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域变迁——先秦时期
据文字记载,阿拉善盟境域最早见于《史记·夏本记》:《正义》“水……经流沙碛之西入居延海”;《集解》引郑玄曰“……流沙在居延(西)东北,名居延泽”。古代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面的两个湖泊,称之为居延海或居延泽,即现在嘎顺淖尔和苏泊淖尔。在湖泊的南面,有一条从南到北蜿蜒流经全旗的额济纳河。沿河两岸形成了长约300公里的绿色走廊,水草丰美,土壤肥沃宜农宜牧。古代这里便是一条重要的通道,可北抵漠北,西控西域,地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居延汉简的发现和汉代居延屯戍遗址的发掘(额济纳地区的汉代遗存)证实,它是中国历史上汉与北方游牧民之间长期战争的产物。西汉王朝在居延地区屯垦经营,是它西北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经隋、唐、宋、元、明至清初,额济纳范围无重大变化。
阿拉善地区是远古人类的发祥之地,据考古证实,旧石器时代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就有人类生存。旧、新石器过渡的代表——细石器文化的赋存和发现,进一步证明古居延地区是东、西石器文化的连接点。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历代北方游牧民族在贺兰山、曼德拉山、龙首山等处刻制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成为研究古代游牧民族早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今阿拉善之地,古为《禹贡》雍州之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商周时期,弱水流域、居延海畔就有殷商周朝先民生活的足迹。
春秋时期,阿拉善属北狄、犬戎、羌等游牧民族牧地。
战国时期,阿拉善属月氏、匈奴牧地。
在先秦时期,阿拉善所在地称“流沙”,额济纳旗所在地称“弱水”。秦汉以后,额济纳旗所在地称“居延”(古匈奴语,意为“幽隐”)。公元前271年秦灭义渠置北地郡、陇西郡,今阿拉善左旗巴音木仁苏木(老磴口)属北地郡管辖,其他地区仍属月氏、匈奴牧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