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要养成以下十个方面的好习惯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一、应具有哪些良好的习惯

1、公德好习惯。(1)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2)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3)尊重生命,爱惜生命;(4)珍惜资源,保护生态;(5)遵守公共秩序;(6)爱护公共财务,保护公共设施;(7)热心参与公益事业;(8)乘车购物,自觉排队;(9)公共场所要安静,不大声喧哗;(10)文明上网,有节制。

2、做人好习惯。(1)尊敬师长;(2)心态积极;(3)充满自信;(4)做事要有恒心;(5)守时惜时;(6)诚实守信;(7)善待他人;(8)勤俭节约;(9)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0)不给别人添麻烦;(11)不盲目攀比财物和衣着。

3、安全好习惯。(1)遵守交通规则;(2)远离火、电等不安全因素;(3)不逞能;(4)不组织或参加各种帮派团伙;(5)不在公共场所急追猛跑;(6)有自我保护意识;(7)不做危险动作;(8)不玩危险游戏;(9)离家、离校,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4、劳动好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4)集体的事情大家做;(5)按操作程序劳动;(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7)找窍门、巧干活;(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10)劳动讲效率。

5、阅读好习惯。(1)常去书店和图书馆;(2)爱护图书;(3)阅读好书;(4)读、思、写结合;(5)不动笔墨不读书,坚持写读书笔记;(6)善于使用工具书;(7)阅读姿势正确;(8)善于交流心得;(9)有好书推荐给同学;(10)坚持读完一本书;(11)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6、学习好习惯。(1)主动提前预习;(2)认真听讲、做笔记;(3)大胆提问;(4)仔细审题;(5)广泛查询资料;(6)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磨蹭;(7)反复检查;(8)及时修改错误;(9)勤于复习;(10)书写整洁、清晰、美观。

7、礼貌好习惯。(1)尊重他人,谦虚礼让;(2)进别人的房间先敲门;(3)见人要热情主动问好;(4)双手接递别人东西;(5)时时使用礼貌用语;(6)坐有坐相,站有站相;(7)不窥探别人隐私;(8)不乱翻别人物品;(9)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10)与人交流使用普通话。

8、卫生好习惯。(1)饭前、便后洗手;(2)早睡、早起,早晚刷牙;(3)每晚洗脚、洗袜子;(4)常换衣服、常洗澡;(5)勤剪指甲,常理发;(6)爱惜眼睛;(7)不随地吐痰;(8)不乱扔垃圾;(9)不随意席地而坐;(10)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9、饮食好习惯。(1)定时定量,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2)细嚼慢咽;(3)吃饭不说话、不出声;(4)爱惜粮食;(5)不挑食、不偏食;(6)不边走边吃;(7)少吃零食;(8)多吃蔬菜和水果;(9)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10)不吃不合格食品。

10、运动好习惯。(1)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2)运动不敷衍,认真完成;(3)常到大自然中去;(4)保证足够运动量;(5)运动不激进,循序渐进;(6)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7)坚持经常散步;(8)积极参加体育比赛;(9)观看比赛,文明喝彩;(10)不断尝试新项目;(11)全面锻炼身体。

二、怎样才能养成良好习惯

(一)21天习惯养成法

1、1-7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同学们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但应该克服这些情况,认真坚持做。

2、8-14天。这一阶段特征是“刻意、自然”,同学们已经觉得比较自然和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还会恢复到以前,因此,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3、15-21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刻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二)习惯养成加减法

1、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孙云晓教授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如培养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可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

2、克服坏习惯用减法。改掉一个坏习惯,首先要使自己有改掉这个坏习惯的欲望和决心,并且比想坚持这个坏习惯更强烈,这样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希望一下子改掉几个坏习惯或者说是大的坏习惯,往往是欲速不达。很多时候只需改掉一个坏习惯或者是一个大的坏习惯中某个小习惯,你的生活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要改掉一个坏的大习惯,先要从改掉这大习惯中的小习惯开始。用蚕食法一点点达到目的。

(三)养成好习惯需要注意的几件事

1、从遵规守纪开始。良好的习惯是从良好的行为开始逐渐养成的,恶习沾染也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为人处事,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国家制定的规章制度就是形成良习的教科书,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它的学习、复习巩固和运用的作业。

2、向理想的目标出发。习惯是通过过程养成的,只要树立好目标,想好要做的事,就要果断地开头、不要拖,不要等,心无旁骛,坚决抵御各种诱惑,一如既往、持之以恒。有些事是该干的,有些事是想干的,但该干的往往不想干,想干的又往往不该干。这就只能管住自己,把想干的纳入该干的范围,把该干的有兴趣地干好,一个好习惯就这样产生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和目标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一个人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开始会难一点,但一旦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一旦坚持了一个阶段,形成一种自然,那么就可以说,一切进入到一种自主的状态,一个普通的学生变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也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3、从小事做起,注意关联。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说话、走路、吃饭、吐痰等生活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他人,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声望。

我们的习惯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之间是有联系的。例如早睡和早起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若坚持早睡,就要坚持早起,这样才会有一个全局的改善。这些习惯会互相增强对方的作用,让你的改变一环扣一环。

4、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健全人格。好的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趋于完善的,三天改变观念,三月改变习惯,三年改变命运。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任何一种成功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与形成良好习惯不容易一样,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改掉,也是相当困难的。改掉坏习惯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非要有坚强的毅力和耐力来支撑不可。我们中小学生形成了一点不良习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良习惯变成了恶习,可怕的是旧的恶习未改,新的不良习惯又形成。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形成好习惯,还要不断自我完善,努力改掉坏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