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5、屈原塔 招屈亭
5、屈原塔 招屈亭
相传屈原沉江后,河泊潭渊北曾建有屈原塔和招屈亭,均为屈原的学生宋玉等人所建。
宋玉,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以四大美男之一闻名后世;但宋玉同时也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楚国辞赋家,相传他是屈原的弟子,其中他的作品《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列入辞赋中的经典之作,影响后世。如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深受《神女赋》的影响。
宋玉的文学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杜甫也有一诗,肯定宋玉的文学成就。其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宋玉曾经在楚王身边为官,但楚朝小人当道,政治生态恶劣;加上秦国大势已成,楚国难以抗衡,宋玉难有作为,眼见家国不幸,宋玉只能用辞赋来劝诫楚王,但均无济于事。
屈原沉江殉国那年,宋玉才21岁,据传屈原的死并没有引起楚朝同僚的关注;宋玉是第一个写辞吊念屈原的。其辞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传说他写辞之后,又和唐勒、景差跑到了河泊潭汨罗渊处来吊念屈原,在此立屈原塔和招屈亭为屈原招魂。
屈原塔《一统志》:“宋玉、景差招屈原魂汨罗江,后入即其地立塔。”说明屈原塔立在汨罗渊处,虽然没有遗留下来,但反映了楚人立庙、立塔纪念屈原的开始。而屈原塔在宋代出现在与屈原无多少关系的四川丰都,正好被贬谪的苏轼所见,他惊异之余写下了《屈原塔》一诗:“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招屈亭传说屈原投江殉国以后,他的弟子宋玉、景差曾专程到河泊潭汨罗渊,按楚地风俗,为他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招魂仪式。仪式上宋玉、景差声泪俱下,悲壮地吟诵着屈原当年为楚怀王写的千古名篇《招魂》辞,为自己崇仰的宗师招魂。后人在他们举行招魂仪式处修建了招屈亭,以志纪念。
《湘阴县图志》记:招屈亭,旧志:“宋玉、景差招屈原魂于此。”刘禹锡《竞渡曲》:“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是唐时已有此亭,亭旧在汨罗山(河泊潭)。乾隆二十二年,徙建玉笥山(名山)。明洪武二年,知县黄思让建濯缨桥、独醒亭于汨罗山,至是并徙建。
位于溆浦县城南也有招屈亭,传说屈原被流放经过溆浦时住在茅坪坳,后人建了“屈原故庐”的石碑,并建了招屈亭,至今溆浦县境有数处“屈原相公祠”。相传县人在楚汉相争时,闻义帝被杀,缟素哭义帝处。唐汪遵《招屈亭》:“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说的就是此事。
今屈子祠边的招屈亭为乾隆二十二年从河泊潭汨罗山上所移建,毁于日本侵华战火,上世纪80年代末重建,为石单檐攒尖顶,典雅庄重。北面石柱上镌刻着中组部原部长李锐重书清末名家李次青撰联(原为屈子庙联):“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南面石柱上镌刻着湘潭大学教授、已故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姜书阁先生集《九章》句联:“浩浩沅湘,志沉菀而莫达;滔滔孟夏,心涌跃其若汤。”亭两侧林木扶疏,花草丛生。正南方视野开阔,亭下汨罗江段,河面较宽而水流平缓,河道直且水深,俗称“名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