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抗凝,为什么要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

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作为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

肝素抗凝机制

1、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增强了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

①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肝素AT-Ⅲ复合物。

②AT-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Ⅻa、Ⅺa和Ⅹa等灭活。

③肝素是与AT-Ⅲ的δ氨基赖氨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加速其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从而抑制凝血酶原激酶 。

2、扰凝血酶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与AT-Ⅲ结合后即使AT-Ⅲ的反应部位(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成稳定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从而灭活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肝素本身不能抗凝,主要与其抗凝血酶Ⅲ(AT-Ⅲ)作用而达到抗凝作用,当运用肝素抗凝效果不理想时,应进行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检测。

抗凝血酶活性检测( AT Ⅲ )—判断肝素是否有效指标如下:

1.AT:A正常血浆水平为80%-120%,肝素由抗凝效果。

2. AT:A<70%时,肝素效果减低。

3. AT:A<50%时,肝素效果明显减低。

4. AT:A<30%时,肝素几乎失去抗凝效果。

当AT:A<60%,及时补充血浆或抗凝血酶制剂。

参考文献:

(1)肝素的抗凝机制及临床相关问题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2007)18-1293-03

每日历年真题

从4月13日开始

每日精选5道历年真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