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证概述(下篇)

伤寒论方证概述(下篇)

用方治病时,应先解决好治病的目的是什么?对正邪关系的认识又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关系到治病的全局,而带有战略思想意义在内。根据古代医学家认识,治病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促使其阴阳自和而已。这是因为致病的原因虽有不同,但归纳起来无不与阴阳失调有关。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张介宾注解这句话时说:“万事万变,既皆本于阴阳,而病机、药性、脉息、论治,则最切于此。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求得其本,然后可以施治。”这是使用经方的第二个问题。

1、治病须先从阴阳入手

由此可见,治病先从阴阳入手,就达到了治病求本的目的。例如:论中所说的“急下存阴之法”、“急温存阳之法”,以及桂枝、麻黄、白虎、柴胡等种种方证,无不围绕阴阳不和的问题而作出治疗的决定。《伤寒论》第58条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仲景指出治病之法虽有千头万绪,然而其最终目的必须使阴阳自和,而病才能自愈。阴阳自和,是靠脏腑功能内部调节作用实观的,必要时也须辅助药物治疗,如治热以寒,治寒以热,补不足,损有余,使其人由阴阳不和而变成阴阳自和为目的。意在言外,作者有强调内因的思想在内,故才称之为“阴阳自和”。为了说明阴阳自和的意义,现附病案如下:

辽宁省营口县张某,男,35岁。患温热病,经治疗两月,它证皆除,惟遗有“呃”发作不止,饮食俱废,诸医束手。不得已,经人介绍新民县某老医生,专程来治。诊视毕,语其家人曰:此病汗、下之治屡用,津伤而胃气耗,今稀粥尚不能进,况于药乎?嘱浓煎大米,令饮其汤,少调洋参末,每日服三次,至第五日,呃止而思食。有魏医者问老医曰:公之方无非是轻描淡写,竟治愈大病,能为余辈言耶?老医叹曰:《伤寒论》不云乎“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此证胃阴虚而胃气耗,阴虚则津少而气逆,气耗则胃弱而不食。若用竹叶石膏汤虽亦对证,虑其胃虚已甚,不能运药,改用大米煎汁所以养胃。五谷养胃胜似药物,以其性和而不偏,少加洋参以滋胃之气阴,量少则运,多则滞矣。治法不得不轻描淡写,君以为何如?

从这个医案可以反映出来治疗仅是手段,必须调动病人的内在能动作用而使阴阳自和,方为治疗目的。

2、对正邪的认识

现在讲讲对正邪的认识问题。中医学认为,治病时要把人、病、治三方面的关系摆正。其中“人”,也就是正气,是主要的。治病服药,无非为的是人。因此,治病时就不要伤正气。清人陈修园从《伤寒论》总结出来“保胃气,存津液”的治疗方针。因为正气不伤,则能抗邪御病,而立于不败之地。若没有正气为主的治疗原则,很可能先伤了正气,使抗邪能力下降,而导致邪气的滋长,则使治疗处于被动的地位。由此而论,正气是根本,是主要的方面。那么,是否可以说对邪气就不加重视,而成为次要的问题呢?我们所说的以正气为本,是因为《伤寒论》很注意保护正气。例如:它对大青龙汤发汗,是为了祛邪而设的,但它又说“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这种控制发汗不使太多,显然是为了保护正气。对大承气汤的泻下,也有“得下,馀勿服”的告诫。可见张氏用汗、下之法时,是格外的谨慎,而有“保胃存津”的思想。由此而论,《伤寒论》既有可汗、可下之法,同时又有禁汗、禁下之戒。禁汗、禁下是为了保护正气;而可汗、可下之法也是为了保护正气。两者包括了祛邪以扶正、扶正以祛邪的思想。如《伤寒论》的急下存阴之法而使用大承气汤泻下,但它却起到了保存阴液的作用,所以,才叫“急下存阴”。

