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第A10版:月光城

章宪法
  小区西边有个报刊亭,标准的“邮政绿”。印象当中,它像是城里唯一的一处。亭子相当破,大概是在等待拆迁。
  一天晚上,报刊亭里居然亮起白炽灯,两只大脚丫伸出亭子,如同斜搁在空碗的一双筷子。亭子里竟还有一些报刊,吊在松松垮垮的尼龙绳上。
  卖报刊的的大叔躺在椅上,没有人关注他和亭子的存在,他也不像对行人有什么期待。有一次报刊亭的白炽灯再次亮起,忍不住上前问他一些疑惑的事,大叔爱理不理,说了句“没事呗”,然后继续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随便抽出一本杂志,尼龙绳竟然抖了很久。跟人家问这问那,不买一本,似乎总有点过意不去。
  以前城里的每条街道,差不多都有这样的报刊亭,这也是街上最热闹的地方。后来亭前变冷清了,亭子也越发稀疏。这个最后的报刊亭,开始像插在城市腋下尚未抽出的体温计。
  报刊为什么不受待见呢?忽然想起一本书:《文饭小品》。文如饭。饭者,稻粱菽麦黍稷之类是也。饭有太多的做法,南北不同,老少有异,其本质属性只在充饥。越过了这一层,才有“吃什么”“怎么吃”之类的思考。子曰:“食色性也。”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古圣人之说,早就属于一个层面一个层面的递进。
  任何一种吃法都是合理的,报刊阅文也是如此。记得报刊亭极为红火的某年,一位在新华书店当负责人的朋友悄悄说:“有套丛书,一共只分配来了两套,特意给你留了一套!”那时见到一本有份量的书都不容易,何况是经典丛书。饕餮大餐莫过于此,但这不是“吃”的常态。所以“文饭”,对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需
  要,没有什么太多的讲究。一份报刊在手,从前看从后看,从中间开读,自己感到合适就行,就像如今在手机上随便点开一个页面。这大概就是当年报刊盛行的隐情,也是当下报刊亭孑孓于市的隐情。
  书籍的读法,不能也是报刊这个样子。多数书籍的内容是连贯的,甚至是递进的,从中间、从后部开读,难免被“噎”住。即便不被噎住,先吃完主食才喝开口羹,这也不是传统的吃相。
  但并非所有的书籍,一概不能如此,《文饭小品》即是另类的一种。书中三十多年章节,是独立与平行的,读者可以凭一时的兴趣,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一篇。
  李金发主办《美育》杂志时向鲁迅约稿,并索要照片,登在《美育》上“以壮观瞻”,但鲁迅谢绝了。个中原因,作者谢其章在《文饭小品》中有详尽的考证与展开。著述毕竟区别报刊作品,又绝非对立,扬长弃短,正是该书趣味所在。鲁迅是不是担心认识的人过多,饭局没法应酬,从而谢绝刊印照片?读者从书中的探知,完全是轻松的。报刊也好,书籍也罢,“文饭”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沉重。悲壮,本非饭局的应有之义。
  一切都在与时俱进。路灯雪亮,照得报刊亭里的白炽灯睁不开眼睛。报刊亭对面是一家豪华酒店,包间的起步价曾经上千。远远望去,铮亮的店堂里,男男女女的店员正在忙碌外卖订单。
  饭如文,文如饭。

(0)

相关推荐

  • 小城书店

    书店是个神圣地方.从一个地方的书店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阅读习惯,甚至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 2010年在山西屯留县呆了半年,我惊奇地发现,县城里没有一家报刊亭,书店也只有一家.想买书,不得不跑到长 ...

  • 水墨小品:鲁迅(四)

    水墨小品:鲁迅(四)

  • 水墨小品:鲁迅(六)

    水墨小品:鲁迅(六)

  • 水墨小品:鲁迅(五)

    水墨小品:鲁迅(五)

  • 文化沙龙 | 作家谢其章:我的功利主义阅读

    "坦率地说,我的阅读是极其功利的." 谢其章在<文饭小品>一书中提到,他的阅读是带有目的性的阅读,不为陶冶什么不当饭吃的情怀,也不为提升什么中看不中用的品位,阅读的目的 ...

  • 晨读|阅读的意义

    寂寞时,有书籍相伴,可得抚慰:哀伤时,有阅读相随,可得欣悦:低落时,有书香萦绕,可汲取一点点的勇气:顺遂时,有好书警醒,可得自知之明与谦卑之心. 论说阅读的意义,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管有多少种说法, ...

  •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 第A11版:月光城·民间

    二月的山城,在经历了去冬历史最低气温后,开始回暖,如初春.雨后夜景,在衙前河水的映衬下,格外炫丽多姿,柔美温馨.阿珏刚放假,在家与同学轻松交流.我陪妻子去衙前河边散步,不紧不慢.我牵着妻子的手,领她去 ...

  • 2021年02月19日 星期五 第A10版:文化周刊

    今天是正月初八,很多地方都有一个跟这个日子关联的说法:"七不出,八不归."我的皖东老家就有此一说,意思是说初七不要出门,初八不要回去.我至今想起老人们说这话时的表情,心里还有感动, ...

  •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第A10版:文化周刊

    长安春日,在终南山下,当是一扇染着香气的柴门,轻掩在唐诗人崔护的念想中,那是桃之绯红,点染着过往的曾经,是从嘴角逸出的一抹浅笑,明媚着诗人的记忆. 此门,去岁有斯人.此刻,花芳无故人.诗人的惆怅,在长 ...

  • 2021年02月05日 星期五 第A11版:月光城·民间

    每年腊月,我依旧是回到那片山林里过年,已经记不得持续多少年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年年都要回到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大概以后还是会去那四面都是山的小屋里过年. 我家在一个除了山还是山的地方,人们一年四季围绕几分 ...

  • 2021年02月12日 星期五 第A07版:月光城

    立春偶成 宋代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我觉得这是写立春诗最好的一首.首句从时令节气方面写立春,时令到了.律回就是阳回,就是我们说的春回大地.律回岁晚,跟 ...

  •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第A12版:文化周刊

    咣当咣当了两天两夜,绿皮火车终于喘着粗气停下了.我拖个拉杆箱,踏一地碎琼乱玉,缩头缩脑走出了萨尔图火车站.站口,寒风残雪刀片般劈上脸颊,我不禁连打了几个寒噤. 已是三月,来前,家乡郊野如茵,院外桃花殷 ...

  •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第A11版:文化周刊

    我是偷偷来到当时乡里(那时称公社)唯一宰猪的地方--食品站的.那时我念初一,是一九七五年中秋节的前一天,父亲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嘱咐我称两斤肉回去过节.那个年月老百姓吃上猪肉,就如现代人中了千万元彩票大 ...

  •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第A10版:月光城

    当年,新居楼前路旁绿化的树种,是城区不多见的广玉兰.栽植时树较小,楼里的人进进出出,不太在意它,但都不乏护爱之心. 十多年后,新居地早已变成老旧的楼居区,而当年的小广玉兰却渐渐长成了三四层楼高的大树, ...

  • 2021年03月05日 星期五 第A10版:文化周刊

    我是到合肥之后,才认识广玉兰的.阜阳路上,长长的两排,椭圆形的叶子肥而厚,正面光滑,反面粗糙,无锯齿,像一把把临风轻摇的小蒲扇.我在乡村长大,蒲扇太熟悉了,盛夏的傍晚,梧桐树下,一张咿咿呀呀的小竹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