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顶尖人才最终都流向何处?

如今,华人在世界计算机领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一点,从近年来部分相关奖项的获奖名单就能看出来。

就拿近期刚刚公布的“2020亚马逊研究奖”来说——这个一直聚焦信息安全AI、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奖项,这次一共有101名学者上榜。在他们当中,光是华人学者,就有30多位,约占总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

而作为获奖人之一的吴佳俊,又一次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了“清华姚班”。

吴佳俊作为“清华姚班”走出来的学生,当初刚读大学三年级时,就已经是世界顶级计算机视觉会议CVPR的审稿人了。如今,29岁的他稳坐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80多篇优秀论文加身,质优又高产。

吴佳俊

像吴佳俊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姚班”从来不缺。2019年,斩获“诺奖风向标”斯隆奖的鬲融是“姚班”的;2018年,获得ACM最佳博士论文奖荣誉提名的马腾宇,也是“姚班”的……

清华大学的“姚班”究竟是一种什么存在?学生进去了,真能这么牛?

绕不开的创始人

“姚班”之所以牛,很大程度上牛在它的创始人——姚期智。

姚期智在计算机领域的地位,绝对算得上“大佬”级别。他在计算机领域所做的贡献,几乎全是“颠覆性”的:

在国外攻读博士期间,他先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

1982年后,他又凭着一个“姚氏百万富翁”问题,奠定了目前密码学的基础;

1995年,姚期智又提出了“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成了量子计算领域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讯协议安全性的基础。甚至凭着这项研究,他捧回了美国计算机协会2000年度“图灵奖”。

姚期智

但领完奖没几年,姚期智却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回国。

那个时候,姚期智已经被评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因放弃美国国籍,现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了。“获得图灵奖”的消息一出,更是荣誉加身,风光无两。这个时候回国,不是白白断送前程?

姚期智的决定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他在之前的学术活动上接触过中国的学生,当时他就觉得,这批孩子不简单。另一方面,杨振宁先生也一直非常真诚地邀请他到清华大学执教。

最终,别人眼中的“前程”,败给了“亲手打造一支中国计算机一流水准的姚之队”。

回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适应,姚期智把培养重心直接转到了本科生身上——利用人脉,让世界知名科学家当学生们的讲习教授组;为优秀学生联系对外交流学习机会……

能做的,他都做了,有些吃力的,他努努力也做了。

当然,“姚之队”也没有辜负姚期智的期望——2019年,在U.S.New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之计算机科学榜上,清华大学排到了世界第一。

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

有人这样形容清华大学和“姚班”之间的关系: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而“姚班”和清华大学之间,多少也有那么一些“互相成就”的意味在里面。

就拿“姚班”的准入资格来说,清华大学几乎给了“姚班”足够大的招生自主权。

通常情况下,每年“姚班”都会主动向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名列前茅的学生抛出橄榄枝。像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都是“姚班”每年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么一来,学生中的“尖子”基本就先被筛出来一批。

另外,清华大学内部每年还会再有一次专门针对“姚班”的选拔考试。考试基本遵循一个逻辑:优中择优。天赋、成绩、潜力,每一项都在考核范围内,只有表现足够突出,才有机会进到“姚班”。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姚班”学生为论文通讯作者或主要完成人的有241篇,113人在FOCS、STOC、SODA、NIPS、COLT、CVPR、AAAI、ICLR等国际顶级会议上作过大会报告。

自2005年开班至今,从“姚班”毕业的407人中,73人在姚期智创建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读研,34人在清华其他院系及北大继续深造;248人赴美国、新加坡、法国、中国香港等地读研;52人进入计算机行业及政府部门工作。

姚期智

而在中国,类似“姚班”这种专攻某个领域,或为特定人才开辟特殊学习环境的配置,还有很多。像北京大学里可以自主选择专业的元培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的英才班等等。

这些特殊学院、班级设置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这些人才,成为我们的未来。

《我是科学人》纪录片由长安信托特约赞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