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毛爷爷的拐杖 ( 文/刘一丹)

郁氏文化

毛爷爷的拐杖

文/刘一丹

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毛爷爷的拐杖》。毛爷爷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全世界的人民都非常敬仰的人。他带领贫苦的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以后,被剥削、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才翻身做了主人,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建立我们繁荣富强的祖国。

《毛爷爷的拐杖》讲的是,一生热爱山水的毛泽东主席,工作之余,野外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毛爷爷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能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特别喜欢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爷爷喜欢杭州,称杭州为他的第二故乡,生前先后40多次来杭州。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毛爷爷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爷爷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郑重地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工作人员回答说:“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毛爷爷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毛爷爷对这根拐杖喜爱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爷爷一直使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爷爷送去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却从不留用。对于从野外带回来的这根竹拐杖,他却敝帚自珍,视为珍宝。

有一年,毛爷爷在湖南长沙考察,随身带着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过的竹拐杖。其间,越南主席胡志明来中国访问,到长沙拜见毛爷爷。毛爷爷与胡志明交情很深,两人相见甚欢。有一天散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爷爷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毛爷爷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风趣地说:“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胡志明拗不过毛爷爷,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生活作风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好恶问题,还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精神品格的具体反映。生活俭朴是毛爷爷的一贯本色,他不太注重物质享受,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俭朴,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说明。

爸爸讲的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很深。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儿童,一定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不浪费一粒粮食,不乱花一分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作者简介

刘一丹,小学二年级学生。喜欢绘画,也喜欢做手工。
(0)

相关推荐

  • 艺术人生|刘一丁:文以载道 艺以修身

    记者 夏琳 孙乐怡 熟悉刘一丁的人都知道,他性格大方而温暖,侃侃而谈又自带内涵,是新闻界的文人画家,也是美食界的艺术家.读书画画.刻印写字.烧饭做菜--刘一丁有许多爱好,他时常在微信朋友圈晒图&quo ...

  • 1965年6月,越南主席胡志明到长沙拜见...

    1965年6月,越南主席胡志明到长沙拜见毛主席,两人在外散步时,胡志明突然提出他看中了毛主席手中的"竹拐杖",想双方交换拐杖,以作纪念.谁知毛主席却拒绝了:"我的打狗棍跟 ...

  • 《诗文时报》何铜陵 :摇篮曲(外两首)

    摇篮曲(外两首) 何铜陵(安徽) 我把父亲抱进摇篮里 轻轻地摇 原本一米七的个子,已萎缩成一米 躺进他亲手打制的摇篮里 吃吃地笑,嘴角淌着口水 那里曾是我的乐园 牙牙学语,小鸡鸡滋水 又从那里爬起,攀 ...

  • 【郁氏文化】自行车赞(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 ---- 自行车赞 文/吉忠华 你已被供奉在我的心中, 我已把你视为珍贵, 你是命运给我的最好馈赠, 你是我一生割舍不断的情. 你陪伴我的一生, 让我摆脱懒惰与平庸, 把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精彩 ...

  • 【郁氏文化】母亲节感怀 ( 文/郁光涛)

    郁氏文化 母亲节感怀   文/郁光涛 今天是母亲节 无论是打开电视 还是翻阅着手机 无论是手机朋友圈 还是抖音短视频 都是在 祝福母亲 赞美母亲 思念母亲 感恩母亲 因为 山之高,高不过母亲的慈爱 海 ...

  • 【郁氏文化】逛庙会 ( 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 逛庙会 文/郁斌生 庙会是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的一种活动,同时也常常以集市贸易形式在各地出现. 海安庙会依托凤山广福禅寺而举行祭祀,是经贸交流之聚会.广福禅寺相传为唐尉迟宝林将军所建,有100 ...

  • 【郁氏文化】荞 花 (文/平凡)

    郁氏文化 设置超链接可直接跳转 关注 荞    花 文/平凡 荞花已经很老了,这一辈子,她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荞花想象着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啊飞,飞过山,飞过海,飞过沙漠,飞过森林,飞到章裕的怀里. ...

  • 【郁氏文化】​制土坯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ZHI TU PI 制土坯 文/范俊来 土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砌墙的主要建筑材料,在我的家乡,管制作土坯的过程叫"脱阶(入声)".民间流行的土坯主要有三种,大土坯,砖土坯 ...

  • 【郁氏文化】稿 费 (文/杜永红)

    郁氏文化 稿  费 文/杜永红 我一直把会写文章的人称为"文化人",羡慕他们,又嫉妒他们.他们能够把文字变成铅字,还能把铅字"换成"钱,靠真本事来"吃 ...

  • 【郁氏文化】缅怀先烈(文/郁时元)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缅怀先烈 作者||郁时元 清明这天,乍暖还寒的春风夹着蒙蒙细雨,给人们带来丝丝寒意.然而在大别山腹地的陶家河烈士陵园里,祭扫先烈的人,却络绎不绝.小学.中学.机关团体的学生.领导 ...

  • 【郁氏文化】话说煤油灯(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话说煤油灯 文/范俊来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留给我最清晰的画面是,坐在煤油灯旁做针线活儿.每天晚上,母亲就着微弱的灯光穿针引线,我躺在被窝里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孔,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母亲有一个习 ...

  • 【郁氏文化】回忆母亲(文/巩凤灵)

    郁氏文化 回 忆 母 亲 文/巩凤灵 我的母亲叫王乌云琪琪格(王秀花),蒙古族,1918年出生在现在的库伦旗先进乡安琪马格村.2000年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到现在已有21个年头了.在这21年里,我常 ...

  • 【郁氏文化】扬州行(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 扬 州 行 文/郁斌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读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激起了我对扬州的无限向往和憧憬,心想什么时候也能去扬州领略一下这春风十里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