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由新·话题 | 「深夜书店」做产品要回答最本质的问题:用户是人

“对的书带来对的人、对的人带来对的人。”

2月6日,「深夜书店·周末特别版」特别邀请到“由新书店的老阿姨”的老朋友、科技评论作者潘乱先生,以传闻中张小龙最神秘的一本书——《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做焦点 ,聊聊互联网产品背后不同的价值观。

潘乱  科技评论作者

代表作品:

《腾讯没有梦想》

《字节如何跳动》

《王兴的无限游戏》等

用户观

明霞:“拿用户当朋友”微信真的做到了,不像其他产品,把用户作为一个“攻克的对象”,小潘怎么看这一点?

潘乱:十年前,互联网是信仰。大家做互联网产品是为了解决某项具体的需求,是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大家的发心都更加纯粹一点。

但2015年之后,就出现“先写个BP,有资本注资之后,快速IPO”,被商业化接管资本在这个游戏里的权重变得越来越大了。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奥林匹克”精神了——更高、更快、更强。

明霞:说到这里,就真的想吐槽下pdd,有“被打扰到”。😂

那么回到”拿用户当朋友“这个原点话题,这点很难做到,很多公司就是认为“用户是数据”,数据是变现,包括当韭菜。

潘乱:当然,每个公司的位置不同,我们今天在这里绝对不是批判。一起来剖析就是来共同寻求这里面的合理性。大厂还是会有特别强的增长焦虑。2015年之后,大家的创业指标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定义“赢”的标准转变为“制造时间黑洞”——“谁能够占据用户最多时间,谁就是取得最大的胜利”。流量逻辑,占了主导。

其实不只有pdd,字节也是、Facebook也是。这是因为这几年都是大成的工程师创业,比如宿华、张一鸣、扎克伯格等。大家相信的事情越来越简单,就类似“解题”,如何找到“最优解”。如何拿到最多用户,如何占据更多时间,如何更好的变现。

明霞:除了我刚才提到的“用户是朋友,不打扰、不迎合”外,还有一点,小龙一直在强调:要“帮用户完成一个任务”,用户在不同场景里要做什么。这也是和其他互联网产品比,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人性观

明霞:近期我听了一个经常刷屏的产品课,非常有名,大量的“痛点”、“痒点”、“爽点”,也没有错,但是把人简化成“痛点”、“痒点”、“爽点”,然后“各种挠”,更好的“攻破”,这是对的吗?!这就说到我们拆解的第二个“人性观”。

说到“人性观”,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产品和人的交互特别高频、特别深刻,所以“如何理解人性”,就会是一个“很致命的选择”,会导致不同产品有不同的方向。

潘乱:两个方面:1、人性,我们会想到“推己及人”,如果我们觉得不合适的事情,也不会强加给用户,这也是与人相处之道。2、放到具体业务上,大家可以看各家大厂对于“隐私”的态度,如果它的变现模式是“电商”、“广告”,那么它一定是想法设法的挖掘用户各种信息,无所不用其极。

明霞:《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还体现了小龙对于“人性”的观察,比如人会受环境影响、人是懒惰的等,但人性是丰富的,有黑暗面,也有积极面,这个产品究竟要利用哪一面。

我们都说“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人性是复杂的,不能一味迎合它,我认为这方面,微信做的很好。它尊重人性。如何把这个度拿捏的很好?

潘乱:大家都知道,其实pdd是挖了一群微信的成熟的产品经理去做的,但是pdd走向了微信的反面。从“禁欲”走向“纵欲”。这里面有些思考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大家都认为微信的成功是导入QQ的关系链,但并不是这样的。即便是这样的,大部分人会想到把QQ的关系链直接复制过来。但微信的选择是什么呢?如果大家在2011、2012年开始使用微信会发现,首先要从自己的好友里挑选几个,想要加的好友,互相加了,并确认之后,才可以互相使用。但是现在很多产品呢,是直接读取你的通讯录,把这个关系拿过来就用了。但实际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呢?加了微信好友却屏蔽朋友圈,或者在彼此的手机通讯录里,却没有加微信。关系“近与疏”的拿捏,是不好把握的。

明霞:很多产品就是“工具理性优先”,有用就这么来,不考虑其他的。所以微信在这方面就相对科学,至少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另外,人性包括动物性和神性。结合之前的讨论,会发现,很多互联网产品都在利用人的动物性一面,但人性还包括神性的一部分,需要有一定配比。

潘乱:是的,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比如抖音,它是非常不一样的产品。尽管抖音和头条都在字节这一家公司里面,但头条所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如何分发”,早期是内容工厂来做匹配。这方面其他大厂想要学习没那么难,比如百度、腾讯快报等,会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抖音这类的就比较难,360尝试过、微视也尝试过,就是做不过抖音。我在字节刚开始做抖音的时候就比较看好它,当时就觉得这个产品的审美是对的,可能和张楠这位美术生挂帅有关吧。

