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再说“标准浓度”
此前,在对“标准汤感”定义的解释中提到过“标准浓度”的概念——是一个可被测量的茶汤液相密度值。
其实,此前业内已有类似的观点与概念:
一般茶汤呈味成分的含量也要达到一定的量值,才能对人的呈味器官起味觉作用。这个量值称为“味阈值”。(网络资料)
注意,这里的“味阈值”特指某种单一的呈味物质,如苦、涩、甜、厚等。而我所要关注的则是汤感的整体表现,这就意味着我不能只专注于汤感中某一项或某一指标。举个例子,我不能单纯为了茶汤的液相浓度达到某个值而以苦、涩等负面感受超标为代价。你参数再达标,汤感体验不好那也不行。
所以,我们再对“标准浓度”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发现除液相密度这一参数外,我们还要考虑到“负面感受临界点”,即这个苦、涩与其他负面信息超过某个值时即被清晰明确的感知到,并将整体汤感表现定性为负面的那个临界值。苦底、涩底,乃至于甜都存在着这么一个阈值,——苦涩到产生了品饮压力,甜到呈现为了粗糙而不细腻。
这种情况下,汤感的标准浓度将取决于这个“负面感受临界点”,而非“标准液相密度”了。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一些白茶类,尤其是银针。当我们将其汤感呈现到位时,香甜醇滑、茶韵持久。一测液相密度,却远未达到我们之前所给出的那个参考值,而一旦刻意达到这个值时那茶汤往往就非常苦涩了。一些中小叶种的绿茶及一些老茶,往往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厚度或者说浓度,不是它们的主导特点。
其实换个方式理解,一个以鲜爽为卖点的冬笋,你又何必拿它去追求肉类的肥厚呢。
可见,此前基于液相密度的逻辑而给出的“标准浓度”概念,仅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并非是最终的标准。
特此注明!!
于是,标准浓度就成为了相关内含物质中的一项或几项,在平衡有序浸出至适口浓度上限时的汤感表现,——又回到了那个以味觉感受为主导的路上来……
还是那句话,我所说的不一定对,但一定都是思考的产物,——哪怕自相矛盾,甚至推翻前论。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