3、使用经方的法则

通过以上的论述,说明了使用经方时,要有法则,要有理论指导,还要掌握在六经为病的范围内进行选方的原则。例如,乌梅丸是厥阴病范围的主方;承气汤是阳明病范围的主方;柴胡汤是少阳病范围的主方;理中汤是太阴病范围的主方;四逆汤是少阴病范围的主方;麻黄、桂枝汤则是太阳病范围的主方。这种用方以类证的方法,在临床上也是一个途径,所以,清人徐灵胎写的《伤寒论类方》提出“不类经而类方,方之治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源溯流之法。”可见以方类证有它的积极意义。为此,就要求我们对113方的主治证候熟记于胸中,能在临床时迅速反应出来,以期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再举一个医案,来说明以方类证的问题。

有一个姓陈的女青年,25岁,未婚。患有月经淋漓不止已有几个月,面色萎黄。西医检查,血小板已降至5,2000。其父母忧之,请余为之诊治。切其脉滑数,舌色红又以舌尖突出。乃问其睡眠,则称心烦难寐,如果偶尔得睡,而又乱梦纷纭,反增疲倦。索其前服之方,率多温补与固涩之品。

细绎其证,参以舌脉,实为心火上炎,无水以制,故心烦而难寐;心主血脉,火盛则使血不循经,而月经淋漓不止。夫心火之不降,而由于肾水之不升,水火不济,为本证之关键。遂用:黄连10克、黄芩6克、白芍10克、阿胶10克、鸡子黄两枚。

此方共服五剂而月经方止,夜间得睡,心烦不发,饮食增加。照方又服三剂,血小板升至13万之多,其病寻愈。此案系从《伤寒论》第303条黄连阿胶汤证的“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而作出以上的治疗判断,因而获效。

又诊一崔姓,女,35岁。因产后腹泻,误认为脾虚,屡进温补,无效可言。切其脉沉而略滑,视其舌绛而苔薄黄。初诊以其下利口渴,作厥阴下利白头翁汤证,但服药不甚效,一日又来诊治,自述睡眠不佳,咳嗽而下肢浮肿,大便每日三四次,无红白粘液与里急后重,而小便则反不利。

聆听后,思之良久,方恍然而悟,此乃猪苓汤证。《伤寒论》第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验之此证,颇为合拍。遂用: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滑石10克、阿胶10克(烊化)。

此方服至五剂而小便畅通,随之而腹泻止,诸证悉解。

以上说明,凡是能够掌握方证,而运用于临床,皆能取得疗效。然此事亦非易易,往往于碰壁之后,方才悟出方证的特点,而改变治法,转败为胜。为此,深入学习《伤寒论》的方证,熟读其文,打下扎实基本功,经常在临床验证,才能得心应手,而达到古为今用。使用经方除上述的原则外,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减法:如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等都有加减法,加减法是解决兼证的问题。如在小柴胡汤主证上而见心下悸、小便不利,则减黄芩加茯苓等。因病证有常有变,故方剂因之而有加减。

(2)煎服法:煎服法是保证药效和治疗需要而制定的。如大承气汤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最后下芒硝,这样做才能发挥大承气汤的治疗作用。又如附子泻心汤,必须水煮附子,另用滚汤浸渍三黄。这些煎法,都有强烈的治疗意义。至于调胃承气汤有“顿服”和“少少与服之”的不同。黄芩汤是日服两次,夜服一次。黄连汤则是日三服,夜二服,所以每个方剂在具体服用时,皆有所区别而不相同。

