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能力走向卓越的四个阶段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告读者
本人杨春林,才疏学浅,阴差阳错,成了一名教书匠。做一辈子班主任,成了我难登大雅的梦想。承蒙大家厚爱,粗糙的文字得到了近5万关注。文章原创为主,虽然粗浅却也清澈。从创作到推送,需要时间和精力,常忧心辜负。为维护公号正常运行,不至于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需吸纳外援助力编辑,故,每周推送一则广告增收,以支付运营成本,请朋友们理解万岁。
最近在招生,经常被家长问到一个问题,你们学校的师资怎么样?实验班的配备怎么样?很显然,家长希望孩子碰到更优秀的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引发了我的思考。说实话,三言两语还真说不清楚。不过,我坚定地认为,要成为优秀的老师,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经历几个阶段。
老师的使命是教书和育人。科任老师,教书为主,育人为辅。班主任既教书又育人,承担了更多的育人工作和育人使命。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特别是班主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
今天,重点来探讨一下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要经历哪些阶段?
入门阶段
first
工作三五年,带班一两轮。对学生,对家长,对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留下初步的印象。
这个阶段,老师刚刚从大学毕业,实现身份角色的转变,应该是属于适应与习惯期。
适应阶段
second
五到十年,应该是入门之后的五年。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差不多结婚生小孩了。
做了父亲,当了母亲,对孩子有了自己真切的感受和体会。身份角色也从人师转变为人父人母。很多事情,只有体验过了,经历过了,认知才会发生改变。自己成为人父人母,可能对孩子,对教育会多一份理解。
成熟阶段
third
工作十年后,孩子读书的十年。孩子读完幼儿园,开始上学阶段,孩子和家长身上都有学业的负担,摩擦,交锋,碰撞,不断发生,孩子叛逆出现,初二,应该是叛逆的高峰,有的呈越演越烈之势。
孩子天生是别人教的。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老师教育别人的孩子挺能干,却拿自己的孩子没辙。在和自己孩子的斗争中,老师提升了对教育的理解,也同步提高了育人的能力。别人的孩子能教,自己的孩子也搞得定,应该才是优秀的,算是彻底成熟了。
此时,绝大部分高级职称评上了,资历也老了,教育能力达到了相对高点。往后,开始分化,有的趁势而上,有的原地踏步。
卓越阶段
forth
需要二十年的时间累积,年龄也到了40不惑的岁数。这个阶段,工作举重若轻,无招胜有招。自我实现,享受教育的幸福。老师的教育体验良好,学生和家长从老师的教育中获益良多。
卓越阶段,享受高峰体验,并非人人都能经历,他只属于少数人,属于天赋异禀的,属于执着追求的,属于找到成长平台的,属于有贵人相助的。
当然,这只是年龄层面对教师的育人能力发展做一个大致的划分,每个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具体到某一个老师,各个阶段时间有长有短,成熟期有的会大大提前,也有的会大大延后。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浙大等多所高校培训讲师,国培、省培授课教师。《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