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水浒之十三——读李贽先生的狱中诗
公元一六零二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李贽先生死于北京镇抚司狱中,至今已经是419周年。
关于李贽之死,众说纷纭,说自杀应该是没有疑问。但是说李贽先生早就想死,入狱后唯求速死,这些恐怕不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从公元一六零二年农历闰二月二十二日李贽被厂卫逮捕入狱,到农历三月十六日自杀逝世,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存的资料有限,但是从李贽留下的《系中八绝》诗,我们可以看出来一点端倪。
公元一六零二年农历闰二月,礼科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疏劾李贽:李贽壮岁为官,晚年削发,……惑乱人心,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冯道为吏隐,……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者也!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于庵,拉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有携衾枕而宿庵观者,一境如狂。又作《观音问》一书,所谓观音者,皆士人妻女也。而后生小子,喜其猖狂放肆,相率煽惑,至于明劫人财,强搂人妇,同于禽兽而不之恤。迩来缙绅士大夫,亦有捧咒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知遵孔子家法,而溺意于禅教沙门者,往往出矣。
近闻贽且移至通州,通州距都下仅四十里,倘一入都门,招致蛊惑,又为麻城之续。望敕礼部檄行通州地方官,将李贽解发原籍治罪,仍檄行两畿各省,将贽刊行诸书,并搜简其家未刊者,尽行烧毁,毋令贻祸乱于后,世道幸甚。
明神宗圣旨:“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其书籍已刊未刊者,令所在官司尽搜烧毁,不许存留。如有党徒曲庇私藏,该科及各有司访参奏来,并治罪。”有人说,此时的明神宗并不理事,这道圣旨是首辅沈一贯伪造的。
公元一六零二年农历闰二月二十二日,李贽被厂卫逮捕,羁押在北京镇抚司狱中。
在李贽系狱的二十多天时间里,先生留下了《系中八绝》诗〔缺一〕,可以说明案件审理的基本情况和他的思想变化过程。我们不妨逐一分析。
第一首: 老病始苏\名山大壑登临遍\独此垣中未入门\病间始知身在系\几回白日几黄昏。
这是写在北京镇抚司狱中,病中苏醒后的情况。
第二首:杨花飞絮\四大分离像马奔\求生求死向何门\杨花飞入囚人眼\始觉冥司亦有春。
这是病中“梦死”,至此还有“始觉冥司亦有春”的感觉,虽然说“求生求死向何门”,但是并没有说一定要死。
第三首:中天朗月\万里无家寄旅村\孤魂万里锁穷门\举头喜见青天上月\一大圆光照覆盆。
二月中旬,月亮圆啦。有心思看月亮,而且是“喜见”,说明还有生的希求。
第四首:书幸细览\可生可杀曾参氏\上若哀矜何敢死\但愿将书细细观\必然反覆知其是。
这首诗中的“可生可杀曾参氏”用的是“曾参杀人”的典故: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曾参的家乡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杀了人。当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虽然曾参贤德,他母亲对他也很信任,但有三个人接连说他杀了人,所以慈爱的母亲也不得不相信他。
曾参(前505——前435),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张问达疏劾李贽的著作“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者也”,要求“将贽刊行诸书,并搜简其家未刊者,尽行烧毁,毋令贻祸乱于后。”
明神宗的圣旨也说“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其书籍已刊未刊者,令所在官司尽搜烧毁,不许存留”。
“曾参杀人”本来属于子虚乌有,但是说的人多了,他的母亲也不敢不信。关于李贽的“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也属于谣传的污蔑不实之词。
针对这些诬陷不实之词,李贽先生的这首诗恳请上面(主要是皇帝和审理他的案件的人)能够“书幸细览”,即仔细看他的书,“但愿将书细细观,必然反覆知其是”。希望有人能够发现自己学说的社会价值而“知其是”,果能如此,则“上若哀矜何敢死”。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他还是希望有人能够为自己辩诬,还指望上面能够“哀矜”自己,还抱有生的希望。
据袁中道的《李温陵传》记载:明日,大金吾置讯,侍者掖而入,卧于阶上。金吾曰:“若何以妄著书?”公曰:“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大金吾笑其倔强。狱竟,无所置词。
这一记载也印证了李贽诗中为自己著书立说辩解的情况。可惜从皇帝到执政大臣,没有人能够理解李贽著作的苦心孤诣。
第五首:书能误人\年年岁岁笑书奴\生世无端同处女\世上何人不读书\书奴却以读书死。
这首诗中,李贽先生以“书奴”自嘲,感叹“书奴却以读书死”。
第六首:书能误人\红日满窗犹未起\纷纷睡梦为知己\自思懒散老何成\照旧观书候圣旨。
还有“老何成”的感叹,还有“照旧观书候圣旨”的期待,未敢轻易言死也。这首诗和上面一首诗的题目都是“书能误人”,李贽先生还指望有人能够帮助他解除这个误会。先生此前屡次言死,他并不怕死,但是他不想因为被人误会而死。
第七首:不是好汉\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心情突变,经过二十多天的“审理”,李贽终于明白自己必死无疑。前面的申诉与抗辩等于对牛弹琴,昏君与奸臣们不会放过自己。
系狱一个月,李贽风闻要被敕回原籍,张问达疏劾也只提出“将李贽解发原籍治罪”,李贽在狱中说:“我年七十有六,死耳,何以归为。”
《李温陵传》还记载李贽说:“我已七十老矣,昔李将军(李广)义不对簿,我不可后之。”据《史记》记载,汉朝的李广将军参加漠北之战,请求汉武帝任前将军,获准。后因迷失道路,延误军期,朝廷派使者追究责任,此时李广年事已高,不愿意受幕府对簿之辱,在军前自刎而死。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李贽先生自明死志。我以为并非如此,李贽先生在这里明白说的是“我不可后之”,这是说我不可以继李广之后因为“义不对簿”而自杀,我要“对簿”公堂,为自己辩冤。然而,李贽先生最后还是自杀了,在经过一番抗辩之后,他发现皇帝和那些得宠的奸臣们永远不会理解自己著书立说的苦心孤诣,他继续活下去只有受辱。与其受辱而死,不如自我了断。
袁中道《李温陵传》记载:一日(三月十五日),呼侍者剃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气不绝者两日。侍者问:“和尚痛否?”以指书其手曰:“不痛。”又问曰:“和尚何自割?”书曰:“七十老翁何所求!”遂绝。
李贽先生自割其喉,气不绝者两日,死得何其艰难也!
俗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纵观李贽先生的《系中八绝》诗,李贽先生将死,其言也哀。“书幸细览”,“上若哀矜何敢死”,还可见一线希望;“书能误人”,则充满怨恨与绝望;“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则为绝命词矣!
我们今天读李贽先生的《焚书》《续焚书》《藏书》等著作,尤其是读李贽评点的《忠义水浒全书》,其忠义之心可昭日月。然而已经腐败透顶的明王朝不能容纳这样的忠贞之士,把他的学说诬为“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明神宗圣旨明令:“其书籍已刊未刊者,令所在官司尽搜烧毁,不许存留。”腐败透顶的朱明王朝如此倒行逆施,国能不亡乎!李贽死后四十二年(1644年),大明王朝为清所灭。现在,李贽评点的《忠义水浒全书》在世间广为流传;而朱翊钧(明神宗)之流则早已是“楚王台榭空山丘”了。有感于此,得诗一首,纪念李贽先生:
欲死之人言也善,将亡之鸟叫声哀。
年经四百留大义,天地长叹此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