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对于国家而言,凝心聚力,富民强国,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实现国人幸福生活是其重要职能,《左传》将国家的核心职能总结为两个:

祀、戎

纵观人类历史,是“祀、戎”相见的历史。

祭天、祭地、祭祖先,封禅大典、开国大典,这是“祀”的范畴。

篆书的“祀”,像一个人面对祖先的牌位祷告。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传承不朽,与我们的祭祀观有必然的联系。

因为,祭祀的对象不只是神明、祖先,还有英烈、楷模。

正是前辈们开创的优秀文明和传统,感召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振奋进取。

文者,如孔孟;武者,如关公;

仕者,如比干、屈原;农者,如神农、后稷;

工者,如墨子、鲁班;商者,如范蠡、子贡。

“祀”的异体字有把“巳”换成“冀”,有“希冀”的意思,也就是希望。

祭祀的过程,祷告是形式,目的是“希望”,获得神明祖先的指引,强化“祀”者的信心。

老人家曾教导我们,“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增加我们奋斗的勇气!

现在我们常说,生活要有仪式感。

因为仪式感,会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戎,与战争武器有关,是“干戈”二字的合体。

中国有句古话叫“化干戈为玉帛”。

我们之所以发展核弹、航母、天眼等国之重器,就是为了提升战斗力,提升抗打击能力,以高精尖的武器,捍卫祖国和平发展。

“武”字的本意就是“止戈”,也就是停止战斗,不战而胜!

《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繁体“國”(国)字由“口戈一口”组成,其含义是“围墙、军队、土地、人口”。

外面的大“囗”代表领土范围。

里面的“或”中的小“口”代表人口(士兵或军队),而“一”,则表示土地;

捍卫领土,保家卫国,还要有手拿“戈”矛的军队!

《卜辞文字小记》:“囗象域形,从戈以守之,国之义也。”

爱好和平,必须铸就钢铁长城来捍卫和平。

十一,正是展示国之实力,昭告全世界的伟大时刻!

让我们一起见证!

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End

1.易经智慧:雄安、大兴!盘点全国霸气的36个城市名!

2.易经智慧:百年儒商瑞蚨祥,为何被沃尔玛膜拜?

3.易经智慧:问道《道德经》,寻迹老子洞

(0)

相关推荐

  • 曾国藩:以理学治军,以爱民为第一要义,办大事要多选替手

    在军队的统属关系上,曾国藩有一套非常正规的统属系统,他不以官阶分军职,而是以理学传授系统中的位置来衡量. 理学家十分重视师生间的授受关系,这与理学看重道统是相一致的. 01 以理学治军 湘军以理学治军 ...

  • 嘉禾文會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嘉禾文會 1 <修祀论> 黎元子 (原文无题,天吴代拟) 修祀止戎,中興之始.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是為一體兩端.祀 ...

  • 齐国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2019-03-05 08:44 来源:齐图腾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能辨认道路.比喻经验丰富的年长者熟悉情况,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 ...

  • 仙居余氏

    落日楼主按:余氏族人对祖先出自赤狄当然会有所隐讳,因此也就有了其祖先由余为轩辕黄帝之五世孙夏禹的三子少康氏第三十七世孙的说法.据余氏族人考证,由余的祖先原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奉命出使 ...

  • 从神职与政事的分合看先秦史演进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另解

    作者:黄朴民<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9日 11版) <左传·成公十三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这是一条经常 ...

  • 从神职与政事的分合看先秦史演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另解

    作者: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这是一条经常被引用的史料,可谓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对其直观的解释,就是祭祀与军事 ...

  •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周倜分享上博青铜兵器

    周倜,男,汉族,网名细雨江湖,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铜器组负责人,齐鲁古玩商 ...

  •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6211

    一笑加一笑点评: 这篇文章欧神写于2013年5月20日. 历史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百姓可以接触的:一种是真实的,极少数人能获得的.如果家学中没有传承第种二知识,则很难从第一种知识里突变跳跃过来. 达 ...

  • 第五百九十九篇  红山文化处于有祀无戎自然和平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邵国田日前透露,以定居农业生活为基础的红山文化居民,形成了"有祀无戎"的和平社会. 邵国田介绍说,祭祀是红山文化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社会崇拜女 ...

  • 马小红:戎与祀:中国古代法律的源头

    古老的中华法系融温情与残忍为一体,独具特色,其渊源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末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中有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源头,是祭祀与战争. (一 ...

  • 『告别卡戎』69:最完美的异地恋,经得住别离熬得起思念°

    『告别卡戎』69:最完美的异地恋,经得住别离熬得起思念&#176;

  • 李冠云:孔庙从祀位次及考订表

    关于孔庙祀位的具体位次.古者堂上以西为尊,早在东汉时期,明帝永平十五年就曾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章帝元和二年东巡过鲁亦如之,灵帝光和元年又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根据范晔<后汉书& ...

  • 祭孔十五谭(二)|第一谭:孔庙所祀人员及其位次

    作者:黄舒伟 顾名思义,孔庙里祭祀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这一点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