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制度》--门当户对的历史逻辑

我们从头讲起,狩猎采集时代,

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者,自产自销。如果一定要说分工的话,男人狩猎,女人采集,大致如此。

男人们狩猎一定会有协作,但这种协作是偶然的、临时的,今天你负责驱赶猎物,我来堵截,明天就我来驱赶猎物,你来堵截。这种协作不能称之为“分工”,因为当时并不会有一个专门的职业来负责驱赶猎物。大家都是狩猎的“全能手”。

女人采集,情况大致也如此,有协作,无分工。

只有当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出来的粮食足够养活“闲人”,分工才会成为可能。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有人不狩猎采集、不种地,也不至于饿死。

现在,我们不用亲自下田种地,只要动动手指,就会有外卖小哥把饭菜送到家里来;也不用自己做木匠,家具城里的家具琳琅满目,你只要出钱,都会送货上门。

历史不走回头路,现代社会,分工早已是常态,社会就在这“常态”中趋于稳定。

但问题是,没有人可以种一辈子地,那些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迟早会老去,那些在外奔波的外卖小哥也有跑不动的时候,

如果只有人老去、死去,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到进来,社会结构就会坍塌,最终崩溃。

现在要引出《生育制度》的主要观点:供给新的社会分子是生育制度的任务。

生育制度包括求偶、结婚、抚育--这里只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就请诸君翻翻原著了--也就是说,你找对象,然后结婚生子,抚养成人,都是为了给这个社会注入 新鲜血液,以维持现有的社会架构不会坍塌。

抚育下一代是需要夫妻协作的,什么样的夫妻才更有利于抚育呢?那当然是生活习惯、文化背景越贴近越好。

不仅仅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都有着几种“解决方案”,

首先是童养媳,男孩还是孩童的时候就娶妻,娶过门的女孩就是童养媳。因为过门很早,女孩的生活习性还未养成,她就可以随着自己丈夫的长大成人,慢慢融入到婆家,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就几乎一样了。

还有一种近亲结婚在古代也很流行,近亲的男孩女孩的父辈/母辈本是兄弟姐妹,他们的生活习性本来就很相近,到男孩女孩这一代还会保留着大部分相近的习性,女孩/男孩更容易融入到对方的生活中。

没有童养媳,也没有可婚配的近亲,剩下的优选方案就是“门当户对”了,

门当户对是指要婚配的男女双方家庭背景相近,即,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处在相当的水平。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毫无关系的男孩女孩有着相近的习性。

这就是门当户对的历史逻辑。

如果男女双方的生活习性相差太远会怎么样?会导致男方/女方很难融入到对方的生活中去,融不进去,就会对共同抚育下一代造成影响,其外在表现最常见的就是“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的本质并不是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个人恩怨,而是媳妇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与婆家完全不同,一个新媳妇一下子进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很难适应。而一个环境突然要接受一个生活习性完全不同的人,比如会对环境本身有所影响。

这里用婆媳关系举例,是因为大家最熟悉,其实男方入赘到女方是一样的,只是入赘的情况在中国本来就不多,你听到的翁婿关系有矛盾的情况就比较少了。

无论是嫁娶还是入赘,在原本环境中长大的一方都有责任引导和保护新加入的另一方,

只是很多人不理解而已,我们还以大家熟悉的婆媳关系为例,他们不知道婆媳关系的背后有这么复杂的历史逻辑,只是单纯的认为,我的妈妈也是你的妈妈,我接受的你也应该接受...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入赘过去呢?

就这样吧。


上一篇:如果明天我即将死去

推荐:为什么孔子说“君子固穷”?君子就应该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