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街道黄泥岭行政村:章氏元代由兰溪香溪迁居香溪黄泥岭
云山街道黄泥岭行政村:章氏元代由兰溪香溪迁居香溪黄泥岭
云山街道黄泥岭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5800米。村民委员会驻黄泥岭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2.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38亩,山地1200亩。下辖黄泥岭、小路口和前方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59户,119人。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水果为业。
黄泥岭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世居章姓,宋代自香溪衍分迁入定居,因地处黄土丘陵,山岭呈深黄色,故俗称此处山岭为黄泥岭,村以岭名,原小路口居民点已连接本村。有8个村民小组,284户,857人,耕地470亩。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水果为业。
小路口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150米。世居章姓,宋代由黄泥岭衍分至此,因位于黄泥岭路口故名。16户,60人,耕地40亩。归属黄泥岭自然村村民小组管理。
前方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500米。始居方姓,宋代自马涧溪里源衍分迁入,后派分成两个村落,取地理位置为前方、后方,本村为前方。后方姓外迁,现为徐、周、王杂居,村袭旧名。有2个村民小组,50户,200人,耕地160亩。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水果为业。
前方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500米。始居方姓,宋代自马涧溪里源衍分迁入,后派分成两个村落,取地理位置为前方、后方,本村为前方。后方姓外迁,现为徐、周、王杂居,村袭旧名。有2个村民小组,50户,200人,耕地160亩。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水果为业。
据云山街道黄泥岭《香溪章氏宗谱》:
编纂为章文彬、章均日等。版本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此世系修录至第廿八世,排行字为:彝。共五卷,计五册,线装本。
卷目内容为:卷一:谱序、章氏源流世纪、诰敕、墓志铭、家训、像图;卷二:童氏东莞伯世系图、香溪章氏世系图、黄泥岭本派世系图;卷三、行谱(第五世至十七世);卷四:行谱(第十八世至二十八世)。
始祖为唐代章及,宋代章诜由淳安迁徙兰溪赤塘;章炳,字文炳,行会,宋时出继本县石渠其舅童克家,遂改章为童。后徙居香溪时仍姓童。
始迁祖:章谦一,元代由兰溪香溪迁居香溪黄泥岭。
本支排行字为:会元季正兴昌埙谦和金荣伯亲承纉绪檤本永枝发祖均宜如瑚琏彝鼎盘盂珪璋显达豆笮笾簠簋犠象崇尊
珍贵史料有:欧阳修《刺史及公鐕》、宋濂《修公鐕》、《练氏夫人又传鐕》、《章氏历代诰敕》。
明正德元年(1506年初),童品上书改姓,明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二十九日,由吏部同意上书,明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二十九日,由吏部批复同意复姓为章。
唐朝末年居住在福建建州浦城县的章仔钧及其父章修、祖章及,是世系脉络分明的章氏鼻祖。
章仔钧,字仲举,号彰良,出生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卒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祖章及,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任康州刺史;父章修,仕唐为福州军事判官,其妻刘氏墓地白羊坟(在今浦城县县城西郊莲花垅)尚保存至今。
章仔钧生于唐末乱世,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挥师自浙江衢州“刊山开道七百里”,越过仙霞岭,攻入浦城,年底攻占福州,其时章仔钧年十一岁。
稍后一支由寿州人王绪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则率兵南下,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投奔王绪,这支队伍由赣南进入福建,攻占了汀州、漳州等地,不久王潮取代了王绪,并于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率部攻占泉州,到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至此王氏据有福建全境。乾宁三年(896年),唐昭宗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副使。次年王潮病死,王审知接任节度使,从此开始总掌福建军政长达近三十年。此时的章仔钧已娶浦城北乡仙阳练村富户练氏之女练寯为妻,练寯生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比章仔钧小四岁。
王审知接掌福建政权后,本人生活比较节俭,实行保境安民政策,注意发展经济、文化,他的一系列开明政策,吸引了不少中原地区的衣冠士族进入福建为其效力,当时的福建较之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因此,蛰居浦城的章仔钧也决定出山投奔王审知。唐末天祐年间(904-907年),年近四十的章仔钧到福州拜见王审知,并献上所撰战、攻、守三策,颇受赏识。王审知乃向中央朝廷荐举,授予章仔钧检校太傅、高州刺史、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之职。
章仔钧于是率领王审知拨给的五千兵马进驻浦城,防备西面的南唐、北面的吴越两国对福建的侵犯。章仔钧在浦城忠实地为王审知把守福建北大门,时间长达二十余年。他将大本营设在浦城县城以西五里的西岩山下,其家属亦居住于附近的西村(今浦城县城西郊莲塘镇吕处坞村尚有“西村”地名)。
在章仔钧驻守浦城期间,曾发生过一次战事,南唐一姓卢的将领率军进入浦城,向西岩山章仔钧营垒发起攻击。章仔钧一面组织抗击,同时派出部下两名得力军校边镐、王建封往建州搬兵救援。南唐军队在章仔钧率部抗击下撤回江西,而边、王二将因大雨阻滞,援兵误期一日,按军法应处死。在章仔钧默许下,由练夫人出面私下将二将释放,并给予盘缠让二人离营逃生。边、王二将遂投奔南唐,后来成为南唐的重要将领。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章仔钧病逝,练夫人乃往建州城(今福建建瓯市)随在此任职的子女居住。此时,王审知去世已十六年,在这十几年中,其子孙互相残杀,将休养生息了三十年的福建又搅得动荡不安,元气大伤。其子建州刺史王延政和在福州称帝的王延曦也闹得兵戎相见,王延政索性也在建州自封皇帝,国号为“殷”。实际他只拥有建州附近四个县的地盘,老百姓戏称其为“四县天子”。年逾古稀的练夫人其时便居住在建州这座“皇城”之内。
公元946年,南唐李璟政权看到福建已乱成一团,认为时机已到,遂起兵攻取福建,于是以查文徽为帅,任过镐为招讨使、王建封为先锋桥道使。率兵攻入闽北,一直打到建州城下。边、王二将打听到当年的救命恩人正居住在城中,于是勒令下属,攻克建州后不得肆意杀戮。边、王二将则找到练夫人居处,向她拜谢救命之恩,并给予旗帜作为标识,请她树在本家族住处门外,以免军队在屠城烧杀时伤及恩人。练夫人乃慨然表示拒绝,说:建州城内十万无辜百姓如果得不到保全,一家独活有何意义?不如先从自己的家族开刀。二将感于练夫人、太傅公当年恩义,乃下令禁止屠城,这就是历史上世代相传的“练夫人保全建州城”的故事。
此后,练夫人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病逝,享年八十一岁。建州百姓感念练夫人的恩德,公议将其安葬在城内府衙大堂之后,并建造全城阴德祠,春秋祭拜,将她作为建州保护神来纪念,被誉为“芝城之母”(建瓯别称芝城)章氏子孙自此以后,无论迁徙何地,都以“全城堂章氏”自称,并以此引为自豪。
古老的《章姓家训》流传千年,至今仍有人朝夕诵念: “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嫖与贱;败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产业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礼懈如痴,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