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睡一小时,收入就减少75%”,我们认真研究了“年薪”和“睡眠时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五一假期,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一条微博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

很多网友对张军阴阳怪气的感慨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现在连睡懒觉都要被批判了?对青年最大的敬意就是让青年好好睡个觉!”

而张军并不是第一个对于“作息”这件事发表有争议看法的人:

前段时间演员张萌因为凌晨三四点给员工发消息被打工人们“集体讨伐”。

去年胡润研究院针对500多名身家过亿的富豪们的作息时间调研显示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6个小时,其中很多人甚至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

前百度总裁陆奇每天3点起床回复邮件,晚上11点上床休息;搜狐CEO张朝阳4:30起床,晚上12点才入睡。

在今天,很多成功人士仿佛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观点中的“早睡早起”,而是转向了更为争分夺秒的“晚睡早起”,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和作息来适应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

号称“只有弱者才需要睡觉”的晚睡早起神话真的靠谱吗?我们今天就从那些“觉少”的大佬们说起,一起深挖所谓的“作息成功学”……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Maggie。

每天只需三四个小时睡眠的何炅张朝阳

可能真是“上天赏饭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晚睡早起”的信奉者们,大多看重的是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而少有人强调其潜在的健康影响。

因为推崇“四小时睡眠法”引起热议的张朝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极力推荐这种极端作息时间的理由,绝不是什么养生之道,而是简单粗暴的“这样有很多时间做很多事”,睡眠时间仿佛成了他愿意为事业投入的一项“成本”,为的是获取更大的收益。

有趣的是,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这种论调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周期神经学家Russell Foster研究了自古至今人们对于睡眠的态度衍变,他发现,工业革命前人们非常重视睡眠,连莎士比亚也曾在作品中高呼“享受睡眠吧!”

然而,当电灯发明后,不断推进的工业和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睡眠的态度,爱迪生就曾公开表示“睡觉是一种浪费时间的犯罪,是一种原始人的行为”,而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表态则更“戳心”:“懦夫才需要睡觉!”

换句话说,当人们看到了换取更多经济、社会利益的可能,被牺牲掉的睡眠时间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但对于我这种每天睡不醒的人群来说,最让我疑惑的并不是“Why”,而是“How”:每天晚睡早起睡不到五个小时,他们怎么做到的不困啊?!

虽然相关领域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但已经有很多国际认可的研究用“基因”解答了这个未解之谜:

两年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就曾对一个“短睡眠者”家族的两个成员进行了基因测序和实验,最终发现一种叫做NPSR1的基因如果发生了突变,睡眠时间就可以比普通人少2到4个小时。

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发现了DEC2、ADRB1等其他“短睡基因”,证明了像何老师一样“睡三四个小时就够了”的人们很可能真的是“上天赏饭吃”。

然而,回到身体健康的层面,这种自我燃烧式的晚睡早起却常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举个例子,神经学家Kristen Knutson历时六年的一项调查排除了年龄、性别等其他因素后发现,经常熬夜的人与其他受试者相比寿命会缩短10%,而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晚睡早起的群体:“他们就像是试图融入白天世界的猫头鹰。”

而睡眠科学家Matt Walker举了一个更简单的例子:

全球有70多个国家的居民每年会经历冬令时夏令时的两次转变,而研究发现,每次转换到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概率因为减少了一个小时的睡眠骤增24%;而冬令时转换人们可以多睡一个小时后,这个发作的概率下降了21%。

长辈总是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很多推崇大佬们“晚睡早起神话”的人其实忽视了重要的一点:那些天还没亮就起床的成功人士,往往睡得也比一般人早很多。

很多相关的文章会提到苹果CEO蒂姆库克的一天:“每天四点起床,五点去健身,六点半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但不要忘记:相应的,他晚上九点半就已经上床睡觉了!而且,在前不久与何同学的对话中库克也坦诚地表示:“我学生时代也没有四点起过床。”

一直以来,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学者都在试图论证早睡早起对于健康的积极影响。

几个月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的关于睡眠与心脏健康关系的研究,他们发现:早睡早起的人心脏更健康,相反,晚上11点之后睡觉或是早上8点后才起床的人慢性心衰风险均显著增加。

截图自丁香医生

而在生理健康外,也有很多调查者和亲身体验早睡早起益处的人现身说法,认为这种作息更利于工作和生活中的进步:

