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食疗方子治鼻炎,三付即效,关窍就在人体圆圈

鼻炎是一个很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鼻炎尤其折磨人,其症状具有间歇性、交替性,可在夜间或者秋冬寒冷时加重。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头疼,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记得上学的时候,好几个室友都有鼻炎,一到冬天的时候,纸巾从来不离手,由于经常流鼻涕,擤鼻涕擤得鼻头都肿的不能碰了,十分痛苦!

像这样的情况,可以用清朝名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治疗鼻炎的方子“桔梗元参汤”。

大家可以请附近的中医帮助把关分析,如果对症,可以用这个方子。

黄元御是一代名医,他做过乾隆的御医,当年曾随乾隆下江南。

黄元御在中医里面独树一帜,创造了圆运动理论,他认为人体气息是有升有降的,他无论治什么病,都要调人体内的升降,他主张不要过多用苦寒的药,因为会伤人体正气。

黄元御
治病思路

万病一个圆圈,心肝脾肺肾,升降浮沉一气周流,若气机升降失调,体内的圆圈不转了,则百病由生。

因此对于鼻炎的治疗,黄元御也是用一气周流,调理气机升降的方法,覆杯而愈,效若桴鼓。

那这个所谓的圆圈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已经有人,写成了一本书,叫做《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下面就简单给大家说说这个神秘的人体圆圈。

话说这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

这个图画给大家描述一下。

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

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那么脾是负责什么呢?脾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中医上叫做水谷精微)发送到全身的。

脾有个特性,脾主升清,脾的特性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那么现在各位注意了,中医认为,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木气得到了营养,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

随着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是说的这个。

注意了,有生理解剖上肝脏是在右边的,这里说的是肝气,肝气从左边上升,是指肝的功能系统,而不是脏器实质。

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主疏泻,喜条达。此时说到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

各位知道,木生火,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

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如果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会出现上面热,下面寒的现象。口渴,眼睛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吃入的东西进入了胃,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气要下降。

在中医里,脾为己土属阴,而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需上承才对啊。

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就是我们说的'胆随胃降'。

现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这就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这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如果人体的右边有病,要考虑一下气机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烦。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

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这就是黄元御的理论,他最后把一切病都归入到这个圆圈的运转失常。

桔梗元参汤
治疗思路

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中桔梗元参汤组成与主治原文如下:

桔梗三钱 元参三钱 杏仁三钱 橘皮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钱

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

关于原文主治的解释

至于黄元御所说治疗“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是个什么情况,

我们先大概看下原文的解释。

“肺气之郁,总由土湿而胃逆,胃逆则浊气填塞,肺无降路故也。”解释了肺气郁的原因,是因为胃气上逆导致肺气降不下来,降不下来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郁结,二是上升,也就是“肺气郁升”。

“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说了鼻塞的原因是肺逆导致。

“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解释了鼻涕的原因,在于肺气熏蒸于鼻窍

“肺中清气,氤氲如雾,雾气飘洒,化为雨露,而输膀胱,则痰涕不生。”解释了不生鼻涕的正常生理情况,也就是肺中清气正常,使得肺中水汽化为雨露,然后直接从膀胱出去了。

“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解释了为什么生鼻涕的原因,在于肺中清气不正常肃降,使得肺中水汽化不能化为雨露直接从膀胱出去了,而是成了痰涕。

“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嚏喷。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解释了为什么喷嚏多,是因为肺外面不通,里面不降,只能把鼻孔作为突破口,快速爆发导致喷嚏。

“肺气初逆则涕清,迟而肺气堙郁,清化为浊,则滞塞而胶黏;迟而浊菀陈腐,白化为黄,则臭败而秽恶。”

解释了随着郁逆程度的加重,导致从寒到热的转化。由清到白,由白到黄,原来越粘,热就不断加重。

他这个解释主要还是从肺胃不降的角度来说的,实际病人千奇百怪,不可能都是这样的一个模式。

桔梗元参汤
使用方法及人群

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剂量可保持原方不变,一钱折合三克。

日常的开方用量如下:

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这个方子,水泡半个小时,熬药时水开15分钟即可,一日喝两次三次都可以,一付药煎两次就可以了。

黄元御认为是人体内的气机升降圆圈转得不太灵光了,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鼻塞等症状。

流清鼻涕代表身体偏寒,流黄鼻涕代表体内阳气偏盛,都会让“圆圈”的转动发生障碍。

中医以前也说过:九窍不和,皆属脾胃。

该方子属于食疗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

其中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

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

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

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

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

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

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

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

本方组方总体平和,不凉不热;

适应症的辨证要点如下:

1 此类鼻炎患者的症状是寒热偏胜不明显或者有热有寒;

2 有痰,这个痰包含清鼻涕、鼻塞,甚至清黄鼻涕同见;

3 大便偏干;

4 咽部伴随不适。

同时推测玄参与桔梗可能具有较好的脱敏作用,所以也会经常用于容易痒的鼻炎。也就是容易打喷嚏的,同时还可能有眼睛痒,甚至皮肤痒的情况,如果痒的太厉害还会加点荆芥。

本方大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服用。如果吃到第三付还不见效,那就说明药不对症,应停药。

如果见效了,喝五付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要连着喝5天。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可轻易尝试!

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既可达到治理病痛的目的,又可调节其根本。

由于中药药性较缓,所以对身体的副作用也不大,避免其带来的其他影响。

中药是中国古代的又一成就,对今天仍产生较大影响,虽西药已其雷霆迅猛之势取胜,却不及中药来得温和,治理根本。

欢迎点赞和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

社群福利
如果您想要跟志同道合的中医爱好者同群交流,请在本公号对话框里输入“1”,即可扫码进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