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旅游产品策划(1)|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那个世外桃源,其实我们也可以拥有!
提起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那可是学贯中西成就非凡的国际大师中的大师。资料显示:贝聿铭,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1979年,贝聿铭荣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在贝聿铭林林总总的获奖作品中,对武安有重要启示作用的恐怕是日本的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1996-1997年,贝老以桃花源为原型,精心策划、设计了日本滋贺县甲贺市取名为美秀的美术馆。
整个美术馆的参访过程,好比是世外桃源的发现之旅,峰回路转,引人入胜,唯美景致处处动人,让人回味无穷。下面,请各位看官跟随我们的镜头到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美秀美术馆,一起领略异国他乡的桃花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美术馆的平面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锐锋白云石厂那个采石留下的破碎山体处打一个隧道,这个入口我们稍加改造就成了贺进桃源沟景区的入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局部鸟瞰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隧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此这般,采用“拿来主义”的作法,参考贝老的作品,贺进桃源沟就成了一个大的景区!何况,历史上贺进桃源沟就是桃花源,本来就是一个景区!
桃源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东周末年。明隆庆5年重修桃源寺碑记曰:古桃源寺盖建自周季以来避秦迹也;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后,返回太原途经武安,在桃源寺(洞)小住并主持重修定晋禅院开工仪式,后留下千古绝唱:
《曾宴桃源深洞》:
如梦令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惠崇上人(965- 1017)上书宋太宗赵光义。太宗皇帝敕赐武安桃源谷重兴惠果寺,并赐:桃园寺为惠果寺,下院为胜果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惠崇上人可不是一般的僧人,曾经有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小景画。题诗的是苏东坡,画作者就是惠崇上人。
明万历38年(公元1610年)武安县令李椿茂游桃源洞后,写下诗句:
睛光散作武陵春,似有桃花逐隐伦。洞里窥来虚境寂,岩前历去白云亲。应知仙客须□世,何必幽人属避秦。但凡尘心能不染,名山处处可还真。
邢台四大才子之一曾任户部元外郎的黄元功,诗云《桃源洞(千佛洞)》:
何必武陵人,桃园别有春。洞幽石嶂合,树密碧泉新。缭绕时闻梵,幽深可避秦。何尝结圣果,放浪百年身。
临洺人白南金《再游桃园寺》:
“法相犹然在,吾生可息机。老僧多感别,训鸟半相依。地冻花开晚,山阴翠落微。避秦人已去,流水尚东归。”
无数文人雅士游历桃源沟留下诗句,恩贡生邑人王照诗云:
乘春策马访招提,碧草含烟翠欲迷。石径风来花竟舞 ,柴门客至鸟争啼。岩阿古树闲云绕,洞口幽林野鹤栖。益信桃源深处好,彩霞遥映夕阳西。
……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桃源沟声名远播,四面八方的游人纷至沓来,就冲着她曾经是历史上的桃花源,一个真正的避秦之地。
到了近代,这里依然是人间仙境。清乾隆55年重修黄土岩碑记云:桃红柳绿,麋鹿跳跃,真吾辈小蓬莱也等;
近年来,不断出土的碑记都在反复论证着一个历史事实:桃源沟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的原型之一。
2016年在北继城又发现了一通与此有关的石碑。
贺进镇桃源沟一个有故事,可以讲故事的地方。随着太行山高速和武安旅游专线的建成通车,温泉资源+历史文化IP,再加上高端策划,桃源沟有可能被打造成为一个高品质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