抖音在去年也积极发声“我们要更在乎人”,所以产品越做越大,也要越来越回归基本价值。我用三个词来形容抖音(之前形容TikTok):画布、桥梁、窗户。仔细琢磨,画布是挥洒你的创造力,桥梁是拉进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窗户是帮你打开世界。张楠曾经描述过抖音“是人类留下的视频百科全书”。张小龙也有类似的观点,如影音资料。我想说,大家在最后的观点上,谁都不会比谁高级一点,但是在具体解法上是有不同路径选择的。

但是也比较遗憾的是,市场和环境在变化,如果现在大家完全按照《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做,也不一定会做出微信。

数据/算法观

明霞:刚才的讨论已经提到,有些商业模式导致某些互联网产品用到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其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比如抖音、头条、pdd、淘宝算法都很强,这一点和微信也有不同。

我记得在腾讯工作时期,从某一个会上听到:小龙认为“智能推荐”是“另外一条道路”。“智能推荐”会成为备选,而不是主流。比如目前视频号是三列:关注、朋友、推荐。这点你怎么看呢?

潘乱:我觉得涉及到产品的具体功能层面不好说,说不定之后就变了呢,不好揣测。但有一个点,和历史背景有关系,如果当年微信有公域流量跟信息分发更相关的事情,那有可能抖音、快手不会做到现在这么大了。

其实微信的卡位是类似“白开水”那样的东西,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手电筒”,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使用。但是有一部分是想要“喝糖水”,想要“喝糖水”也是没有错的。

明霞:我曾经在腾讯研究院做课题时发现,微信这几年已经从“情人变老婆”了,但是“变老婆”是没问题的,它的品质没变,你爱它的点没变,可能它就是不酷了、不性感了而已。我们已经适应它,它不再令我们着迷。

潘乱:对,其实《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里提到“微信是什么”,我看到两个词,很有好玩。一个是“微信是工具”,大家会想到“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但书里还提到“微信是一个push中心”。

其实在手机上最大的能力就是push的能力,能够触达你,唤醒你。包括微信公号等,都是把这个能力用到极致。

明霞:特别同意。所以这个push,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是非常大的赋能了。

说回到小龙说视频号的比例“1:2:10”。而我的实际情况是,一般不看“机器推荐”,现在视频号的“机器推荐”还是把抖快热门视频搬过来。我喜欢看“朋友推荐”,我认为这是我的朋友帮我筛选过的,质量相对较高。而我关注的账号,内容产出频率也比较低,我吃不饱。你觉得这个比例合理吗?还会改变吗?有什么预测?

潘乱: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天然的讨厌模板式内容、没有信息量的内容、泛娱乐化的内容。而视频号的推荐流里可能90%都是偏娱乐化的。这个在机器算法里,会是最有效率的。

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非常吊诡。假设是不是我们先做“规模”,规模大了之后,我们可以做“社交”啊,加入网络效应呢。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依然认为“朋友推荐”是更重要的,比如我们今天在这里推荐张小龙这本书,大家觉得很好,比随机刷到一个东西,更具备信任关系

明霞:除了产品经理外,我们还听到很多词,如“算法霸权”、“算法暴政”,但是我们会看到很多成功的产品都是算法很强的,比如抖音、pdd、淘宝、Facebook等,所以你怎么看这些“算法背后的价值观”?

另外,小龙对于“机器”、“人工智能“的解释也非常好。不知道小龙是受克里斯坦森的影响,还是两位的高度默契。小龙说到过“帮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这也是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任务》一书里讲到的核心。还有书里说到,“数据代表经验、代表过去,但不代表未来”,面对未来,一定要去推理、验证、想象等。这个和小龙说到的“机器能完成一个既定目标,但不是创意。”而且要面向未来找到用户需求,并且不断迭代。这个也是很大的区别吧?