(3)剂量:使用《伤寒论》的方剂,如不参照它的组方剂量,则必然影响疗效。如麻黄汤是发汗的药方,其剂量是: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70枚,炙甘草3克,才能发挥麻黄汤发汗的作用。如果把麻黄改为3克,炙甘草改为9克,则甘草的剂量大于麻黄两倍,就失掉了发汗解表的意义。又如,小柴胡汤中柴胡为24克,人参9克,这样的配伍则不妨碍柴胡的清热透邪和解表和里的作用。如果把柴胡的剂量改为9克,与人参的剂量相等,则柴胡的治疗作用就不能得到发挥,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4)禁忌:服药后的禁忌也很重要的。《伤寒论》第一张方子是桂枝汤,服桂枝汤后“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其用意是:病人不能吃生冷之物,因为恐伤胃阳;不吃粘滑之物,恐不易消化;不吃肉面,恐其停滞;不吃辛菜,恐助阳生热;不饮酒,因其气慓悍而乱营卫;不吃乳酪腥膻和发霉的臭恶食物,恐浊秽气味有害于胃肠清阳,不利桂枝汤芳香宣达的作用。凡用《伤寒论》方时,必须讲求这些问题,而不得忽视。

4、总结

总之,《伤寒论》方剂,经过1700多年的历史考验,经过亿万人次的医疗实践,证明了麻黄汤的汗法,瓜蒂散的吐法,大承气汤的下法,小柴胡汤的和法,四逆汤的温法,白虎汤的清法,炙甘草汤的补法,抵当丸的消法,确是疗效显著,解决问题。它为“八法”在临床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它还有组方精简,配伍严密,疗效显著,科学性很强等优点。目前,不但在中国对它进行使用和研究,而且在世界各国对它的成就都给予重视,实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限于个人学识水平,错误之处,请加指正。谢谢诸位!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7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7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

  • 伤寒论学习:57条-60条

    伤寒论学习小组讨论记录 主持人:林利城老师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丁国才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讨论伤寒条文:57-60条 时间:2017年07月18 ...

  • 三十七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这一条是论述太阳伤寒时日已久的三种转归. 从"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可知为太阳伤 ...

  •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37)|《伤寒论》药后取汗而解意义探析

    本次新媒体征文大赛系列活动由光明日报教育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承办,北京龙诚自然科学研究院.山西昂生医药集团张仲景学院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协办. 长期以来,对于 ...

  • 刘渡舟:伤寒论方证概述(上篇)

    <伤寒论>为公元三世纪初东汉末年医学大师张仲景所著,是一部实用价值较高的古典医籍,它既有理论又密切结合临床实际,理法方药兼备,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并从此开辟了汤液治病的广阔途径. ...

  • 胡希恕讲伤寒论 方证辨证论1

    这就是我研究这个伤寒论呀,伤寒论它是,张仲景他这个辨证的体系呀就我写那引言,他是讲六经八纲,最后辨方证.这个方证在张仲景这个辨证呀就是一个最重要,最具体,最末的这么一个阶段.那么解释这个方证,方证是这 ...

  • 《伤寒论》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一

    张机,字仲景,是公元二世纪东汉时代,生长在南郡涅阳间(在河南镇平县西北)一位杰出的临床医家.医林列传,称张氏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但汉书无传.在建安(汉献帝年号)纪元的十年间,他由于宗族害了传染病,死 ...

  • 伤寒论方证总汇(中医经方人、中医经方好者必背方证)干货收藏

    桂枝汤病类方证一 桂枝汤方证: 1.桂枝汤方证: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太阳阳明并病,汗多,脉迟表未罢者 ...

  • 伤寒论方证病机类要(桂枝加附子汤)

    2.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相关条文: 21.太 ...

  • 伤寒论方证病机类要(桂枝汤)

    一.桂枝汤类 1.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 ...

  • 【中医】伤寒论六经概述

    伤寒论六经概述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太阳本证经证中风表虚桂枝汤证桂枝汤兼证1.桂枝加葛根汤2.桂加厚朴杏子汤3. ...

  • 明师解惑 | 桂枝汤去芍药汤方证概述

    本文节选自薛院长伤寒论读书会讲稿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 ...

  • 伤寒论方证图表一目了然

    伤寒论方证图表一目了然