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厂:闺秀朱咏雪作于“文字改革”后的画
朱咏雪是民国海上闺秀,工画。伊在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后创作了一幅《花卉双蜂图》,尽管没有署印创作年代,但看落名“咏彐”,便知是1956年以后的作品也。
民国(1912-1949)后中共当政,曾有过两次“文革”,皆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文革”即上世纪五十年中期掀起的“文字改革运动”。据载:1954年10月,总理任上的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因为是大宦提议,所以级别很高—— 定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周还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要能标出四声。次年10月教育部和“文改会”联合召开会议,表示积极响应。到了195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文字改革”的一项内容,是“要求汉字简化”,遂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共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最终制定出了《简化字总表》。《总表》中即有把“雪”简化为“彐”,这就肯定了朱咏雪画上落名“咏彐”是在1956年之后。
朱咏雪大概未活至第二个“文革”(1966-1976),即“文化大革命”,因为介绍朱女史行迹资料中,未提及伊在第二个“文革”中受过整治迫害之类,也没有看到过伊之画作上有署创作年代是“文化大革命”这十年。尝见朱咏雪花鸟便面署创作年代“一九五五年初夏”,落名“朱咏雪”,这个“雪”还未简化。余早些年还看到朱咏雪署创作年代“壬午冬至”的牡丹四屏,“壬午”是1942年。大前年江苏某拍卖会上,又看到过一页朱咏雪的《松荫抚琴图》山水人物便面,亦创作于民国(1912-1949),具体年代记不住了,让余记住的,是伊亦善山水人物。
四五年前,余尝拍得过一幅朱咏雪的写意《牡丹图》,巧的是,这幅画竟是上述上海某拍卖会投拍拍的“壬午冬至”四屏之一屏,不知为何这屏藏家放飞了?早几日又见朱咏雪绘画,是某藏友手上的一轴《花卉双蜂图》(55X39cm)。
图上的花卉,主要是木槿花,二三枝横插入画中,枝干双勾填色,叶子或花青或水墨点写勾筋,花朵紫色单瓣,黄花多瓣,用笔轻灵,墨彩明妍,很是秀逸隽雅。唐代诗人戎昱有《红槿花》诗句:“今日惊秋自怜客,折来持赠少年人。”从此应知木槿花应是开在秋天。所以图上花丛中穿插了两枝雁来红(亦称老来娇、老少年),图意正好亦是唐人《红槿花》的诗意。画中有诗,更觉古雅。木槿的花丛中,另从右向左横插入几枝黄花的月季花,青黄的枝上是胭脂的嫩刺儿,黄花或含苞、或开放,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似能与桃李争斗浓葩。图中的两只细腰蜜蜂,都是围着月季花的,一只在黄花上采食花粉,一只在空中正欲飞至花朵之上。蜜蜂用笔细腻,显示出画家工笔草虫的功力。“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图中点缀两只小蜜蜂,陡然又为画面增添了诗意。署穷款“詠彐朱鸿作”,钤印“咏雪”朱文、“竹影阁”白文。署名很有意思,“咏”写成了繁体的“詠”,“雪”则用了“文改”后改成的“彐”(以后放弃了1956年乱改的简化字)。“竹影阁”应为画家的书斋名。
朱咏雪的生平行迹未见有载辞书史籍之中,余早几年据伊之画迹,编辑成辞条收入拙著《中国女性书画家图典》一书,辞条曰:
朱鸿【民国】字咏雪,号咏雪女史,别署竹影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寓居上海。工画,尤精花卉草虫,山水人物亦超然出尘。与顾青瑶、樊浩霖等名家时有合作,南北拍卖市场皆有伊之画作投拍。
朱咏雪在民国后四五十次政治运动中的沉浮情况不明,只见伊有为数不多的画迹流布。
2021年6月22日于空厂夜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