生物学家Christoph Randler的研究就认为,早睡早起的人常常更擅长集中注意力、解决复杂问题,记忆力也更好。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也显示,早睡早起的学生在学业中更占优势,也更能实现长期目标。

但即使如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层面,对早睡早起的推崇并不是“绝对完美”的。

虽然从小父母长辈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告诉我们“早睡早起才能身体好”,但这种约定俗成的常识其实并没有得到板上钉钉的理论证实。

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睡眠神经学者Rachel Salas的研究就给很多“习惯性熬夜选手”们送上了理(jie)论(kou)支撑:

她认为,虽然早睡早起可能对健康有好处,但习惯晚睡的“夜猫子”如果强行扭转成早睡早起的“早鸟”,反而甚至可能因为扰乱自己的生理结构,而造成不良后果。

前文提到的Russell Foster也不赞同对“早鸟派”的盲目吹捧,他认为把早睡早起和健康、财富和智慧挂钩的观点缺乏有效的证据。

他开玩笑道:“我认为早起和晚起的人的唯一区别,只是那些清晨早起的人会沾沾自喜罢了!”

最怕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勤奋?

别让成功学绑架你的睡眠!

在研究“作息成功学”的过程中,我常常看到一个说法:“最怕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勤奋!”

虽然成功的路上努力和汗水当然必不可少,但这种“燃烧自己换取成功”的论调还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深思。

创立了《赫芬顿邮报》的Arianna Huffington就曾在一次演讲中强调:不要被所谓的“用睡眠换取成功”的观点绑架了!

她说,很多人其实是把“睡得少”作为一种树立自己权威和话语权的手段,但几年前,她因为过度疲劳在办公室晕倒摔破颧骨、甚至因此缝了六针之后,她终于意识到:“充足的睡眠才是保持效率、灵感和快乐的关键!”

更进一步来看,当晚睡早起成了“成功学鸡汤”的秘密武器,我们不妨多花时间审视一下:一个极端的作息真的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吗?

没错,确实有一些成功人士睡得晚起得早,但仅凭这一点不能证明“睡得少=更多成功机会”,更不能忽视“睡得多也能成功”、甚至“睡得少却更容易失败了”的案例的存在。

两年前,《纽约时报》发明了一个新词:“表演型工作狂”(Performative Workaholism):对ta们来说,坚持晚睡早起并长时间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能否达到成功,而是能否向别人证明自己非常“努力、积极、勤奋”。而在如今愈演愈烈的“内卷”中,或许我们也该更认真地审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写在最后

不难发现,关于睡眠作息的研究和讨论,其实很少有定论。

早睡还是晚睡?早起还是晚起?睡多久才最合理?睡多久对工作和生活最有益?

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最重要的还是去了解自己的身体。

美国睡眠协会就曾发布指南称,每个年龄阶段人的最佳睡眠时间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觉越多”,刚出生的婴儿一天最多要睡17小时,而成年人的建议睡眠时间在7到9小时左右。

按照这个规律,我们也能更理直气壮地回应张军的质疑:没错!我们年轻人就是需要更多的睡眠!

而除了时长,每个人适合的作息习惯其实也常常并不相同,美国睡眠医学院院士Michael J. Breus就把人类的生物钟分为四个种类:喜欢早起的狮子型、符合绝大多数人作息的熊型、喜欢夜间活动的狼型和无规律作息的海豚型。

不同类型之间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一定要找到最有益于自己身体状况的作息习惯。

毕竟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狮子、熊、狼还是海豚型,能保持良好状态睡眠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作息成功宝典”!

参考资料: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0/18/content_432893.htm?spm=C73544894212.P26997653879.0.0&div=-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07/doc-ikmxzfmk5413338.shtml

https://www.ted.com/talks/russell_foster_why_do_we_sleep/transcript#t-45581

https://www.nytimes.com/2018/04/12/well/mind/morning-people-may-live-longer-than-night-owls.html

https://www.ted.com/talks/matt_walker_sleep_is_your_superpower/transcript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0.018385

https://www.entrepreneur.com/article/289823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190213-is-waking-up-early-good-or-bad

https://www.ted.com/talks/arianna_huffington_how_to_succeed_get_more_sleep/transcript

你的生物钟属于哪种类型呢?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Maggie。记录也是一场大冒险,听,看,然后再想,写下的永远不如想得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