评价,也就失去评价的重心
其次,完整体验的实现,——这是在实现功能性基础之上的。大楼建成,入驻,办公。但布局是否合理,住得是否舒适,很多细节是要在体验过程中才能充分感受的。一款茶的理化数据很好,但怎么都泡不好喝,那这自然也算不得一款好茶,——任你数据再漂亮。缺失了体验价值的评价,也就失去评价的意义
最后,是价值的升华。梯子的价值是连接,连接你从一个层面到达另一个层面,然后开展其他的工作;茶的价值是滋味,让你在滋味中能获得味觉享受,愉悦自己、愉悦他人。然后呢?然后借由这种愉悦去激发出更具灵感的思想,以提升创作与工作的效率。而这种价值的升华也只能由整体来实现的。缺失了价值升华的评价,也就失去评价的灵魂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去关注整体,关注整体汤感。因为整体自然产生出的很多价值,是局部之和所不具有的。
具体到我们汤感上,那种让你一饮再饮的感觉是那些理化数据无法给你的;茶汤一水一水的层次起落是理化数据无法给你的;不同茶品所带你的韵致体验也是理化数据无法给你的。而以上种种却是我们评价汤感体验的内容,——理化数据给不了你。
其实回到烹饪逻辑,你会发现理化数据也只对厨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对以滋味为诉求的食客却价值不大。对滋味这个终极诉求起到决定作用的是“烹饪”这项技术操作,——技术不到位,任你数据再漂亮也都能给你泡得一塌糊涂。
何况理化数据只代表某一时刻、特定样本的分析结果。而茶是活的,茶品陈化期间的理化数据也一定是在变化的,——随时随地理化分析的可行性又不大。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过于关注理化数据,参考即可。
别像那个寓言似的,把一头大象等同于柱子、绳子、扇子、大墙……,之和。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0)

相关推荐

  • 茶与香水一样,也有前中后味?那要怎么捕捉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风味的感受无处不在,就像吃火锅选择汤底,会先了解菜单上的汤头风味是猪大骨熬的还是药膳炖的,是清鲜还是浓郁......享受美食的同时,如果能建立一个风味品评的体系,自然能使我们更了 ...

  • 开汤哲学:体感与茶款品级的相关性

    遥想"铁观音时代"只讲水.香.兰韵,从没说到过体感.虽然之后的岩茶也偶有提起,但人们大都还没太在意. 直到普洱茶的出现,体感才被摆在了桌面上,而且你应该记得,是被台湾茶人拿出来摆上 ...

  • 开汤哲学:汤感平衡

    汤感的呈现,必须是一个平衡的呈现.而将其中的某一两项突兀地呈现,--尤其是负面内容突兀地呈现出来,--就是失衡. 茶汤中呈味物质的丰富性及相互比例,决定了我们是要呈现"单一平衡"还 ...

  • 开汤哲学:汤感标准 V3.0

    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的发展.迭代,--正如"标准开汤理论",迭代也至少有五到六个版本了. "空山茶话"的老朋友们都知道,这个理论的最初名称叫&qu ...

  • 开汤哲学:汤感打磨

    在体验到标准汤感后,人们经常会表达这样一种感受: "这个味道我好像是喝过的,只是没这个好喝,没这个精致--" 一些茶师在看我开汤一道茶品并全程品鉴后,也原样照搬开汤一道,结果用她的 ...

  • 开汤哲学:吸烟对于品感的影响

    我泡的茶总被那些有抽烟喝酒习惯的茶友评价为"过淡",但他们的浓度我也确实消受不起,只剩下了苦涩. 我在思考与寻找着其中的原因,直到我读到了亚伦·卡尔所著的<STOP SMOK ...

  • 开汤哲学:论汤感中获得终极体验的可能性

    冥冥之中,总感觉有那么一个终极的问题需要解答,那就是: "如何在汤感中去收获终极体验 - - " 可    能    性 所谓"终极体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就是 ...

  • 开汤哲学:对比追求汤感的开汤思维

    在<茶,--是个半成品>那篇文章发布后,有人问我: "追求汤感表现的'标准开汤',与此前大家日常的冲泡方式以及产区惯用的冲泡方式有什么更深层的差异么?" 那么我就这个问 ...

  • 开汤哲学:夏秋之交的汤感变化

    说过伏天是茶闭关之际,大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汤感表现,--但也不能不喝不是.贵客将至,也不能说:"不宜开汤,喝水吧--"硬着头皮试茶,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普洱生熟.六堡.乌龙.安化-- ...

  • 开汤哲学:采茶为何要保持鲜叶状态?

    这是制茶阶段的问题,早有定论,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进行阐释. 昨天给孩子削梨时手一滑掉在了地上.立刻捡起,发现着地的那块儿已经阴了.继续削好后把阴了的那块留给自己,剩下的喂给了孩子. 阴了的那块口感疏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