潘乱: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和创始人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大厂的创始人都是工程师,他们崇尚“工具理性”,“天生信仰自由主义”。其实微信里也有“不转不是中国人”的这种鸡汤,但是微信会把我们区隔的非常好。微信是10亿用户,我们在一个一个圈层(私域)里,社交是最好的过滤器。其他产品没有这么好的过滤器,只能真正的极大的放大人性的部分。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手机这个设备带来的。手机成为我们目前的唯一ID,跟着我们,这样用户化的信息收集也会比较多。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的科技公司为什么越来越强?因为它们积累的大量的用户、大量的数据。把这些用户和数据串在一起,这都是新的科技公司无法获取的。这变成了一个门槛。那么它们怎么使用数据呢?不预设观点,而用归纳的方法,它们也在看“河水的流向”,它们是放大这个流向。比如我们所在的这个直播间,目前在线的人数,很难推给更多的人。系统的判定标准是“是否很多人有互动”、“是否有很多人打赏”。内容的好坏与意义是机器不能识别的信号,所以只能“归纳总结”了。但“演绎”不一样,“演绎”是我们主动识别出来,比如给一个机器看十万张猫的图片,第十万零一张猫的图片,它都不一定能够识别出来是“猫”,但给一个小朋友去看一张猫的图片,第二张他就会识别出来。

平台/系统/生态

明霞:说到系统,之前有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被刷屏了,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潘乱:其实困在系统那篇文章感觉和曹筠武《系统》那篇文章很像。我认为,不要过多用概念来强行总结,不要过多渲染情绪。比如快手说公平普惠,说社区氛围,“让每个人被看见”,这是对创作者来说的。但这个时代“点击率是万恶之源”,是用户决定的,是CTR决定的,是我们这些观众决定的“河水的流向”。这就是王兴说的“每次花钱都是在投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明霞:社会工程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不能单纯的找一个施暴方或者受害方,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潘乱:我不喜欢这类文章。过分渲染情绪了,“鸡蛋”和“墙”在一起,“墙”一定都是错的吗?“墙”也会有合理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明霞:成为生态后,“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就成为特别重大的选择。我们都知道抖音和快手的差别,包括微信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和生态。但是悖论又来了,微信这么强调去中心化,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流量最大的池子,其他互联网产品和服务需要从微信拿一部分流量,来实现自己商业模式的运转。

另外,我一直和团队有争论,我认为视频号不会变成第二个快抖,一是因为没必要成为,打不过人家;二是会按照“去中心化”的思路来做这件事。但是我也发现快手越来越像抖音,那么视频号、快手、抖音,三者如何演变和靠近,你有什么判断呢?

潘乱:微信是浏览器、媒体平台、操作系统,微信是我们的一切,微信已经等于手机了。而且我认为“做同样的事情也会打赢别人的”。龙哥打过最硬仗可是“QQ邮箱”!它有个“杀手级”的功能:超大附件的文件中转站。至少我当时已经是QQ邮箱的用户了。所以我不认为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不能超过别人。

但我们站在更大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视频号,重点在号,不在视频。其实快抖也是这样想的。我在2017年写过一篇文章《快手不是短视频》、我在2019年写过一篇文章《抖音不是短视频》,我今年应该写一篇《视频号,重点是号,不是视频》。其实视频是今天我们传递信息承载的介质。从历史上看,这就相当于我们50年代接触的电视机,还有很多丰富性暂时没有看到。

明霞:刚才直播间有个特别好的评论:“去中心化成就生态,生态本身不是中心”。我认为,微信从产品工具思维一定会走到系统平台生态的思维。其实小龙这本书《微信背后的产品观》里也表达了“产品经理是创造一个系统,为这个系统创造规则。”

老阿姨 &潘乱的 tips

微信的产品观具有极大的普适性。

1、微信产品观具有极大的普适性,不只是适用于互联网产品,而是所有产品,甚至包括书店。

2、互联网太重要了,不能把它交给任何一个人。我们都要努力去理解互联网技术、产品、 它的商业模式,以及它背后的价值观。它深刻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影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ps:互联网产品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特征:(1) 进化速度非常快;(2)用户行为对它的塑造。

3、由新书店坚持“对的书带来对的人、对的人带来对的人”,另外,我们还相信“小书店⻅证大时代”。关注我们,一起通过阅读、交流、分享,让我们更理解“我们所生活其中的——这个巨变的时代”。

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他是人,不是神。

1、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但是张小龙是人,不是神《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大白话,告诉了我们很多朴素的道理。比如我们应该“惩恶扬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可能是我们初中就已经知道的事情。但也有格物致知,不是要做实验而得出的结论,是要做出假设,是我们在脑子里,一步一步很好的构建出来,类似造航天飞机。

2、《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里第一章第一句“微信上所有的设计,都是面向用户的”,“我们回答最本质的问题:用户是人!”,所以做产品,要理解人

3、《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是小龙九、十年前的思考,是刚做微信那时的思考。我看到了很多《失控》的影子,而今天他还要思考很多其他的问题。今天我们可以往前走一步,去看《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在规模里,怎么驾驭一个更复杂的系统。

潘乱推荐:

1、《失控》

  [美]凯文·凯利

2、《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英]杰弗里 · 韦斯特

希望《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这本书能够出圈,更期待张小龙和微信团队的下一本好书,欢迎来由新书店做新书分享会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